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0例

郑石洲;颜海弟;杨熙;叶亲颖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血栓通注射液等药物静脉点滴.均每日1次, 14d为1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54例HBsAg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大学2002级254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在入学时及毕业前进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 入学时,这些大学生的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3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或0.05);毕业前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4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入学时得分(P<0.01).结论 HBsAg阳性大学生在有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应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唐桂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2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22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剂量为5ng/(kg·min),持续滴注5~6h,治疗期间监测肺动脉压力、心率、呼吸、血压、平均气道内压及血气分析.结果治疗2h后患儿的SaO2即开始上升,血气情况开始改善.治疗24h后肺动脉压(PAP)显著下降血pH值明显上升;治疗48h后PaCO2明显下降,治疗72h后气道内压亦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出低血压不良反应.22例患者经治疗后,19例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6.4%,2例好转要求出院,1例死亡.结论前列地尔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柏枝;麦润婵;刘晓萍;陈彩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作者:曹兴海;谢松卿;梁向坚;柯雨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桂枝生脉五苓散治疗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桂枝生脉五苓散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属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者(对照组)50例;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生脉五苓散口服或鼻饲者(中药组)50例.结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的硬肿消退天数为(4±1)d和(6±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治愈48例,好转0例,死亡2例(合并肺出血2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2例,死亡8例(合并肺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2例和缺血缺氧性脑病伴颅内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5.87,P<0.05).结论 在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桂枝生脉五苓散可缩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程,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谢思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旨在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治愈,6例死亡.发生并发症情况为:麻痹性肠梗阻22例,休克9例,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肾功能衰竭7例,糖尿病急症3例,心功能不全3例,MOF3例,胰周脓肿2例.结论 采用积极的护理方法, 注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袁秋影;黄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

    心肌缺血再灌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NO既能促进心肌细胞凋亡,也能保护心肌细胞凋亡.NO是MIRI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NO是由nNOS、iNOS和eNOS三种NOS催化合成的,这三种NOS都可通过调控NO的表达来调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孙炎华;梁伟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酶法测定血清二氧化碳中试剂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克服酶法单试剂测定血清二氧化碳不稳定的方法.方法 在商品酶法干粉单试剂中加入自配稳定成份,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两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测定.结果 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2%,批间CV为4.41%,平均回收率为101.0%,添加了稳定成份的试剂与原试剂在不同时间试剂空白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加入的稳定成份明显提高了酶法单试剂的稳定性,更适合临床检测.

    作者:杨文杰;柯振符;何寿国;邱小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5例急性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失败处理的体会

    目的 了解提高急性尿潴留导尿困难患者导尿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5年9月首次导尿失败的急性尿潴留患者65例,初步明确首次导尿失败的可能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若再次导尿失败,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结果 除6例患者仍导尿失败后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外,余59例行再次导尿均获成功,并且无明显血尿及尿道疼痛,成功率达90.8%.结论 分析首次导尿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再次留置尿管的成功率.

    作者:湛海伦;邵雄杰;司徒杰;周建华;邱剑光;温星桥;蔡育彬;高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肌连接蛋白43及神经钙粘附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机械牵张后大鼠左心室肌连接蛋白 43(Cx43)及神经钙粘附素(N-cadherine)的改变来研究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膨胀球囊持续牵张Langendorff方法灌流的离体大鼠左心室心脏模型,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提取总核糖核酸(RNA),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的信使RNA(mRNA).结果 经过50 min持续牵张的大鼠左心室游离壁心肌Cx43 mRNA水平(2.105±0.480)及N-cadherine mRNA水平(1.650±0.233)较对照组(0.905±0.132, 0.891±0.082)明显增高(P<0.01).结论 机械牵张使心肌细胞间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提高电流在相邻心肌细胞间的传导速度,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形成.

