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黄玉英;陈康裕;陈晓;黄秀清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长托宁, 阿托品, 血液灌流
摘要:目的 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58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32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6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色素内镜在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色素内镜在诊断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早期可疑大肠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检查后作相应的处理.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了粘膜染色,其中8例为扁平型病变,常规内镜下表现为局部粘膜色泽改变,或粘膜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肠壁轻度变形、无名沟消失,粘膜染色后可清晰地显示病灶,引导活检.另22例为隆起性病变,染色后多为Ⅲ、Ⅳ、Ⅴ型腺管开口,为肿瘤性病变,其中粘膜下癌6例.结论 色素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黄响玲;钟祥柱;王曦钟;范民;罗灵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48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4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高血压、心脏疾病并房颤、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硬化、肥胖、吸烟、脑血管畸形、家族史、TIA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相对危险系数(OR值)为6.55,心脏疾病并房颤为5.32,颈动脉硬化为5.03,糖尿病为4.95,TIA 为4.84,家庭史为2.9,高血脂为2.13,肥胖2.12,吸烟1.23.结论 与老年人一样,高血压、心脏疾病并房颤、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硬化、肥胖、吸烟等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早期加予干预,才能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陈国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BiPAP通气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15例.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各1次;B组每日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各2 h;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2 h,通气过程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各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的比值、6 min行走距离、呼衰纠正时间.治疗3~8 d, 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或B组进行BiPAP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所减轻, FEV1有所上升,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PO2、f/Vt及6min行走距离明显改善 (P<0.05或<0.01);C组综合A、B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其改善程度比A、B两组更加明显,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A、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和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均可独自有效纠正呼衰,两者同时使用存在协同作用,提示无创BiPAP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钟祥柱;黄响玲;黄海鹰;康萍;谢晋烈;赵东;黄河;唐琳;彭伟芬;马颖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EPO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CRF贫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54例随机护理干预组(n=28)和非护理干预组(n=26),对两组的住院天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和不良反应作了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疗效明显高于非护理干预组,两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针对EPO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的特点,可从心理、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瘘管、饮食护理及改善注射方式和改变注射部位等方面,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邱丽清;李美萍;宋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5例急性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失败处理的体会

    目的 了解提高急性尿潴留导尿困难患者导尿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5年9月首次导尿失败的急性尿潴留患者65例,初步明确首次导尿失败的可能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若再次导尿失败,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结果 除6例患者仍导尿失败后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外,余59例行再次导尿均获成功,并且无明显血尿及尿道疼痛,成功率达90.8%.结论 分析首次导尿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再次留置尿管的成功率.

    作者:湛海伦;邵雄杰;司徒杰;周建华;邱剑光;温星桥;蔡育彬;高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58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32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6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作者:黄玉英;陈康裕;陈晓;黄秀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学中专学校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临床知识的学习效果.我们一直把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作为病理学教学的重点,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进行一定的探索.本文总结了医学中专学校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雪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绝望、依赖及担心愈后等心理障碍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其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的改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智能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促进康复.

    作者:李珍珍;韩伟英;陈莲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的体会

    美术欣赏公选课学生来源于多专业、不同学科,有着不同需求爱好和个性特质.所以美术欣赏公选课教学,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真诚敬业与诲人不倦的优良品质、系统而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持续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

    作者:杨劲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结甲肿)诊断的意义.方法 比较49例甲状腺癌、126例甲状腺瘤和82例单发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CDFI声像结果.结果 (1)二维声像图:结甲肿组与甲癌组比较,其中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结节内部回声、边缘晕环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比较,其甲状腺大小、结节内部回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边缘晕环、血流分级差异则均具显著性(P<0.01).(2)CDFI:结甲肿组与甲癌组比较,其结节内部Vmax(血流高峰值)、Vmin(血流低峰值)和RI(阻力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节周边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1),而阻力指数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比较,其结节内部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阻力指数RI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节周边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差异具显著性(P<0.001),阻力指数R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可以通过单发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CDFI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蛋白在5株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在5株癌细胞(HO-8910PM、CNE-2Z、A549、JAR 和 BEL-7402)中的表达情况,为选择合适的细胞株克隆PRL-3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用Western blot分析PRL-3在5株癌细胞(HO-8910PM、CNE-2Z、A549、JAR 和 BEL-7402)中的表达.结果 PRL-3蛋白在5株癌细胞中都有表达:在HO-8910PM与CNE-2Z中呈高度表达,在A549 和BEL-7402中呈中等程度表达,而在JAR中呈低度表达.结论 PRL-3在5株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可选择高表达的HO-8910PM或CNE-2Z细胞克隆PRL-3基因.

