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桃
本文系统论述了蒙医药浴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常用的蒙医五味甘露药浴功效,阐述医五味甘露药浴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白广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讨论:LC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度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就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术治疗的病例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半年.结果: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1例末后胆漏,2例胆囊窝积液,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症,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应做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婴儿特殊类型的肺部感染.2岁以下小儿易患此病,6个月内发者病情严重,常引起小气道阻塞,严重者可致心衰,呼衰等并发症.笔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并与用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彦萍;杜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我们日常手术工作中,全身麻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全身麻醉时,由于受到麻醉药物影响、手术直接创伤、神经反射亢进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等,均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充分了解全身麻醉常见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减轻全麻手术病人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钱淑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全身反复发作的鳞屑性红斑、瘙痒为主要表现[1],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2012年1-12月笔者在皮肤科银屑病住院患者中采取加强心理护理,研究心理护理对治疗银屑病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银屑病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79例,女41例;年龄19~72岁,平均37岁,病程3个月~40年.寻常型109例,占90.8%;脓疱型4例,占3.3%;关节型5例,占4.2%;红皮病型2例,占1.7%.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陈玉杰;曾铁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前Sl蛋白(preS1),前s2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Ag)三者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PreS1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在HBV感染肝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因检测以及病理肝活检等方法,联合动态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l在诊断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以及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作者:尹兴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喷湿金因肽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除进行相同的抗感染治疗外,两组还分别用喷湿金因肽和喷温西瓜霜给予辅助治疗,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金因肽组痊愈233例,好转24例,无效1例,痊愈率90.3%;西瓜霜组痊愈202例,好转53例,无效3例,痊愈率78.3%.金因肽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喷湿金因肽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简单害全,易于推广.
作者:纪秀照;别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EDN)发病的危险因素和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5例单纯2型糖尿病(SDM)患者和51例ED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EDN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病程、BMI、LDL-C均为ED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病程、BMI、LDL-C均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EDN发病的预警因子,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其变化情况,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DN发生.
作者:王雅卉;王金婷;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肥胖儿童体重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在深圳20个调查点中随机抽选20个社区800名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家长进行有关儿童肥胖知识、态度、行为(KAP)的调查.结果:影响父母营养知识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对肥胖症危害的认知态度.结论:加强对家长营养教育对改善肥胖儿童的体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赖莉霞;刘西韶;李碧云;刘倩如;王燮衡;曹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全科医疗干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医疗干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在服药、健康生活方式、按时就诊以及心理平衡等依从性指标上明显比对照组要好,P<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也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66%,P<0.05.结论:全科医疗服务干预的模式在高血压治疗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改变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巩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概括简述市场上一些常见中药材的非法染色状况及其检验方法的情况,为染色质量标准的提升和改进提供参考.
作者:张世英;周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盆腔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根据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目前,临床上应用了新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及诊断技术,这提高了妇科盆腔炎诊断的准确性,也给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抗生素不断应用在医疗系统,提高了盆腔炎的疗效,病程得到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术后痊愈8例,好转12例,4例因经济问题穿刺术后3~5天后放弃治疗,6例因出血量大致广泛脑水肿中枢衰竭死亡.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
作者:李莺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吸收不足所造成的一种以脊髓后索与侧索集周围神经变性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过去,很多病例因症状不典型,且无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致误诊.现将我院2003~2013年收治的14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观察自制蛋黄油治疗肛裂的效果,将60例急慢性肛裂病人采用自制蛋黄油局部换药治疗.结果痊愈4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效果满意.结果表明自制蛋黄油能化淤生新、生肌止痛、促进创面再生及修复,方法简单,疗程短.
作者:白小玲;王大琤;刘小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烧伤病人的发生率、致残率与死亡率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水平的提升在逐年呈下降趋势,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烧伤病人及其家属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生命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生存,因此对烧伤病人的健康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卜平元;严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与分析TBS-2001系统内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LSIL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LSIL-H)的病理学结果,对LSIL-H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采用盲法对没有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HSIL、ASC-H以及LSIL做回顾性的诊断.对病理学的诊断结果进行追踪,并且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阳性概率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在患高度病变概率方面,LSIL-H明显要比LSIL高,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活检以后,在阴性结果概率方面,LSIL-H明显比LSIL低,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LSIL-H采取病理学检查以后发现,与ASC-H高度病变关系相似,可以根据ASC-H的具体方法管理这类患者.
作者:胡红英;姚宁;蒋小丽;邵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输尿管狭窄的患者28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狭窄段,术中留置F5号双J管2根,术后3个月拔出双J管,拔管后3~6个月进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手术时间30~50min.2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 24个月,平均14.89个月.25例治愈(治愈率89%),患者肾脏积水减轻,输尿管狭窄段消失;2例好转;1例无效,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加重.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瑞廷;赵俊峰;梁魁;董建设;孙继建;龚永明;崔洪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长效避孕工具,但可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嵌顿与异位,我站从2006年至2013年来经X线诊断或手术证实36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6例中有18例于哺乳期及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3例在县服务站放置,10例于放置后2个月至2年内妊娠.14例节育器异位于盆腔内,其中子宫直肠窝9例、膀胱子宫腹反折处2例、阔韧带内2例、与大网膜粘连1例.
作者:德吉旺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易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而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引起一组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称之为中间综合征(IMS),常迅速导致病人周围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及时识别并积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与气管切开是提高抢救率的关键.2008年10月~2012年9月我科抢救8例中间综合征(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