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韩伟英;陈莲好
目的 了解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原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对172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服药依从性好为21.5%,服药依从性不佳为78.5%.不依从者中33.3%患者不愿意接受长期服药,28.9%患者因经济原因,13.3%患者认为无症状没必要服药.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较好,与不依从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依从患者有1例发生脑血管意外,2例发生心绞痛.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主要原因为不愿意接受长期服药及经济原因.
作者:张凤英;彭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美术欣赏公选课学生来源于多专业、不同学科,有着不同需求爱好和个性特质.所以美术欣赏公选课教学,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真诚敬业与诲人不倦的优良品质、系统而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教学技巧,才能持续上好美术欣赏公选课.
作者:杨劲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作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血栓通注射液等药物静脉点滴.均每日1次, 14d为1疗程.以视力作为观察与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方法.
作者:郑石洲;颜海弟;杨熙;叶亲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旨在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治愈,6例死亡.发生并发症情况为:麻痹性肠梗阻22例,休克9例,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肾功能衰竭7例,糖尿病急症3例,心功能不全3例,MOF3例,胰周脓肿2例.结论 采用积极的护理方法, 注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袁秋影;黄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提高急性尿潴留导尿困难患者导尿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5年9月首次导尿失败的急性尿潴留患者65例,初步明确首次导尿失败的可能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若再次导尿失败,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结果 除6例患者仍导尿失败后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外,余59例行再次导尿均获成功,并且无明显血尿及尿道疼痛,成功率达90.8%.结论 分析首次导尿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再次留置尿管的成功率.
作者:湛海伦;邵雄杰;司徒杰;周建华;邱剑光;温星桥;蔡育彬;高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内外科治疗未能止血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上消化道6例,下消化道9例),先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表现,采用超选择性明胶海绵和弹簧栓子栓塞或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 15例中,12例血管有异常表现,异常检出率为80.0%;其中8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见动脉瘤样改变,2例见畸形血管团.13例经超选择插管后行介入治疗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6.7%.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异常检出率较高,同时行介入栓塞或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桂林;陈迪耀;杨冠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机械牵张后大鼠左心室肌连接蛋白 43(Cx43)及神经钙粘附素(N-cadherine)的改变来研究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膨胀球囊持续牵张Langendorff方法灌流的离体大鼠左心室心脏模型,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提取总核糖核酸(RNA),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室肌Cx43及N-cadherine的信使RNA(mRNA).结果 经过50 min持续牵张的大鼠左心室游离壁心肌Cx43 mRNA水平(2.105±0.480)及N-cadherine mRNA水平(1.650±0.233)较对照组(0.905±0.132, 0.891±0.082)明显增高(P<0.01).结论 机械牵张使心肌细胞间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提高电流在相邻心肌细胞间的传导速度,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形成.
作者:闵敏;程龙献;廖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桂枝生脉五苓散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资料,属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者(对照组)50例;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生脉五苓散口服或鼻饲者(中药组)50例.结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的硬肿消退天数为(4±1)d和(6±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1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治愈48例,好转0例,死亡2例(合并肺出血2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2例,死亡8例(合并肺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2例和缺血缺氧性脑病伴颅内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5.87,P<0.05).结论 在常规复温、补液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桂枝生脉五苓散可缩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程,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谢思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色素内镜在诊断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早期可疑大肠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检查后作相应的处理.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了粘膜染色,其中8例为扁平型病变,常规内镜下表现为局部粘膜色泽改变,或粘膜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肠壁轻度变形、无名沟消失,粘膜染色后可清晰地显示病灶,引导活检.另22例为隆起性病变,染色后多为Ⅲ、Ⅳ、Ⅴ型腺管开口,为肿瘤性病变,其中粘膜下癌6例.结论 色素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黄响玲;钟祥柱;王曦钟;范民;罗灵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克服酶法单试剂测定血清二氧化碳不稳定的方法.方法 在商品酶法干粉单试剂中加入自配稳定成份,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两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测定.结果 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2%,批间CV为4.41%,平均回收率为101.0%,添加了稳定成份的试剂与原试剂在不同时间试剂空白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加入的稳定成份明显提高了酶法单试剂的稳定性,更适合临床检测.
作者:杨文杰;柯振符;何寿国;邱小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中医类专业所设置的中医课程,为加强非中医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加强学生对中医现状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作者:余丽娟;王斌;刘亚梅;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 (27.91±3.13)、(7.71±1.7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 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志华;吕世静;邵燕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肺隔离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的患者影像学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X线胸片中,表现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7例,团块状阴影13例,其中病灶内有透光区9例;20例行CT检查,均表现为肺内片影及团块影,其内含有气囊腔或液气平面囊肿,共发现异常动脉供血6例.结论 对肺隔离症的诊断,CT明显优于 X线平片,可作为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徐兵;吴华超;陈俏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BiPAP通气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45例,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15例.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各1次;B组每日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各2 h;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每天上午及下午进行BiPAP通气2 h,通气过程中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各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呼吸浅快指数、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的比值、6 min行走距离、呼衰纠正时间.治疗3~8 d, 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进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或B组进行BiPAP通气后,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所减轻, FEV1有所上升,但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O2、PO2、f/Vt及6min行走距离明显改善 (P<0.05或<0.01);C组综合A、B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其改善程度比A、B两组更加明显,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A、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和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均可独自有效纠正呼衰,两者同时使用存在协同作用,提示无创BiPAP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钟祥柱;黄响玲;黄海鹰;康萍;谢晋烈;赵东;黄河;唐琳;彭伟芬;马颖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超声用于产前检查趋向普遍化、早期化、多次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超声应用于产科是安全的,但超声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报道还是时可见到.因此,在超声安全性研究尚难有明确结论下,孕期超声检查要尽可能采用国际上认可的低剂量原则.
作者:罗毅;徐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大学2002级254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大学生在入学时及毕业前进行心理问卷测试.结果 入学时,这些大学生的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3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或0.05);毕业前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4项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入学时得分(P<0.01).结论 HBsAg阳性大学生在有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应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唐桂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酚妥拉明.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和酚妥拉明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有效药物.
作者:林永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在5株癌细胞(HO-8910PM、CNE-2Z、A549、JAR 和 BEL-7402)中的表达情况,为选择合适的细胞株克隆PRL-3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用Western blot分析PRL-3在5株癌细胞(HO-8910PM、CNE-2Z、A549、JAR 和 BEL-7402)中的表达.结果 PRL-3蛋白在5株癌细胞中都有表达:在HO-8910PM与CNE-2Z中呈高度表达,在A549 和BEL-7402中呈中等程度表达,而在JAR中呈低度表达.结论 PRL-3在5株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可选择高表达的HO-8910PM或CNE-2Z细胞克隆PRL-3基因.
作者:何太平;谢富华;侯庆华;莫丽儿;梁念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基础平台的规划和设计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非常重要.在我校东莞校区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中,作者采用了一次集成、应用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本文是对东莞校区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规划和设计等问题的探讨.
作者:冯天亮;周克元;颜大胜;罗辉;王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对医疗侵权纠纷解决的现状作了分析,提出对医疗侵权纠纷的解决应适用完全的过错责任原则,在认定有无过错时应适用客观过错标准.本文并对该纠纷的解决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作者:廖秉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