学术投稿

PFNA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33例疗效分析

杨晓峰;王宇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3例60岁以上进行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33例病人出院后2例失访,31例获3-2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个月,平均2 5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7例,良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9%.无术后断钉、股骨骨折、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及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枢性高热患者应用冰毯两种不同降温方法的并发症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冰毯两种不同降温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时伤后2h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腋温在39℃以上时实施冰毯降温.实验组:用毯温调控法降温;对照组:用体温调控法降温.结果:两组在应用冰毯降温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应用毯温调控法降温的腹泻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体温调控法降温,两种降温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毯温调控法降温法德患者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体温调控法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冰毯降温方法是目前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高热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郭雪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处理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0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胸腰椎骨折手术151例患者麻醉处理的资料,以及手术麻醉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151例患者无1例术中死亡.手术时间120~380min,平均245min,麻醉时间150 ~ 390min,所有病人通气良好,术中BP、SPO2等无明显变化,无气管导管脱出,麻醉过程中无并发症.结论: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要注意麻醉方式的选择,术中做好呼吸道及循环管理,可防止麻醉意外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黄富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减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和西布曲明的同时检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减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酚酞和西布曲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酚酞和西布曲明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酚酞和西布曲明可得到有效分离,在2.5~100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基质样品低、中、高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90%100%.25批次产品中1批次检出酚酞.结论:此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用于不同减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酚酞和西布曲明的同时检测.

    作者:尤晓惠;郑小敏;向鹏宇;谢甜;王玮;王忠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新医院财务制度给医院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笔者以新医院财务制度为基础,分析当前医院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徐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比较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8例,其中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0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8例,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30例,对三组患者进行疗临床效观察,随访肩关节JOA评分及肩锁关节疼痛VAS评分,并通过做统计学分析,对三种方法的疗效作出分析评价.结果: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组明显好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这两组结果好于钢丝张力带组,末次随访喙锁韧带重建组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及肩锁关节疼VAS评分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喙锁韧带重建联合缝合锚钉固定是治疗三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早期可功能锻炼,远期疗效满意,疗效确切可靠,是三型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良栋;张翼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陪护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防范措施

    目的: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新生儿科病区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分析,制定出控制院内感染的对策.结果:新生儿科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下降.

    作者:贾晓军;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和探索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符合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30例,对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儿起病急,多有围产期窒息,剖宫产或者原发病;②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FiO2比值<200mmHg;③X线特异,急性期胸部X线显示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或者“白肺”;④该病的治疗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⑤不能用其他系统疾病来解释等.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通过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胸片等可确诊,控制原发病,应用呼吸机可改善预后.

    作者:智月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14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全部选择椎管内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腰麻血压下降大于30%者9例,腰硬联合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2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8例.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皮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自主、开放课堂教学理念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开放课堂教学理念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的开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解答学习问题,学习策略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对自主、开放课堂教学理念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作者:赖建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0-2012年我院麻醉药品用药分析与评价

    目的:了解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促进合理应用.方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麻醉药品的消耗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品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其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DDs居首位,而磷酸可待因片呈下降趋势.结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已成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的主要品种,麻醉药品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姜珂;林芳;覃媛;邱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健康教育

    为了对老年性痴呆进行有效的预防,对老年人实施了健康教育,让老年人能充分了解老年性痴呆的信息,从而树立老年性痴呆的预防意识,从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所以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措施.

    作者:刘鑫;李典富;张莎莎;文猛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547例中小学生的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整理沈阳市东陵区中小学学生的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总结分析中小学生ALT异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沈阳市东陵区1547名中学生的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结果:1547名中学生检测结果显示男女生之间的ALT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男生ALT阳性率达到1.84%,女生ALT阳性率达到0.90%; ALT异常升高人数为14名(0.90%).结论:中学生的ALT升高与肝炎筛查的作用无明显关系,主要是由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对乙肝病毒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出现大面积传播.

    作者:马心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精神病人实施健康宣教的探讨

    探讨对老年精神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焕庆;陈胜如;曲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孕期贫血对心脏功能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轻度贫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做产前检查的58名轻度贫血孕妇与60名无贫血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记录E/A比值作为评估孕妇心脏功能的指标.结果:贫血组与对照组E/A比值比较有差异性.结论:即使是轻度贫血,对孕妇的心脏功能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作者:杜德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告知程序在胃镜检查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患者安全、环节质量、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护理人员与管理者的普遍关注.胃镜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料性.特别是插胃管时的恶心、呕吐、呛咳、返流误吸甚至窒息,胃穿孔、胃出血、心血管意外、麻醉意外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列》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1]这是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规定,也是对病人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的规定.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病人安全,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黄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肺炎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常规肺炎护理基础上给予评估、饮食、用药及心理的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时给予其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程纪文;刘志梅;薛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护理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结了我老年护理院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其中相关因素包括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等;护理对策包括正确评估患者情况、创造病区安全环境、加强防范意识教育等.认为针对跌倒的危险因素而采取的护理对策,可防止或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陈潘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在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采取超声开展诊断,并且应用手术病理对所有患者进行证实.结果:40例诊断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后,属于胆囊腺瘤患者有7例,属于炎性息肉患者有8例,属于早期胆囊癌患者有8例,属于胆囊腺增生患者有8例,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患者有8例,术前没有确诊患者1例.误诊患者2例,诊断准确率为97.5%.结论: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将其当作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并且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亮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我校新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胃的:通过对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大一新生体质的监测,了解他们的营养状况以及在营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保障大学生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并为其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符合国家体育总局标准的“北京华夏汇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健康体质测试专用仪器,对我校新生身高体重进行测试,并按照我国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Broca的改良式,评价学生现实营养状况;结果:营养良好的占总人数的51.9%,营养不良占总人数的40.0%,营养过剩的占总人数的8.1%;结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是大学生健康的保证,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作者:芦翠红;王世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心理压力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因为儿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年龄小的患儿不会表达,对治疗措施缺乏判断力,造成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均产生恐惧、反抗、不合作现象,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另一方面儿童是家庭的重心,关注的长辈较多,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还要和家属做好合作.儿科临床护士肩负着患儿的护理者、代言人、教育者的角色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学会用良好的心态去拥抱压力,在临床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勤交流、多沟通,尽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患儿的需求.儿科护士应通过自身的调节和努力,积极应对复杂而繁重的儿科护理工作,减少由于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患儿在医院内得到全身心的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