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组织中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

郭琳琅;郭颖;曹长安

关键词: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 凋亡基因, Bcl-2, Bax, ICH-1
摘要:目的探讨HCV感染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ICH-1表达的关系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HCV抗原(NS5抗原)、bcl-2、bax及ICH-1的表达.结果40例肝癌组织中NS5抗原阳性11例,阳性率为27.5%,癌旁组织阳性5例,阳性率为12.5%.11例HCV阳性的肝癌组织中bcl-2阳性1例,bax阳性l例,两者之比为l:1;ICH-1L阳性5例,ICH-1S阳性6例,两者之比为1:1.2;29例HCV阴性的肝癌中bcl-2阳性5例,bax阳性7例,两者之比为l:14,ICH-1L阳性10例,ICH-1S阳性15例,两者之比为1:15.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cl-2、bax及ICH-1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肝细胞癌变有关,但HCV可能不是引起bcl-2、bax及ICH-1表达异常的主要原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芯片检测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As2O3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总RNA,纯化为mRNA后再反转录为cDNA.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I切割后,cDNA片段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自制的包含348个基因片段的胎盘库芯片杂交.结果杂交结果经扫描和软件分析,发现了11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其中有3个基因片段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结论我们构建的胎盘库基因芯片可以成功地用于研究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冯春琼;马文丽;李凌;宋艳斌;石嵘;吴清华;郭秋野;祝骥;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髓质增生症(AMH)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分析1998年5月~2002年5月我院收治的8例AM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CT检查肾上腺均发现异常,术前诊断AMH 4例,嗜铬细胞瘤4例.8例均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7例痊愈,1例因对侧有增生,术后1月复发.结论AMH的诊断需与嗜铬细胞瘤鉴别,尤其是定位检查发现有结节时,确诊靠术中探查和病理检查;经腹手术是AMH治疗的主要方法,术中应注意探查双侧肾上腺.

    作者:胡卫列;曹启友;杨槐;何恢绪;吕军;聂海波;李清荣;王元利;黄孝庭;邓志雄;朱云松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支架的三维结构研究

    目的制作不含有机溶剂、三维结构良好的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支架,使之符合组织工程骨修复的需要,探讨一种新型聚合物支架制作方法.方法将聚合物与氯化钠粉碎后,采用低热高压法制作PLGA泡沫结构支架,经密度法、氯化钠法测定其空隙率、开孔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测定孔径.结果利用此种方法制作的PLGA支架,空隙率达到90.0%和92.5%、孔径在200~250μm之间、开孔率为98.0%以上(P<0.01),平均氯化钠沥净时间为12~13 h.结论使用低热高压法制作的组织工程支架,三维结构稳定,各项参数可控制;根据模具的大小可以制作不同体积的支架;依据盐的颗粒粒度与数量控制支架的孔径和空隙率,在制作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残留可能引起的对细胞的毒性.使用这种方法要对聚合物与氯化钠颗粒进行充分混合.

    作者:高成杰;余斌;全大萍;卢泽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 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线索.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设生理盐水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对照,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模型分别存活15、30min和l、4、8、12、24、48 h时纹状体、大脑皮层、下丘脑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随时间的推移,含量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同一时点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神经肽Y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这可能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敬明;杨卫红;杨金星;夏平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X线表现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钼靶X线表现.方法对12例男性乳腺肿块患者用意大利IMS公司生产的GITTO-TECH全智能高解析钼靶机摄片诊断,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2例男性乳腺肿块病理证实为乳腺发育症,钼靶X线确诊者10例,另2例误诊为男性乳腺癌.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症根据典型钼靶X线表现可确诊,必要时行针刺活检,需与男性乳腺癌加以鉴别.

    作者:刘光俊;陈卫国;段刚;黄婵桃;肖树海;刘蓉;黄信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多脏器结核1例报告

    结核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但多为并发肺结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者报道较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浸润性肺结核、肝结核、脾结核及心包结核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多饮、多尿、消瘦8年,气促、腹胀2年,发热3月于2001-12-28入院.

