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位胆囊切除术12例临床分析

王勇;陈忠东;杜富波;王雪梅

关键词:
摘要:高位胆囊是指胆囊底位于肋缘上超过5.Ocm者.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施行胆囊切除术620例,其中高位胆囊12例.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诊治肺结核病在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结核病疫情有所回升,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初治肺结核病人经常在社区各医疗点进行诊治,仅一小部分病人转到结防所治疗和管理,大多病人就在基层门诊开一些药回去服用,虽然多数社区医务人员基本上都能掌握肺结核的合理用药,然而存在问题也不少.

    作者:周质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体会

    小夹板固定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疗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固定范围小,有利于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现就笔者动用小夹板固定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产后生化汤治疗胎盘残留的体会

    我科自1993年3月至1998年10月对门诊诊断为胎盘残留的17例患者,服用中药产后生化汤,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立止血治疗大咯血54例临床分析

    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急诊,特别是大咯血,常威胁病人生命,病死率较高,有效的内科止血治疗,对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采用立止血治疗大咯血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胃恶性间质瘤一例

    患者,女,51岁,中上腹饱胀,隐痛,间歇性黑便3个月入院.体验:贫血貌,左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中上腹可触及包块,10cm×10cm大小,活动度可,边界欠清,触痛(一).Hb:72g/L.GI示:胃体部可见巨大椭圆形充盈缺损,胃粘膜破坏,蠕动消失.术中发现胃大弯侧一类圆形实性肿块,约10cm×9cm×10cm.以外向性生长为主并突向胃腔,大弯侧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单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胃体部恶性间质瘤(低度恶性),上、下切缘无肿瘤残留,淋巴结未见转移.住院13天,痊愈出院.

    作者:罗大勇;刘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震颤麻痹病人的健康指导体会

    震颤麻痹是发生在中老年人的椎体外系统进行性变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主要临床特征是震颤、肌强直及随意运动减少.我科自1998年3月-2000年3月共收治19例震颤麻痹病人,我们把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和健康指导结合起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继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01年全国学术会议信息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静脉输液后,由于护士拔针及按压方法不当,容易导致疼痛增加、穿刺点出血、药物渗漏.而皮下出血引起的皮下血肿的淤斑,不利于以后再穿刺.化疗药物的渗漏可导致皮下组织坏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摸索出一套拔针、按压技巧,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皮下出血和药物渗漏,下面介绍如下.

    作者:薛扣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皮肤针加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6例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以大腿前外面下方2/3部位出现蚁爬感,甚者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消失为主的病症.笔者自94年以来,用皮肤针加拔罐治疗此症,收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晓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涉外企业员工和外来人口实施卫生管理初探

    外来人口或称流动人口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卫生管理中出现的新的课题.随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到位,功能布局不断合理,软环境不断改善,投资优势十分明显,尤其是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周期的到来以及涉外企业在大量进驻后已进入了投入产出期,这对改善城市的经济结构,提高科学技术含量,安置劳动力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外来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据统计,目前我市拥有涉外企业1300余家,外来人口超过10万人,确保了我市国民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外企业员工和外来人口的逐步增多现象,使综合卫生管理矛盾日益突出,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科学卫生管理,体现新的时代特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探索、完善,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适宜性服务.

    作者:姜金华;傅纪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氧疗对矽肺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疗对矽肺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氧疗联合阿斯匹林治疗24例二期矽肺与单用阿斯匹林治疗组24例作对照,测定和观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氧疗能影响矽肺病人血液流变学,降低血粘度,与阿斯匹林有协同作用.

    作者:崔明;金其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治疗、康复与复杂个体和社会心理医学关系至关重要,及时了解癌症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采用必要的心理护理,对癌症治疗康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从1999年起对150例各种不同的癌症病人采用了认知、疏导等心理疗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跃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慢性咽炎90例

    1临床资料本组共90例均系门诊病人,男54例、女36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17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长达10年,短3个月.其中慢性单纯咽炎38例、慢性肥厚性25例,慢性萎缩性27例.各类型慢性咽炎一般均有咽部不适,如痒感、后异物感、灼热感、微痛等.以往均用过各种润喉片及抗生素治疗无效.

    作者:刘华国;王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为了解无锡市冠心病危险因素.方法;我们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择了77例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并在同一医院内选择性别相同、年龄15岁的非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人作对照,进行1:1配比.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0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冠心病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疾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腰臀比值6个因素上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体力活动因素上则低于对照组.结论:提示这些因素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坚波;徐明;杨承健;孔岳南;林玉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测定及其观察

    为探讨QT间期离散与冠心病急性心梗的关系,对32例常规体表心电图典型,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者,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离散度(QTd)测定,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显示:冠心病心肌梗塞组QTd(88.2±15.4).明显长于对照组(41.3±13.67),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QTd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新指标,它与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相关性.

    作者:张秀英;孔明军;朱厚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咳嗽晕厥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24例咳嗽晕厥综合症患者全部为我院1974年9月至1997年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符合内科综合病症(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所提出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癫痫发生.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大的72岁,小的12岁,平均年龄34.5岁.在原发疾病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例,肺癌4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百日咳4例.

    作者:张保华;刘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如何补钙

    众所周知,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矿物质,是支持生命的重要元素.人一生的各阶段都要不断地补钙,目前我国营养标准要求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但营养调查表明,我国人均每日钙摄入量为400~500毫克,仅达标准的50%左右,孕妇、乳母、儿童、老年人缺钙更为突出.随着科学的发展、补钙制剂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补钙制剂品种约有100余种,各家广告都说自己的含量,吸收好是补钙的佳选择.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补充钙营养?尤其是老年人怎样才能合理的、科学的补充钙营养呢?

    作者:张勇;宋奎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家庭病床输液病人的护理

    促进医疗机构的完善与发展,设立家庭病床将成为医院服务的组成部份.两年来我们为一些行动不便的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在家里输液.深受病人和家属的欢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叶月华;郑菊英;汤晓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的体会

    紫花烧伤膏是一种以紫草、花椒提炼物为主要成份的膏状中成药,它主要适用于烧伤后的感染创面及深Ⅱ.、Ⅲ.创面.由于它能去腐生肌、抑菌,并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所以在基层医院治疗烧伤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裴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6例鲍温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鲍温样丘疹病是一类较少见的外阴疾病,自1970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无论在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均与原位癌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要加以区别.

    作者:张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