    作者:闵敏;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广东医学院学报》稿约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结甲肿)诊断的意义.方法 比较49例甲状腺癌、126例甲状腺瘤和82例单发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CDFI声像结果.结果 (1)二维声像图:结甲肿组与甲癌组比较,其中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结节内部回声、边缘晕环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比较,其甲状腺大小、结节内部回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边缘晕环、血流分级差异则均具显著性(P<0.01).(2)CDFI:结甲肿组与甲癌组比较,其结节内部Vmax(血流高峰值)、Vmin(血流低峰值)和RI(阻力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节周边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而阻力指数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比较,其结节内部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阻力指数RI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节周边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具显著性(P<0.001),阻力指数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以通过单发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CDFI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孕妇行超声检查对胚胎和胎儿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超声用于产前检查趋向普遍化、早期化、多次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超声应用于产科是安全的,但超声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报道还是时可见到.因此,在超声安全性研究尚难有明确结论下,孕期超声检查要尽可能采用国际上认可的低剂量原则.

    作者:罗毅;徐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哮喘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内皮素(endothelin, ET)水平的变化,探讨ADM、ET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轻、中度哮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患者24例,缓解期23例,并以健康成人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浆ADM和ET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肺通气功能.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ADM、ET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P<0.05),而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浆ADM、ET水平均较健康人稍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ADM与ET呈正相关(r=0.614,P=0.001<0.05),哮喘急性发作期ADM、ET均与FEV1%pre呈负相关(r1=-0.629, P<0.01; r2=-0.574,P<0.05).结论 血浆ADM、ET水平与哮喘发病有一定关系,ADM、ET水平对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仝金斋;张孔;左万里;梁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我校东莞校区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规划与设计

    基础平台的规划和设计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非常重要.在我校东莞校区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中,作者采用了一次集成、应用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本文是对东莞校区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规划和设计等问题的探讨.

    作者:冯天亮;周克元;颜大胜;罗辉;王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铜针栓塞术治疗血管瘤21例

    目的 总结铜针治疗血管瘤的经验,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 采用铜针介入治疗血管瘤病21例,用直径1~3 mm铜针直接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5~10 min两次并留置铜针1周或仅留置铜针.结果 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5例, 明显改善4例, 复发1例,肿瘤无进一步发展1例, 治愈率为71.4%.并发症:发热和局部疼痛18例,皮肤坏死2例,手指运动功能障碍1例.结论 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对病变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基层和手术未切净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彭智;梁杰;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外加人文关怀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或减轻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障碍解除率分别为66%和4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为96%和82%,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洪嫦;梁菊艳;林雪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中医类专业《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体会

    《中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中医类专业所设置的中医课程,为加强非中医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加强学生对中医现状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作者:余丽娟;王斌;刘亚梅;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BiPAP通气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15例.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各1次;B组每日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各2 h;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2 h,通气过程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各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的比值、6 min行走距离、呼衰纠正时间.治疗3~8 d, 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或B组进行BiPAP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所减轻, FEV1有所上升,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PO2、f/Vt及6min行走距离明显改善 (P<0.05或<0.01);C组综合A、B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其改善程度比A、B两组更加明显,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A、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和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均可独自有效纠正呼衰,两者同时使用存在协同作用,提示无创BiPAP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钟祥柱;黄响玲;黄海鹰;康萍;谢晋烈;赵东;黄河;唐琳;彭伟芬;马颖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目的 了解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内外科治疗未能止血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上消化道6例,下消化道9例),先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表现,采用超选择性明胶海绵和弹簧栓子栓塞或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 15例中,12例血管有异常表现,异常检出率为80.0%;其中8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见动脉瘤样改变,2例见畸形血管团.13例经超选择插管后行介入治疗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6.7%.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异常检出率较高,同时行介入栓塞或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桂林;陈迪耀;杨冠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53例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固定术的患者手术进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植骨块达良好愈合.结论 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并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廖绿梅;黎小冰;戚芳;肖鹏妹;阮飞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