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

林小田;骆抗先;侯金林

关键词:慢性肝炎, 乙型, 透明质酸, 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A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越重或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则血清HA水平越高(P<0.05或0.01);血清HA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与白蛋白(A)、A/G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负相关,而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球蛋白(γ-G)则相关不明显(P>0.05).伴有早期肝硬化的慢性肝炎患者其血清HA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早期肝硬化者(P<0.01).结论:测定血清HA水平对判断慢性肝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产褥早期生理心理指导促使母乳喂养

    母乳被全球公认是婴儿适宜的食品,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是保证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促进母乳的分泌,增强树立纯母乳喂养的信心,做好产褥早期母乳喂养宣教的指导工作是产科医护人员的重任.我院自1995年9月创建爱婴医院以来,为使母乳喂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重点在于进行产褥早期的心理生理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张小红;黄亦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申报科研项目、课题的逐步增加,立项的科研课题也在不断扩展,每年的科研经费管理、统计工作其任务越来越重.为使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化、决策科学化,使科研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重复性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办公效率,使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上层次,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自动化水平势在必行.

    作者:刘刚;冯婉娥;陈家杰;冯霭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的心脏损害及心电图改变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中、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发心脏损害较为多见,且心脏损害以心律失常表现为多,提高认识有利于诊断及防治心脏损害的加重.本文是笔者对我院1992~1998 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的心脏损害及心电图改变进行的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邝子良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鼻咽癌转移和局部侵犯76例的CT分析

    鼻咽癌(NPC)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CT 检查能有效地显示其侵犯的部位、途径、范围及程度,为肿瘤分期及确定放射治疗剂量和范围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76例鼻咽癌转移的CT表现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严光庆;林建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48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气胸起病突然,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则表现更凶险,若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直接危及生命.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 COPD 并发自发性气胸48 例,现就诊治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蓝应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纤支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1997年11月以来,作者应用纤支镜经胸腔活检胸膜诊断不明原因的胸积液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陀子能;郑碧君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CAI课件的开发应用与效果评价

    在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教学中,心脏异常血流动力学及各种病理生理改变是教与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较清晰的心脏立体印象,对上述问题觉得抽象;其次是各项辅助检查仅有结果而无实图,难以理解和记忆.针对上述难点,我们制作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简称CAI课件),用于1994级本科大课授课,课后作问卷调查,并同时对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的1993级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建新;黄宇戈;彭涛;陈铭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高位头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穿刺有气栓、气胸或血胸等危险[1~4].腹部闭合伤并下腔静脉系统损伤时,大隐静脉输液有加重出血的可能[5].亦有由下肢所输的血液经下腔静脉破裂口流至腹腔的报道[6].为避免上述并发症,寻找更安全有效的途径,1990~1998年我院对44例腹部闭合伤出血休克患者施行高位头静脉切开锁骨下静脉置管抗休克,置管全部成功,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锦昌;王汉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ELISA 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临床意义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作为前列腺肿瘤标志物已普遍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本文采用ELISA法测定PSA,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宇芳;关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先天性梅毒误诊2例

    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危害极大.目前,有关先天性梅毒报道较少,临床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先天性梅毒报道如下:

    作者:马泽麟;陈秋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4例钩吻中毒的抢救体会

    钩吻中毒病例临床少见,目前由于没有特效的解救药物,故抢救有一定的难度,且成功率不高.我们在近期遇4例,现将抢救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肖柳斌;陈俊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组织样本快速处理仪在临床病检石蜡切片制作中的应用

    提高制片质量,缩短制片时间一直是病理技术中需要研究的课题.近2a 来,我科应用组织样本快速处理仪对急需病检结果的外检标本1200 例进行了石蜡切片制作,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作者:林虹;黄应桂;吴冬梅;郑朝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西沙必利(Cisapridel)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文献已有报道,但与多潘立酮对照研究的报道不多;为此我们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湛江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的调查

    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带菌检查是体检内容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对阻断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1994~1997年我们对湛江市某区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作了连续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扈美庄;李沛;何新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间断内翻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

    常规的阑尾切除术是阑尾残端结扎后荷包缝合包埋,由于污染的阑尾根部隐藏在盲肠壁形成的死腔内,有可能发生感染并形成脓肿;为此,近年来我院采用间断内翻缝合包埋阑尾残端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神经病学实习中问题解决型学习方法的实施

    神经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坚实地建立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之上,故它素被誉为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一门临床学科.在学习时,学生觉得神经解剖学和神经遗传学等基础知识相对抽象及不易理解记忆,从而对神经病学的学习产生畏惧的心理,因此不同程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积极性,加上以往的学习方法多是以教科书为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利用教科书来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对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疾病缺乏亲身的感性认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从而影响了对神经病学知识的掌握.

    作者:张俊徽;邢永前;韩陈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70例先天性聋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先天性聋是指出生时即存在的听力障碍,对幼儿诊断的困难较大.我们对1993年8月至199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70例先天性聋儿童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观察分析,为先天性聋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冠中;黄绍娴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麻醉手术对老年人血清锌、铜、铁、镁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人围手术期血清锌、铜、铁、镁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SA 1~2级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0例.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麻醉手术期间及手术后1周内血清锌、铜、铁、镁的变化.结果:血清锌在术毕时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第1、2天进一步下降(P<0.001),第3天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第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铁于术中开始下降,术后第1天降至低值(P<0.05),于第7天恢复正常;血清镁于术毕和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1~0.001),于第3天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血清铜在各检测点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在术中和术后血清锌、镁、铁含量明显下降,提示在手术期间和术后早期,应适量补充外源性锌、铁、镁,尤其是锌.

    作者:姚业兴;陈书荣;张媛莉;温汉新;陈小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162例羊水过少与胎儿电子监护波形分析

    羊水过少为产科并发症之一,足月妊娠时羊水量少于300 mL即为羊水过少,其发生胎儿宫内窘迫高达 50%,围生儿死亡率极高.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用胎儿电子监护通过对其波形分析,发现胎儿缺氧的程度,及时进行处理,对降低围生儿死亡,对提高围生期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曹茵;朱晓燕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用静脉套管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传统用的小儿硬膜外穿刺针留置导管法(均以腋路为主),由于针粗,损伤血管和神经的机会大,且常置管困难或易误入血管.本文采用静脉套管针(22 G型)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法并对效果作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玉琼;林环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