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芹;谢长俊;刘华磊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3例,分析40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好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403例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情况分析,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用药因素;陪护因素等内容.针对上述风险因素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素质,有针对性的培训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健康因素等.结论:提高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质量,为老年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能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有利于增强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对30例女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者终止采用GnRHa治疗后进行随访,持续(43.0±13.3)个月,观察其终身高、月经规则程度、月经初潮时间、体质指数(BMI),比较了G-P图谱和TW3法两种方法对终身高的精确度进行预测,结果:采用GnRHa进行治疗(24.2±12.2)个月,平均终身高是(160.2±4.1) cm,对比于靶身高,治疗停止后(12.1±52)个月出现月经初潮,月经周期规则,到终身高时BMI是20.22±2 10,停止治疗时G-P图谱实际终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高于曲线法预测值,结论:采用GrnRHa治疗ICPP对改善终身高有效,随访时没有不良反应.
作者:商艳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市农村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现状,采用现场横断面调查,了解病人依从性影响因素.对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筛选,有2个因素与高血压依从性有关,多因素分析有3个因素被选入(P<0 05).结论:1.吸烟与高血压依从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吸烟的患者依从性好于吸烟患者(p=0.016);2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在高依从性和低依从性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高血压知识掌握较好的患者,其依从性好于高血压知识掌握不好的患者;3.来自各类社会支持越多,依从性越好(家人愿意帮助做决定p=0.047、需要时有人在身边p=0.011).
作者:刘景华;钱学艳;姜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危重症婴幼儿延伸护理中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共760例患儿在出院后三周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前1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同时认真填写随访登记本,于患者出院后3天内开始第1次电话随访,其后每周1次,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均及时总结反馈.结果:出院患儿3次随访资料分析总结:①赞同随访者693例,占随访患者的91.1%;②出院3周内按时复诊707例,占随访患者的93 0%;③能及时得到伤口护理指导者453例,得到合理饮食指导者381例.④625例对随访质量满意,占82.2%;⑤对自身疾病了解552例,占随访患者的72.6%.结论:在开展电话随访后患者满意率及就医依从率均明显提高,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使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下降从而节约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同时为医院以及科室争取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葆荣;宋庆欣;刘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川疗效,并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成微创治疗组60例和开颅手术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定向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因为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对照组以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藿香正气散药效安全,治疗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藿香正气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圣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易被忽视.观察红细胞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应重视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文流勇;朱文元;杨洪芬;赵果园;丁秋英;陈娅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普外科实习的中等卫生护理专业的138名护生随机分成2组,比较两组学生入科考试、出科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生结业考试外科成绩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路径组护生在出科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实习生结业考试外科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路径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魏现娟;郑跃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诊断恶性血液病的重要依据.许多特异性染色体畸变和特定的恶性血液病亚型相联系,因而成为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的重要指标;诊断时的染色体核型对恶性血液病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染色体畸变可作为监测白血病缓解、复发及突变的重要参考指标,也为分子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比如t(9;22)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杂染色体异常的白血病预后很不好,应尽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作者:李新伟;张群芝;周伟;郭嘉林;张玲;罗海澜;陆琼;温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其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皮下积液2例,低血糖1例,酮症酸中毒1例.经积极救治及细心的护理均平稳度过围术期.结论: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辉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院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死亡,19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2%,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获得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孕产妇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索适宜孕产妇佳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2010年1月至12月住我院的300例孕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孕产妇认为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很有必要,入院当天的问卷为医务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按需施教的依据.结论:孕产妇的保健知识薄弱或不了解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环境、社会人口、生育史,产检次数等有关.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孕产妇及家属获得与孕产、分娩有关的保健知识和信息,有利于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
作者:付仲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膝骨关节炎是我国四大老年病之一,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群的患病率为8.3%,占我国65岁以上人群所有慢性病的50%,国内一项调查显示,35至64岁人群膝痛和KOA的患病率分别为13.6%和10.9%[1]且以原发性多见[2].
作者:庞秀;孙娜;孔祥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1岁组比较,其余各组阳性率均高于该组,其中1~3组儿童阳性率高(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通过测定支原体IgM进行病原学诊断,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与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30例感染控制,加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充分药物止血的方法.结果:30病人住院时间是15~28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7天,治愈率100%.结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观察合贝爽静脉给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丁化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综合得分和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优化患者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程四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及其临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轻症,30例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重症患儿组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对比两亚组在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儿入院前发热天数、总发热天数明显增多,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沉明显增快,IgM和IgE水平明显增高,而IgG和IgA水平无明显差异.3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急性期有25例表现肺实变,3例表现肺实变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2例表现肺部病变进展迅速.重症患儿治疗除常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外,治疗组加用糖皮质激素和适当的物理疗法,如微波热疗和机械排痰,疗效显著.结论:对于病情重、进展快、肺实变、中-大量胸腔积液、炎性指标明显升高、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支原体肺炎应尽早考虑到重症支原体肺炎.一旦确诊,除抗生素外,应积极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适当的物理疗法.
作者:马晓媚;张立明;范军丽;门光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和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50~70岁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8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2眼,开角型青光眼34眼,对照组为同年龄段的正常人228眼,采用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SP11000型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单位面积细胞密度(CD),平均细胞面积(AVG),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年龄段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面积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0~ 70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同年龄段的正常人下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正常人无明显变化,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史的患者,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正常人,且细胞面积明显增大.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性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别.
作者:张曙光;项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