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置管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的对比

邓玉辉;秦再生;黄金平

关键词:髂筋膜间隙阻滞, 罗哌卡因, 股骨粗隆骨折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置管罗哌卡因连续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术后的对比.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收治我院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6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室(恢复室)时、术后(或全麻清醒后)2、6、12、24、48 h的静息状态VAS评分与术后24、48 h的运动状态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镇痛期间的总按压次数(D1)与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2)的比值、术中各种全麻药物的用药总量等指标.结果:与静脉镇痛(B)组相比,神经阻滞(A)组患者的静态、动态VAS评分前显著降低、Rame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结论:相对于静脉自控镇痛,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神经阻滞可以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更少,超声引导使其安全性更高,而且术前神经阻滞有助于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我管理项目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知识、信念、行为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自我管理项目,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复锻炼管理、发挥榜样作用、提供社会性支持、鼓励自我监督、建立随访制度等7项.比较两组健康知识得分、自我效能及各维度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自我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自我效能及各维度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实施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的自信心,促进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共纳入肝硬化患者149例,其中50例合并PVT为肝硬化PVT组,另有99例为肝硬化无PVT组.记录临床资料包括肝硬化病因和Child-Pugh分级;除常规实验室检查外,还监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AT-III)和蛋白C(PC)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检验显示肝硬化PVT组的血液D-二聚体和血小板(PLT)水平明显高于无PVT组(P<0.05),而两组AT-III、PC血清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与肝硬化PVT呈正相关(P<0.001,OR=1.275);而PLT与PVT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D-二聚体是肝硬化PVT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杨其源;罗铎;沈波;胡中伟;欧志辉;林漫鹏;杨辉;聂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aSAH病例97例,根据介入栓塞术后2周有无慢性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对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易患因素依次为:高龄、脑室内积血、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结论: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随访,使慢性脑积水能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晓平;叶敏;张文波;谢锋;赖湘;梁明礼;张光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进修医生消化内镜教学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当今消化内科疾病诊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采取分组教学、因材施教的规范化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内镜基础进修医生的需求,为消化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培养人才.本文重点论述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徐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留学生传染病学临床实习带教的特点与对策

    临床实习是留学生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于2015年开始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实习带教工作,针对目前留学生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如强调入科教育、采取双语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张宿荣;叶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疤痕妊娠MRI检查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8例同时行增强检查,并对其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妊娠囊均位于子宫前壁下段宫颈内口上,大小1.5 cm×1.7 cm×1.8 cm~5.4 cm×6.0 cm×6.5 cm,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妊娠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示16例不同程度强化,疤痕处厚度0~15 mm,平均厚度为3.2 mm,其中12例患者肌层厚度<2 mm、1例子宫浆膜层不完整、1例妊娠囊与膀胱分界欠清晰.结论:疤痕妊娠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在观察妊娠囊血供、子宫浆膜层完整性及是否存在胎盘植入时具有一定优势,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亭;陈永露;刘祎;黄健威;陈柳冰;魏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V感染妇女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调查与分析HPV感染妇女的心理状况,探讨个性化方案对其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00例女性HPV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方案,采取互助小组模式进行多项心理干预治疗.结果:超过60%的HPV患者认为疾病对人际及生活、性生活质量、怀孕计划等没有影响;大龄组与低龄组患者抑郁与焦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越高,对HPV认知越高(P<0.05);患者得到的支持与理解越多,其焦虑与抑郁评分越低(P<0.05);患者对HPV了解越多,焦虑与抑郁程度越深(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治疗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V患者采取个性化方案制定与干预,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与互助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重新建立自信心.

    作者:蔡军红;孙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时期,也是医学生成长为医务工作者的关键环节,因此,医学生所处的实习环境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笔者自身实习带教的体会,对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戚德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囊切除时机的选择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囊切除时机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存在胆道梗阻分为非梗阻型组(110例)和梗阻型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APACHE II计分及死亡率等,总结胆囊切除时机所遵循的原则.结果:与延期手术相比,早期手术可缩短非梗阻型患者住院时间,但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P<0.05);会增加梗阻型患者住院时间,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囊切除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手术预后,早期宜保守治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在合适时机切除胆囊,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罗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IR)方案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46例XELOX或FOLFOX方案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患者在我科接受IR方案二线治疗,即:伊立替康180 mg/m290 min静滴d1;雷替曲塞3 mg/m215 min静滴d1;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按照RECIST1.1进行化疗近期疗效评价,采用NCI-CTCEA 4.0评价化疗毒性不良反应,并采用电话随访方式确定生存情况.结果:46例晚期肠癌患者均可纳入评价,总计接受172周期化疗,无患者CR,7例PR,ORR为15.21%,DCR达60.87%;中位PFS 3.2个月(95%CI:2.1~4.2个月),中位OS 8.1个月(95%CI:7.0~9.8个月),1年生存率为23.91%(11/46);常见毒性不良作用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贫血、恶心呕吐、肝损害、疲乏等,多为1~2级,无化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IR方案在晚期肠癌二线治疗中有一定疗效、毒性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黎超;沈福军;王梅娟;王纯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细胞角蛋白19片段对肝内胆管癌诊断效能的荟萃分析

