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子良
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危害极大.目前,有关先天性梅毒报道较少,临床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先天性梅毒报道如下:
作者:马泽麟;陈秋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ulenicular degeneration,简称 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内用CT 及MRI 诊断本病的脑部病变已有报道[1~3],为进一步积累经验,作者把所遇的6例报道如下.
作者:池华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年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少见,且其症状和体征与成人有较大差异易误诊或定位困难.本院自1989~1998年共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等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 PBL)是指以病人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一般由1名教师和5名左右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咨询医护人员和病人获得资料,对病人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995年~1997 年笔者试用 PBL 指导实习生外科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先接触问题,再学习、分析如何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自学、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现将笔者的做法报道如下.
作者:刘运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兔抗伤寒杆菌Fe-SOD血清,并研究其对鼠伤寒杆菌攻击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探讨SOD与沙门氏菌致病性的关系.方法:用纯化的伤寒杆菌Fe-SOD免疫家兔,制备兔抗SOD血清,并用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免疫电泳、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和抗血清对酶活性抑制试验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将所制备的抗血清与鼠伤寒杆菌混合,放37℃30 min,经腹腔注入小鼠体内,并观察3 d和7 d小鼠的存活情况,以确定抗血清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抗血清的ELISA效价为1:10240,免疫电泳结果显示抗血清与纯化的伤寒杆菌Fe-SOD及无细胞溶解物在相同位置各只形成一条沉淀线;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抗血清不与牛红细胞SOD形成沉淀线,但抗血清对酶活性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抗血清可抑制24.92%的红细胞SOD活性,说明伤寒杆菌Fe-SOD与牛红细胞SOD有低度交叉反应.抗血清可抑制42.58%~73.38%的沙门氏菌无细胞溶解物中SOD活性.经抗血清处理过的5LD50鼠伤寒杆菌攻击的小鼠3 d和7 d的存活率分别为90%和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抗伤寒杆菌Fe-SOD血清对受鼠伤寒杆菌攻击的小鼠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SOD可能是沙门氏菌共同的保护性抗原.提示SOD与沙门氏菌的致病性有关.
作者:徐军发;唐湘涓;陈小芳;吕世静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槲皮素(quercet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化学名为3,5,7,3',4'-五羟基黄酮.已报导槲皮素具有多方面的心血管药理作用,但是槲皮素的水溶性差,生物可利用度低,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因此,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槲皮素,人工半合成四种槲皮素水溶性衍生物:乙氧基槲皮素、槲皮素磷酸酯(B)、槲皮素单硫酸酯和槲皮素二硫酸酯,并用比浊法研究这四种槲皮素衍生物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发现,乙氧基槲皮素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槲皮素磷酸酯(B)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槲皮素磷酸酯(B)低浓度时,对血小板的作用不明显,当浓度为80μ mol/L和160μ 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53%和99%;槲皮素单硫酸酯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130μ mol/L;槲皮素二硫酸酯对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也有影响,当槲皮素二硫酸酯为320μ mol/L时,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单硫酸酯对血小板作用的效果与槲皮素相近,槲皮素磷酸酯(B)比槲皮素强,槲皮素二硫酸酯则比槲皮素弱(据文献报道,槲皮素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IC50为146.2μ mol/L);槲皮素磷酸酯(B)、槲皮素单硫酸酯和槲皮素二硫酸酯具有抗血小板活性.结果提示,槲皮素不同的羟基被不同的酸酯化,生物活性发生改变.槲皮素磷酸酯(B)、槲皮素单硫酸酯和槲皮素二硫酸酯既具有槲皮素的作用,又增加其水溶性,达到结构改造的目的.