    作者:何太平;谢富华;侯庆华;莫丽儿;梁念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外加人文关怀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或减轻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障碍解除率分别为66%和4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分别为96%和82%,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洪嫦;梁菊艳;林雪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作者:曹兴海;谢松卿;梁向坚;柯雨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孕妇行超声检查对胚胎和胎儿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超声用于产前检查趋向普遍化、早期化、多次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超声应用于产科是安全的,但超声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报道还是时可见到.因此,在超声安全性研究尚难有明确结论下,孕期超声检查要尽可能采用国际上认可的低剂量原则.

    作者:罗毅;徐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肌连接蛋白43及神经钙粘附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机械牵张后大鼠左心室肌连接蛋白 43(Cx43)及神经钙粘附素(N-cadherine)的改变来研究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膨胀球囊持续牵张Langendorff方法灌流的离体大鼠左心室心脏模型,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提取总核糖核酸(RNA),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的信使RNA(mRNA).结果 经过50 min持续牵张的大鼠左心室游离壁心肌Cx43 mRNA水平(2.105±0.480)及N-cadherine mRNA水平(1.650±0.233)较对照组(0.905±0.132, 0.891±0.082)明显增高(P<0.01).结论 机械牵张使心肌细胞间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提高电流在相邻心肌细胞间的传导速度,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形成.

    作者:闵敏;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IL-18和TNF-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 (27.91±3.13)、(7.71±1.7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 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志华;吕世静;邵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T2受体与血管新生内膜形成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通过组织局部的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根据其受体的药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目前分为4个亚型:AT1R、AT2R、AT3R和AT4R.在人体主要存在AT1R和AT2R亚型.近年来,对AT2R认识不断深入,其作用机制也备受关注.大量研究发现在许多方面AT2R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与AT1R相拮抗[1],提示对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对AT2R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血管新生内膜、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水传;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宫颈肿瘤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双链闭环小分子D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8kb,组成6个早期表达基因(E6、E7、E1、E2、E4、E5)和2个晚期表达基因(L1、L2).高危型HPV的E6和E7基因是病毒癌基因.E6和E7蛋白分别结合和降解P53和PRb蛋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染色体不稳定、基因扩增、丢失和突变等改变,从而促使宫颈肿瘤的发生和发展.HPV导致宫颈肿瘤的病理机制包括持续性感染、E6和E7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的改变、HPV整合至宿主细胞DNA等,其中以E6和E7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的改变为中心.E6和E7蛋白的功能状态决定宫颈上皮内肿瘤的进退和浸润癌的恶性形状的维持和演进,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进一步研究与E6和E7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及其机理将可揭示宫颈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规律,为终控制宫颈癌打下基础.

    作者:庞天云;胡新荣;戴世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铜针栓塞术治疗血管瘤21例

    目的 总结铜针治疗血管瘤的经验,探索疗效更肯定、操作更安全的铜针介入方法.方法 采用铜针介入治疗血管瘤病21例,用直径1~3 mm铜针直接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5~10 min两次并留置铜针1周或仅留置铜针.结果 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15例, 明显改善4例, 复发1例,肿瘤无进一步发展1例, 治愈率为71.4%.并发症:发热和局部疼痛18例,皮肤坏死2例,手指运动功能障碍1例.结论 铜针治疗血管瘤疗效肯定,对病变局部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基层和手术未切净血管瘤的治疗.

    作者:彭智;梁杰;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鼠全脑缺血前注射灯盏花素对再灌后海马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实验分为(1) 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断头取脑分离出神经元,观察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2)再灌注组:制作大鼠的全脑缺血模型,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3)灯盏花素组:在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前15 min腹腔注射灯盏花素50 mg/kg,并以再灌后分1.5、3.0、4.5、6.0 h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组(时间点)均检测11个神经元.结果 再灌注组再灌后1.5、3.0、4.5 h时间点与正常组比较,Ca2+浓度升高(P<0.05或P<0.01);再灌后6.0 h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灯盏花素组再灌后1.5、4.5 h时间点Ca2+浓度比再灌组相同时间点低(P<0.01);而再灌后3.0、6.0 h Ca2+浓度与再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脑缺血前给予灯盏花素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

    作者:周乐全;康亚丽;闫福曼;丁胜元;李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