    作者:周琳;高方;薛耀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附126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例的治疗与效果,对其中的大部分病例采用早期控制性通气、亚低温、钙拮抗剂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伤后2周,死亡35例(27.78%),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伤后半年,死亡50例(39.68%),植物生存12例(9.52%),重残11例(8.73%),中残17例(13.40%),恢复良好38例(30.16%).结论早期控制性通气、亚低温、钙拮抗剂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残率.

    作者:程树来;陈永群;任安洲;卢天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脱细胞猪真皮基质覆盖治疗人深Ⅱ度烧伤

    目的研究应用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以下简称基质)一次性覆盖治疗人体深Ⅱ度烧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8例烧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深Ⅱ度偏浅创面,用新洁尔灭液冲洗受伤皮肤,去净表皮,用浸过碘伏液的基质覆盖,纱布绷带包扎.对深Ⅱ度偏深创面,行削痂术削到间生态层,用基质覆盖,纱布绷带包扎.结果128例全部治愈,均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基质是一种良好的促进创面上皮化的生物敷料,用其一次性覆盖创面、中途不换药治疗深Ⅱ度烧伤是可行的,可使病人休克期及整个疗程病情稳定,并发症减少,病程缩短.

    作者:冯祥生;谭家驹;阮树斌;杜永军;潘银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英文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词的选择与搭配

    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要论述了英文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词的选择与搭配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王征爱;宋建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致呼吸心跳停止成功救治1例

    报告1例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所致的急性呼吸心跳骤停得到成功救治的病例.闭合性胸腹联合伤后,因病情可能发展,应随时注意复查胸片、血气等;若基层医院条件不够,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作者:朱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腰椎小关节接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腰椎4~5运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小关节在不同状态下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获取一新鲜成人尸体腰椎4~5节段的断层CT扫描图像,利用此二维图像建立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小关节部位处理为接触问题.模拟人体的不同承载状态对此模型进行计算处理.结果小关节在不同状态下承担着不同的载荷,特别是在椎体轴向旋转运动状态下抗旋作用更明显.结论小关节部位应该处理为接触问题,这有助于正确了解脊柱运动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

    作者:张美超;肖进;李义凯;钟世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大鼠外用脂质体鬼臼毒素后血液中鬼臼毒素浓度观察

    目的评价大鼠外用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后经时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方法观察组大鼠涂抹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载药量0.5%),对照组大鼠涂抹0.5%鬼臼毒素酊剂.涂药后l、2、4、6、8、10、12和24 h心脏采血,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血中鬼臼毒素浓度.结果对照组浓度曲线下面积是观察组的2.3倍.观察组用药8 h后鬼臼毒素血药浓度达峰值[(166.395±14.634)ng/ml],而对照组用药后2h即达峰值[(378.603±26.105)ng/ml].观察组鬼臼毒素的峰值浓度较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外用后,全身吸收明显低于外用鬼臼毒素酊剂,表明脂质体鬼臼毒素外用后能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作者:张三泉;曾抗;江彬彬;李建华;颉玉胜;朱晓亮;李国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ACE基因为候选基因,应用PCR方法,检测81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及117例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结果2组研究对象DD、DI、Ⅱ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7.16%vs20.51%、41.98% vs 41.88%、30.86%vs37.61%,D、I等位基因携带率分别为48.15%vs41.45%、51.85%vs58.5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CE基因DD型及D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糖尿病患者中ACE基因I/D多态呈DD型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率为Ⅱ型者的1.32倍,且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病程显著延长.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与单纯收缩压(SBP)升高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舒张压(DBP)升高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之间显著相关.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参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病,D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子,且DBP升高在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琳;薛耀明;罗仁;高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BACTEC MGIT 960培养及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ACTEC MGIT 960系统、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脊柱结核标本分别应用BACTEC MGIT960及罗氏培养基培养,对所得分离株行IS986扩增及16SrRNA PCR-SSCP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与常规方法对照.结果BACTECMGIT960系统、罗氏培养法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87%、61.29%,两者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1.3 d、26.7d;分子菌种鉴定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结论BACTEC MGIT960系统是临床脊柱结核病原菌分离培养的较好方法,快速培养与分子菌种鉴定联合应用可能是目前结核病临床细菌学诊断的较佳策略.

