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乳络方治疗缺乳气血亏虚型150例临床观察

刘胜春;赵学刚;祝佩芹;于伟莉

关键词:缺乳, 通乳络方, 治疗, 气血亏虚
摘要:胃的:观察通乳络方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用通乳络方治疗;对照组75例,用生乳汁糖浆治疗.蛄果:治疗组总有效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蛄论:通乳络方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浙江省永嘉县2004-2013年宫颈癌筛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县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为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整群抽查3~8个乡镇,对已婚妇女用5%碘液涂抹于宫颈,在普通白炽光照明下,肉眼观察宫颈上的染色反应,判断宫颈病变情况.可疑者采用阴道镜检查,阳性者做病理检查.结果数据输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发现宫颈炎患者36420人,年均患病率为9.91%; 2004-2008年患病率相对高,2006年高,为17.76%,2005年次之,为16.56%; 2009-2013年患病率相对低,2012年低,为7.20%,2013年次低,为8.60%,10年发病趋势为下降状态.共检出宫颈癌病例105人,年均患病率为28.57/10万;除2004年未检出宫颈癌外,其他年份均有检出;2012年高,检出39人,患病率为68.96/10万,2013年次之,患病率为43.67/10万,2008年和2009年患病率略低于其他年份.结论:宫颈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立兴;邵淑红;胡得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共760例患儿在出院后三周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前1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同时认真填写随访登记本,于患者出院后3天内开始第1次电话随访,其后每周1次,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均及时总结反馈.结果:出院患儿3次随访资料分析总结:①赞同随访者693例,占随访患者的91.1%;②出院3周内按时复诊707例,占随访患者的93 0%;③能及时得到伤口护理指导者453例,得到合理饮食指导者381例.④625例对随访质量满意,占82.2%;⑤对自身疾病了解552例,占随访患者的72.6%.结论:在开展电话随访后患者满意率及就医依从率均明显提高,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下降从而节约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同时为医院以及科室争取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葆荣;宋庆欣;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脑瘫患儿的逐年增多,综合康复治疗项目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康复,营养脑细胞药物静脉点滴,肌内注射,穴位皮下封闭注射,针灸治疗等己成为必不可少的康复项目.然而,在这大量的针刺操作过程中,由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实,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锐器损伤后血源性感染传染病的危险远大于其他途径,而目前对于锐器损伤引起的这些疾病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感染上疾病就意味着家庭、工作、生活的改变.因此,康复治疗人员应对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高度重视.

    作者:禹德辉;韦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就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8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蒙脱石散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孔婷;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电阻抗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细菌污染,食品中细菌总数的多少,不仅可以反应出食品被污染的程度,而且也可以反应出食品的新鲜程度以及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等,因此该项指标是判定食品卫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依据.传统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不利于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以及食品生产企业对自身产品的质量评估.应用电阻抗法可快速测定食品中的菌落总数.

    作者:崔文秀;句立言;宋健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比评定其疗效.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较治疗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少.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且起效快,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吴志明;任传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提高认知和改善血糖管理的优势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对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和血糖控制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有助于改善血糖管理.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由于其自身特点,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出现误诊,对于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病人的预后生活质量都带来相当不良的后果.本文对自2010-5月-2013-5月年在本院托老、养老和住院的AMI病人60例,其中28例被误诊其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阿依夏木·牙森;阿斯亚木·阿布拉;穆合塔尔·麦麦提热伊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防治概述

    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在预防.同时,中医中药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辩证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口服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一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高于对照组(65%),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的转阴率比较,治疗组HBV-DNA的转阴率大干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 05).结论:中医辩证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周利;曾润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见季节性眼病的护理

    眼睛是人体全身唯一外露的器官,季节天气的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可影响眼的生理功能,导致患某些眼病.因此,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对眼睛的危害,做好防治和护理,对保护视觉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对常见季节性眼疾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春季常见眼疾与护理春季角结膜炎,又称春季卡它性结膜炎.通常见于春季春暖花开时节,患者对花粉过敏出现眼部奇痒、红肿、异物感等.

    作者:王霄珏;邵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药师药学查房

    药学查房是临床药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临床药师药学查房的准备阶段,然后分析了药学查房的内容,后指出了临床药师药学查房时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普勒超声评价冠心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冠心病人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通过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三尖瓣、二尖瓣、A峰速度、E峰速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峰较高、E峰较低、IVRT以及EPSS有所延长.结论:在对关心病人左室舒张进行评价时,通过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看出患者三尖瓣、二尖瓣以及A峰、E峰的各项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透穴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

    麻痹性斜视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而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以及眼外肌本身麻痹所致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伴有眼球运动的障碍是该病的典型特点.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西医营养神经、扩血管治疗和中医的针灸、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但是该病恢复慢,预后差,该病又发生在面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结果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这也要求临床需要尽快找到一种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我科室采用“透穴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麻痹性斜视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马腾;崔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新上岗护士的带教体会

    目的:紧贴实际指导新上岗护士如何适应本职工作,并成为业务骨干.方法:口授身范,帮助新上岗护士尽快转变角色,提升能力素质;针对患者要求,护士工作压力大等方面,教给应对的措施和解决之法.结果:在不断的引导与自身的实践中提升带教水平.

    作者:张俊英;聂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对自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97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观察组10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而对照组97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9.0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9.69%,两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中西医结合人文关怀护理在提高医护人员水平素质的同时,能够为老年患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细致舒适的护理,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陪护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防范措施

    目的: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新生儿科病区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分析,制定出控制院内感染的对策.结果:新生儿科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下降.

    作者:贾晓军;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半固体培养基中致病菌分离鉴定分析

    目的:了解本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按国标GB/T4789-2003、GB/T4789-2008、GB4789-2010、GB4789-2012和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对混合有不同菌种的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本次实验室的鉴定结果与已知菌进行比较,均为符合.结论:通过这次比对试验,了解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丁咏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普外科患者缓解术后疼痛的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0月间在本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监察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VAS评分为(6.29±1.38)分,干预组评分为(3.07±0.96)分(P>0.05),说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2.31%,干预组满意度为97.44% (P>0.05),说明干预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的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普布永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中西结合在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妇产科术后低热症临床治疗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单纯中医治疗)、西医组(西医治疗)与中西结合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蛄果:中西结合组治疗总显效率为96.7%,明显高于中医组的73.3%和西医组的6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治疗综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左秀荣;刘太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