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方式对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的影响

朱玉婷;韦立蓓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分娩方式, 母婴垂直传播
摘要: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阳性孕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我院2002~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期间沙眼表原体阳性的母亲及其新生儿221对,用免疫层析法进行了沙眼衣原体抗原的检测,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221名新生儿中自然分娩113人,沙眼衣原体阳性73人,阳性率64.60%,剖宫产108人,沙眼表原体阳性16人,阳性率14.8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有显著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的问题与探讨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手术室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保养、灭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12年我院新建了消毒供应中心,改变了原来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各自为政的模式,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体化运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的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梁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的治疗现状研究及治疗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出现.方法:在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接收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的6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38例,女患者为22例,年龄区间为55-86岁;高血压病史存在者有35例,动脉硬化存在者14例,两项合并存在者11例.通过对这些病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探讨治疗现状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这60例患者进行护理和康复治疗,其中出现肩手综合征的有6例患者,出现4例患者缺乏自理能力,50例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合理的分析其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甘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手术患者日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影响.方法:针对我院98例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随机抽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护理干预组在情绪焦虑、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上均比常规护理较低.结论: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给予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5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情况.结果:52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2例,占2.3%,其中胆管损伤3例,胆漏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腹腔出血2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及切口疝1例,皮下气肿1例.结论:良好的外科医师职业道德意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科学熟练地解剖方法和精细、严谨的手术操作、围手术期各环节合理处置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管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杨洪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钼钯X线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目的:针对钼靶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的影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方法:分析通过手术、病理等方式确诊的36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36例乳腺癌患者中,有30例患者为肿块,占83.33%; 21例患者为钙化,占58.33%;8例患者为厚皮征,占22.22%;1例患者为大导管相,占2.78%;6例患者为非对称性血管增多,占16.67%;5例患者为漏斗征,占13.89%;7例患者为乳头内陷,1例患者为占19.44%;1例患者为局限性密度增高,占19.44%.结论:乳腺癌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钼靶乳腺摄影,在临床上要对乳腺癌的X线征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牟忠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三阴乳腺癌(TNBC)因浸润性较强是乳腺癌中预后不佳的一种亚型,英治疗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尚无明确的标准.术前新辅助化疗在三阴型乳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三阴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任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检验检测系统应用前的性能评价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诊断仪器不断创新和升级,检验方法也从原来手工为主转变成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的新模式.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分析总结得出,在目前的医学检验中每隔7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设备更新和换代,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医学检验检测系统的概念入手,阐述其实验内容和应用性能.

    作者:解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移动护理工作站的当前实施现状与问题应对策略

    介绍了移动护理工作站当前的实施情况,指出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旨在提高医院在这方面的应用水平,起到借鉴与引导作用.

    作者:陈梁华;朱伯平;李翊泉;陈智;刘宇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大池引流术后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注意引流液的量、流速、性状,并积极预防感染.结果:41例腰大池穿刺外引流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患者引流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及时拔管,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合理运用抗生素对于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被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观察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相关的护理以及抗生素治疗后,有1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的情况,总感染率为12.67%,且多在术后的4~7d之内,其中Ⅰ类、Ⅱ类以及Ⅱ类切口感染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2、15,而其感染率则分别为1.33%、1.33%、10%,而所有患者均在住院1个月后得到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间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及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能够大大的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

    作者:赵亚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界面征”及其拓展性研究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明确“界面征”的来源、形成基础及其临床意义,给予“界面征”一个合理的定义.方法:对“界面征”文献资料及人体医学影像学基础进行系统性回顾研究.结果:在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器官、结构与疾病的影像表现中,“界面征”具有统一的理性概念与含义.结论:“界面征”来源于超声学“界面”一词的延伸,是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存在的自然属性,是各种影像学的形成基础,是人体各种组织与器官(结构、轮廓、密度与功能等)的固有表现及各种疾病的异常表现;对其进行拓展性研究,对人体组织器官正常与否、急慢性炎症、良恶性肿瘤的影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宝忱;曲桂芝;蒋晶;王艳丽;李祎;毕永民;屈国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定接骨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锁定接骨钢板进行治疗.结果:33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未发生髋内翻、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锁定接骨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者尤其适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林;张天奕;刘安元;何涛;王明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是国内医院风险高的科室之一,存在患者群体特殊特点,因此对护理的要求极为严格.产妇在进入医院、分娩乃至出院是系统流程,每一个护理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且引发医患矛盾与纠纷,因此做好护理安全防范工作十分必要.本文从常见的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入手分析,结合出现原因做了有关对策阐述,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相关护理问题与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相关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提高检查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01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找出相关护理问题,采取积极处理措施.结果:患者能很好地接受并配合结肠镜检查,检查成功率高.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心里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祥爽;张泽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2例临床分析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吸收不足所造成的一种以脊髓后索与侧索集周围神经变性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过去,很多病例因症状不典型,且无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致误诊.现将我院2003~2013年收治的14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寂寞、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平和心态,配合治疗.方法:正确分析判断不同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创造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合理有效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结果:满足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心情舒畅保证安全、有效进行治疗.结论:社区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引导病人稳定心态,创建和谐的就医氛围,提高遵医行为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佳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红;张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漏种调查及干预措施

    为了提高儿童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在学校建立一个预防传染病的免屏障,减少学校相应传染病的发生,防止出现暴发疫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维持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我们对社区6所学校新入学的每位儿童进行了现行扩大家免疫规划所有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现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所有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含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A群、A+C群)、甲肝疫苗.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比较

    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将2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50例,分别采取额前中静脉、眶上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按照常规输液护理,比较其留置时间.结果:额前正中静脉组和颞浅静脉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眶上静脉组和耳后静脉组.结论:额前中静脉和颞浅静脉比较适合婴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86.67%(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溃疡愈合时间较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