    作者:周劲松;陈建庭;吴雪琼;金大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危重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定量诊断评分方案

    胃肠功能障碍与衰竭(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failure,GIDF)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n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种严重疾病和器官损伤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但汉雷;白杨;王继德;张亚历;张振书;周殿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三尖杉酯碱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阐明三尖杉酯碱(HT)作用于K562细胞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形态、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观察HT对K562细胞株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PCR方法研究bcr/abl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0.0l~l00.00μg/ml浓度HT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的转录下调.结论低浓度HT就可通过抑制bcr/abl基因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

    作者:李荣;刘晓力;杜庆锋;田红;宋兰林;张燕;杨艺;周淑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双子宫与畸形子宫葡萄胎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未婚(性生活1年).因停经83 d,阴道少量流血1月余于2002年3月11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 d,周期30 d.末次月经2001年12月11日,停经后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停经40 d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初诊早孕.

    作者:余庆云;邢福祺;郭遂群;李景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cAMP含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目的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5例CHF患者和20例健康查体者血浆ADM、cAMP含量,CHF组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进一步分为Ⅱ级、Ⅲ级、Ⅳ级3个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YHAⅡ、Ⅲ、Ⅳ级组血浆ADM、cAM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Ⅲ级组达到高峰,Ⅳ级组反而下降;ADM与cAMP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5,P<0.01).结论血浆ADM、cAMP的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在病程不同阶段呈动态变化;ADM与cAMP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说明ADM与cAMP存在相互调节作用,cAMP含量的升高部分来源于ADM升高的刺激.

    作者:严全能;李志樑;吴宏超;陈耀强;陈奇;陆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人发角蛋白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用人发角蛋白(HHK)制成的导管对大段缺损的周围神经的修复效果.方法将25只新西兰兔分成3组,对照组不接受手术;另2组切除胫神经10 mm,分别用缝合线(无HHK组)和HHK导管(HHK组)连接神经两断端,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92 d经电生理检查,HHK组较无HHK组功能恢复快.解剖观察发现,神经两断端之间以及HHK导管的腔隙被白色新生组织充满,人发部分消失,残余的人发易脆易断.在光镜下可见人发周围大量再生的雪旺细胞和较幼稚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无序排列,人发被初步降解.术后1年,人发被完全降解,神经缺损部位修复完好.结论HHK导管可诱导神经纤维再生,跨过10mm的缺损间隙,从而修复神经缺损.HHK是制作神经导管的较为理想的材料.

    作者:胡庆柳;朴英杰;邹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艰难梭茵毒素基因3'末端重复区域基因片段的PCR克隆

    目的探寻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艰难梭菌的方法.方法以艰难梭菌毒素A和毒素B基因3'末端高度保守重复区分别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反应,同时在同一体系相同反应条件下使用相同引物分别以大肠杆菌和乳杆菌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比较二者结果.结果从艰难梭菌成功克隆了毒素A基因3'端重复区域960 bp的基因片段及毒素B基因3'端重复区域1851 bp的基因片段,不同来源的菌株出现了相同的2条电泳带,并通过测序鉴定;而对照的大肠杆菌和乳杆菌株无特异电泳带出现.结论从艰难梭菌毒素A、毒素B基因3'末端重复区域克隆的基因片段具有保守性,可以作为基因探针在临床上进行艰难梭菌检测,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直接用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此外,这些基因编码的多肽具有较高的疏水性并存在着膜受体结合区域,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基因工程蛋白质疫苗的研究.

    作者:杨晓强;姜泊;孙勇;王继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