作者:刘文;梁念慈;覃燕梅;佘戟;莫丽儿;梁克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内皮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PNS患者和10例正常人24 h尿内皮素(UET)水平,并结合病理类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Q)、平均动脉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NS患者U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其水平与Scr、Ccr、尿RBP相关具显著性,但与病理类型、平均动脉压,24 h UPQ无相关性.结论:内皮素参与PNS的发病过程;UET可作为反映PNS患者肾小球功能和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
作者:唐德;刘华锋;黄萍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肾活检是目前确诊各种肾脏疾病的可靠方法,但有关小儿肾穿刺术护理方面的论文少见报道。为提高小儿肾穿刺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特将14例小儿肾穿刺术的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宋芬;邱丽清;张素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科从1991年3月至1998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70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6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过去认为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近年许多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起重要作用[1].根除HP较传统单纯制酸疗法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及减少复发.我们通过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根除HP并与单用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维持1 a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志根;全华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神经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坚实地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之上,故它素被誉为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一门临床学科.在学习时,学生觉得神经解剖学和神经遗传学等基础知识相对抽象及不易理解记忆,从而对神经病学的学习产生畏惧的心理,因此不同程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积极性,加上以往的学习方法多是以教科书为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利用教科书来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对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疾病缺乏亲身的感性认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从而影响了对神经病学知识的掌握.
作者:张俊徽;邢永前;韩陈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EBV体外感染对不同分化状态鼻咽癌细胞株形态参数和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法检测EBV基因、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仪分别检测了EBV和EBV+TPA对CNE-1和CNE-2Z细胞Ckpan表达及形态参数和DNA含量的影响.结果:(1)EBV在体外可感染CNE-1细胞;(2)EBV感染CNE-1细胞使其Ckpan表达降低,胞面积变小和核浆比升高及DNA含量明显减少(P<0.01or<0.05),DNA倍体分布集中左移至10C附近,但对核面积没有影响.(3)EBV和EBV+TPA则使CNE-2Z的Ckpan表达升高,细胞面积和DNA含量增加及核浆比降低(P<0.01or<0.05),且DNA倍体分布分散右移至9C处,但EBV对核面积影响不大.(4)TPA的作用较复杂.结论:EBV感染CNE-1细胞后,其形态趋向于向低分化的小细胞群体演变,而EBV则使CNE-2Z细胞形态趋向于高分化的大细胞群体演变.
作者:李岩松;陈小毅;沈淑静;孙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围手术期血清锌、铜、铁、镁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SA 1~2级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0例.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麻醉手术期间及手术后1周内血清锌、铜、铁、镁的变化.结果:血清锌在术毕时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第1、2天进一步下降(P<0.001),第3天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铁于术中开始下降,术后第1天降至低值(P<0.05),于第7天恢复正常;血清镁于术毕和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1~0.001),于第3天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血清铜在各检测点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在术中和术后血清锌、镁、铁含量明显下降,提示在手术期间和术后早期,应适量补充外源性锌、铁、镁,尤其是锌.
作者:姚业兴;陈书荣;张媛莉;温汉新;陈小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PA)及血液粘稠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PA及血液粘稠度进行检测.结果:慢支、肺气肿组病人PA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肺心病组患者的PA比慢支、肺气肿组增高(P<0.001);慢支、肺气肿组血液粘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心病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比容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分别为P<0.01和P<0.001).结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亦增高,在慢支发展到肺心病的过程中,PA增高较血液粘稠度的增高发生得更早、更明显.
作者:黎东明;吴斌;李小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传统用的小儿硬膜外穿刺针留置导管法(均以腋路为主),由于针粗,损伤血管和神经的机会大,且常置管困难或易误入血管.本文采用静脉套管针(22 G型)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法并对效果作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玉琼;林环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m23与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41例皮肤癌标本染色.结果:nm23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1);p53阳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nm23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可能在皮肤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刚;汤少明;梁杰;陈坤;罗少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儿童智力的发展受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早年所处的环境、家庭经济、及文化教育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目前还存在着文化、经济的差异,故可能导致城乡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差别,且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性别儿童之间的智力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1],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报道不多,为积累这方面资料,我们于1995年对广州市区和郊区学龄儿童进行了智力测试,结果如下.
作者:李沛;董胜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钩吻中毒病例临床少见,目前由于没有特效的解救药物,故抢救有一定的难度,且成功率不高.我们在近期遇4例,现将抢救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肖柳斌;陈俊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科[1].为了解我院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病情况,作者对近2a来1272例住院患者作一回顾性调查.
作者:吴敏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西沙必利(Cisapridel)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文献已有报道,但与多潘立酮对照研究的报道不多;为此我们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伦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