    目的:评估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用于诊断肝内胆管癌(ICC)相关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评价其对于ICC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PubMed等数据库,收集CYFRA21-1单独或联合检测用于诊断ICC的研究数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入组本系统评价,样本量为731例,其中病例组217例,对照组5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对肝内胆管癌诊断的合并灵敏度为0.81(95%CI:0.75~0.86),合并特异度为0.86(95%CI:0.82~0.8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4.72(95%CI:2.02~11.0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25(95%CI:0.19~0.33),合并诊断比值比27.43(95%CI:13.20~57.00),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0.904(SE=0.0171).结论:CYFRA21-1对于肝内胆管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国炜;宋志兴;刘仲洋;李林;罗敏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开放式与传统封闭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病房管理模式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其中64例为开放式管理,50例为封闭式管理.结果:开放式管理病房患者在SF-36的8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封闭式管理病房患者(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与病房管理模式、重大事件经历、病程、家庭年收入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应给予重视,但开放式管理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林志雄;冼君定;殷静雯;邹晓波;林举达;叶小清;罗文婷;黄明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儿童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儿童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惠州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1例哮喘儿童作为病例组,以113例非哮喘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并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儿童与对照儿童在家族过敏史、日晒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85.43±25.31)nnmol/L和(96.73±28.44)n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越高,支气管哮喘发病风险越低,OR=0.72(95%CI=0.56~0.92).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增加日晒时间,预防维生素D缺乏.

    作者:刘丽红;刘丽芬;苏洁慧;杨群芳;黄晓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PGTR)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PGTR治疗牙周炎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186例牙周炎患者中显效79例、有效65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为77.42%(144/186),无效率为22.58%(42/186).年龄(>55岁)、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龈瓣厚度(>1 mm)、术后未合理使用抗生素为影响GTR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好坏、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龈瓣厚度、术后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均为影响GTR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叶酸辅助治疗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脂代谢及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影响

    目的:分析叶酸对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叶酸辅助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颈动脉硬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Hcy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NO水平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情况,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观察组Course积分、不稳定斑块率均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高Hcy患者劲动脉硬化情况,且降低Hcy水平,促进血脂代谢恢复正常.

    作者:陈伟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在痔疮术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痔疮术后中药超声雾化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痔疮患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力安肛肛门冲洗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熏洗机进行自动化中药熏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对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痔疮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4.62±1.36)分]、第2天[(2.14±1.02)分]、第3天[(1.04±0.35)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疮术后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陆妍楠;陈惠律;梁慧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胆道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学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症状等级量表(GSRS)评定患者干预前后腹痛、反流、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两组均随访半年,统计胆道动力障碍复发率,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①两组干预前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反流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干预前QIQL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IQLI各维度评分均上升,观察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PCBD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消化性溃疡、胆道损伤、胆汁反流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C术后胆道动力障碍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胆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胆道障碍复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谢运铮;胡亦懿;梁彩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葡萄糖酸钙对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0例无偿捐献血小板志愿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于献血前10 min口服钙剂5支,观察组口服2支,比较两组血清游离Ca2+浓度以及枸橼酸钠中毒率.结果:①两组采血后血清Ca2+水平较采血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9%和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2例、四肢/口唇麻木3例,对照组为血压降低1例、意识障碍2例、胸闷1例.结论:葡萄糖酸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清游离Ca2+浓度降低,控制枸橼酸钠中毒风险,且口服2支钙剂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云芳;符雪丽;黄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的影响.方法: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2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血糖正常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静息心率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观察组静息心率(84.46±15.13)次/min明显快于对照组(62.43±12.25)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增快,引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需考虑2型糖尿病对其静息心率的影响.

    作者:张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Xa因子直接抑制剂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的疗效介绍

    目的:探讨Xa因子抑制剂治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4 d,静脉彩超检查显示PICC管周血栓形成,予利伐沙班20 mg/d,口服48 d.结果:静脉彩超检查复查示PICC管周血流通畅,治疗过程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Xa因子抑制剂可作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刘芯;张还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