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华
目的:了解不同护龄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方法:683名在岗护士,用抽签方式随机抽取考题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考试.结果:683名应试护士中,考试成绩合格者占88.9%.10 a以下护龄护士(特别是新毕业护士)的考试合格率明显低于10a以上护龄者.结论:年轻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吴作贤;符林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反酸、烧心、打嗝、吞咽后胸痛和反食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P<0.01).两组内镜检查结果,干预组治愈2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 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103, 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的介入对RE的疗效能起到协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妙萍;吴康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原发部位及其邻近结构受侵的CT表现特点及意义.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且有邻近结构受侵32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灶侵犯鼻咽的侧壁、顶壁和后壁,其中鼻咽侧壁占59.4%(19/32),顶壁占31.2%(10/32),后壁占9.4%(3/32).以咽旁间隙受侵率高为93.7%(30/32),颈淋巴结转移率为78.1%(25/32),颅底骨受累率为59.3%(19/32),且以斜坡骨受累发生率较高为56.3%(18/32).结论:CT能精确显示鼻咽癌邻近结构侵犯的部位、途经及范围,有助指导临床分期及制定放疗野.
作者:苏显球;严鉴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3)予健脾补肾祛风法治疗,对照组(n=45)予芬必得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15 m步行时间以及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C3)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的例数为5、16、2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则分别为1、9、2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功能障碍指数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及15m步行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C3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ESR、RF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SR、RF、C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CRP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祛风法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余毅;陈杭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颅脑损伤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36例,成功32例,4例死亡,死亡原因:脑干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急性出血导致窒息1例.手术治疗7例,治愈5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重视严重颅脑损伤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工作,加强对该病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其发生率、减少病死率.
作者:詹桂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心电图(EC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均已除外原有心脏病史的390例ACVA患者,对其病情、ECG及预后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390例ACVA患者中,发现有ECG异常者106例(33.1%),ECG异常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62.5%)>急性脑出血(CH)组(50.8%)>脑梗死(CI)组(12.9%),SAH组及CH组ECG异常率与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VA伴ECG异常较不合并ECG异常的病死率明显增高(41.5% vs 5.6%,P<0.01);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ST-T改变.病情越重越易出现心电图异常(P<0.05~0.01).结论:临床应重视ACVA患者的ECG改变,加强心脏功能监测,加强治疗,这对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法;李小珠;苏明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对磺脲类药物(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单一SUs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A组在原SUs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B组停用SUs,改二甲双胍加睡前用1次中效胰岛素(NPH);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总疗程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BG)、血浆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的FBG和2h BG均较改变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B、C的FBG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后3组间的2hBG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3组患者的HbA1c、空腹及餐后2h C肽水平、BMI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 3 组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联合用药可改善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郝春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神病司法鉴定中简单常识检查对伪装的鉴别作用.方法:根据鉴定结果把被鉴定人分为伪装组和非伪装组,在鉴定过程中对两组进行定式的简单常识检查,记录检查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鉴定界定为伪装组37例,非伪装组116例, 简单常识检查的得分分别是(4.89±4.74)和(13.12±4.09),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伪装组中,模拟智力低下与模拟精神症状的得分分别为(5.31±4.45)和(5.39±4.4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伪装组的得分明显低于非伪装组,简单常识检查对鉴别伪装的作用是肯定的.
作者:陈泽元;黄祖荣;林家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mini-PCNL)联合输尿管镜碎石(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结果:37例47侧肾结石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其中属一期取净结石6侧,二期取净结石24侧,三期取净结石9侧,结石总取净率83.0%(39/47);37例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ini-PCNL联合URS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具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微创治疗非肾积水型肾鹿角形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余新立;吴荣海;陈立新;庞健;廖勇彬;黄晓生;程洲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江门新会区2000年1 月至2003年12月358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婴儿因素244例,占68.2%;孕产妇因素33例,占9.2%;两者皆有48例,占13.4%;原因不明33例,占9.2%.胎、婴儿因素以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为主;孕产妇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病、胎盘因素为主;两者皆有是羊水量异常并胎儿因素为主.结论: 加强产前筛查及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邵冰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脑梗死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配合抗肺炎衣原体,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果:治疗前两组CPn阳性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Pn阳性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抗肺炎衣原体治疗脑梗死患者有效.
作者:张水冰;唐兴荣;余尚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下肢股骨干、胫骨干开放性骨折,采用彻底清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合并腓骨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结果:1例骨折延迟愈合, 术后4月复查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仍明显;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坏死,经皮瓣转移修复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正常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谢章家;谢壮;王巧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32例. 结果:32例中31例治愈,1例无效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中西医结合加超短波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疗效好,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
作者:曹静;许玉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患矛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和医疗纠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急诊科住院或留观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凡是引起不满意的原因均列为护患矛盾的原因.结果:共有85个不满意项目,包括服务态度方面的因素45个占52.9%,环境因素19个占22.4%,技术因素14个占16.5%,人力资源不足7个占8.2%.结论: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是减少护患矛盾发生的关键.
作者:陈才进;谢鸿;陈淑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PCOS诊断标准126例患者,共计303个治疗周期,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146个治疗周期,采用针刺治疗促排卵;对照组60例157个治疗周期,采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83.2%、70.5% (P<0.05);妊娠率分别为60.6%、31.7% (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黄素化未破裂卵泡(LUF)周期发生率分别为22.9%、4.8% (P<0.01).两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针刺促排卵治疗PCOS是一种自然疗法,经济、简便, LUF发生率低,有较高的妊娠率.
作者:杨越红;洪建云;魏达友;陈雪梅;林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以期寻找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和特异性荧光染色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特异性荧光染色法检测凋亡指数,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肖小娜;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39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轻度窒息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Vs、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RI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Vs、V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也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或0.01);RI异常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有否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郭红梅;王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72例CGN患者随机分两组:(1)西医组(n=84),以口服潘生丁、苯那普利、雷公藤多苔治疗为主.(2)中西组(n=88)在西医组治疗的方法上加服中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1例,显效43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6%;西医组:完全缓解12例,显效28例,有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9.8%.两组治疗后,Scr、BUN、24 h VPQ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本组CGN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西医治疗(P<0.01).结论:对CGN的治疗,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可以提高疗效的.
作者:肖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急性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肺CT、MRI、灌注/通气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PE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结果:PE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者为90.0%,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有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型、ST段压低或抬高、右胸导联T波倒置、顺钟向转位、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右束支传导阻滞,QRS电轴右偏等;治疗后以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结论:心电图在PE诊断中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是许多特征如能结合临床发病的特点则对PE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董静;李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40例腹腔镜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乌司他丁组)和B组(对照组)各20例.A组在术前1天、术中和术后第1~3天给予2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B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天测定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 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术后第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ALT和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0.05).两组患者术后TBIL、 ALB无明显变化(P>0.05). 术毕及术后第1天B组患者Cor和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1),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后Cor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其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应激反应,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根殷;王旭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