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社区个体化治疗实践

于长水

关键词:
摘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社区医生看重的是人,而不只是病.把患者看成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不仅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而且还是一个家庭,社区的成员;不仅有生理功能活动,还有精神心理活动.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健康促进方法探索农村社区健康保健责任制的设计

    1背景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老年慢性病患病率达到6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嘉定区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我区2000年社区诊断得出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胃炎、老慢支、关节炎、恶性肿瘤、胆结石、糖尿病、卒中、胃溃疡及精神压力和精神紧张已成为危害嘉定区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靠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个人为目标,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作者:李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生素应用的误区及对策

    目前,抗生素的使用较为广泛,但其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特别是个体私人诊所内.笔者结合近两年来阜城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就其应用误区及相应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邵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股外侧皮神经炎物理疗法的进展

    股外侧皮神经炎(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uritis,简称LFCN)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症,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是一种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与疼痛综合征.本文所综述的物理疗法报道极少,其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促进皮肤感觉的恢复,镇痛等.

    作者:雷英;石捷;许立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面临很多困难,一些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现作出如下决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论专家举证是医事诉讼的重要举证原则

    2001年12月6日,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33号解释),该解释第4条规定以下8类案件由侵权方承担举证责任(通常也称由被告举证或举证倒置):①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诉讼;②高危作业致人损害的诉讼;③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④建筑物、设施或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诉讼;⑤饲养动物伤人案件;⑥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诉讼;⑦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⑧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其中前5类案件,早在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就已有这种规定,后3类案件是新增加的.

    作者:张赞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饮食控制与调节

    血液透析是对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它能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明显延长生存期.血透患者由于其病程长、病情特殊,一旦病程稳定,一般可行门诊透析,而且对于那些不适应肾移植的患者有可能将作为终身的治疗手段.这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病人的自我调理,尤其是病人的饮食控制和调节显得很重要,这将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延缓率.

    作者:郑菊英;钟杏珍;张爱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离休老干部家庭病床的护理体会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医疗服务不断发展,使老年家庭病床这种服务方式也应运而生,走出医院大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1999年1月我们专门为25位享受地专级待遇的离休老干部设立家庭病床,为他们进行医疗服务及健康指导,现将三年多来开展家庭病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钟杏珍;郑菊英;张爱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强化管理的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对汽南社区高血压患者2年强化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所管居委会按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高血压知晓率提高→知识知晓提高→行为改变→管理率、控制率、规范服药率提高→健康状况改善的强化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的管理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自身前后及在各时间点组间比.结果:干预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的管理,高血压知晓率由36.89%达到98.93%,管理率由30.64%提高至98.93%,控制率由16.16%提高至85.52%,规范服药率由31.4%提高至97.2%;SBP净降27.77mmHg,DBP净降7.29mmHg,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比较差异有十分显著性(P<0.01).结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社区人群以高血压知晓率提高为突破点的综合防治更能有效提高管理率、控制率、使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改善,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病事件.

    作者:张晓林;杜雪平;姜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景山社区高血压病人伴发高血糖的未诊断率调查分析

    目前我国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目前已经统计出糖尿病的患病率,但通过本次社区调查表明,在社区居民中,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的未诊断率仍很高,尤其是高血压病人的未诊断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作者:李霖;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20例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自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以来,我们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已检查10000余例,今选择120例肺不张(经病理及临床检验等均明确诊断)分析于下.

    作者:周质胜;贾伟;徐颍;杨瑞青;彭月萍;董西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社区康复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费用高,社区医疗是慢性肝炎病人主要的一种康复方法,现将我院对185例慢性肝炎病人的社区康复指导总结如下.

    作者:孙希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食管癌病人颈部吻合口瘘的处理

    近年来,我们对中段及中上段食管癌采用胸段食管全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手术方式治疗,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但颈部吻合口瘘并发症却仍偶有发生,高于胸腔内胃食管吻合.为此我们复习总结了我科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收治了的12例颈部吻合口瘘病人,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道乾;杨元明;郭志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论新时期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幼儿期,家庭是儿童的全部环境或主要环境,父母是儿童早的不可挑选的教师;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家庭气氛对儿童具有特殊的意义,父母的思想意识、作风情操对儿童的品德培养及个性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不当,孩子很容易形成病态人格.新时期如何培养儿童(独生子女)健康的心理,促进其茁壮成长,摆在了每个家庭的面前.

    作者:顾兴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城市居民健康需求与社区的工作开展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类的健康意识与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我国的卫生事业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武昌区后长街300户居民共500人的走访调查来探讨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与社区工作的开展.

    作者:吴津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血管病社区个体化治疗实践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社区医生看重的是人,而不只是病.把患者看成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不仅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而且还是一个家庭,社区的成员;不仅有生理功能活动,还有精神心理活动.

    作者:于长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超引导施行女性输尿管支架管快速拔除16例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开放手术治疗部分病人须留置支架管预防术后输尿管狭窄及引流尿液.而基层卫生院很少有尿道膀胱镜等设备,本院自1999年7月至2001年4月行女性输尿管切开取石22例,术中均放置内支架管,术后自行排出6例,余16例均在B超引导下经尿道快速拔除,成功率10%,报道如下.

    作者:丁浩;岳少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离体切牙再植的临床分析

    作者自1993年以来对20例患者的23颗外伤脱位切牙施行了再植术,经过5年的临床观察,结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彭学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城市社区不同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城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和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人群,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高血压患病率17.25%,超重和肥胖分别为67.22%和17.04%.全人群及高血压患者各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处于50%以下.结论:高血压防治工作应尽快系统开展,社区和医院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试述医学模式演变与医患关系互动

    人类的进化离不开医学,医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模式.不同的时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是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衍生出的医患关系亦随之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对医学服务的需求更高.从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向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方向发展.因此,医学已从以疾病为中心、治病为目的发展为以人群为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为手段.在这个大趋势下,参与其中的医患者关系就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医患间的沟通和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的事务,但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主导方面在于医务人员.据此,探讨医学模式与医患之间互动关系,对于从事医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进入新世纪教学工作的一项课题.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服务与医疗市场占有的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农村医疗市场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办医形式和主体的多样化,给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如何摆脱困境、谋生存、求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医院管理者面前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市场是卫生院生存的载体,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改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半径,提高医疗市场的占有率,才能提高两个效益.

    作者:张静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