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田相中;范瑞荣;张肖娟;李路路

关键词: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老年冠心病,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卫戍区海淀第十三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每组47例,分别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睡眠质量.结果:氯吡格雷组有效率为94%,阿司匹林组有效率为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入睡时间、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催眠药物、 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提高其睡眠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强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5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而后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 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 心理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睡眠质量的影响颇深,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笑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其对患者睡眠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厦门市仙岳医院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录入计算机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改善患者的失眠状态,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炽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电子喉镜在耳鼻喉科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分析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子喉镜在耳鼻喉科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分析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电子喉镜检查,对照组实施常规喉镜检查,分析诊断的价值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电子喉镜治疗后PSQI评分为(8.73±1.67)分,常规喉镜的PSQI评分为(11.69±2.0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针对耳鼻喉科疾病患者实施电子喉镜诊治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刘有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分娩的产妇8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并对2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与睡眠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产后2h与产后1d出血量明显比观察组多(P<0.05);并且观察组产后睡眠质量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并提升产妇的睡眠质量,对于产妇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赵秋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睡眠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低体重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 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 肠道营养达标时间、 睡眠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喂养不耐受性和呼吸暂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人数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势突出.结论:对早产低体重儿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能解决喂养不耐受性,促进睡眠恢复正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秋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微信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信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剖宫产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比较终结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2组产妇焦虑情绪均得到一定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生活水平及睡眠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微信干预可更加理解产妇意愿、 需求,减少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品质及睡眠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郑彩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六字诀联合放松功在失眠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放松功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辨证中药汤剂,观察组在辨证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采用六字诀联合放松功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日间功能以及失眠治疗效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联合放松功调理能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冯莉;刘露;刘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刺五腧穴对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针刺五腧穴对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五腧穴,对照组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共进行2个月.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睡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PSQI各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睡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夜间觉醒次数、 早醒延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腧穴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李福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睡眠障碍对成人慢性咳嗽发病的影响及相关病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成人慢性咳嗽发病的影响及其他病因,为临床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400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询问病史以及相应的辅助性检查,对患者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的研究对象中有3.8%的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有96.2%的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其中4.0%为合并病因,92.2%为单一病因.在单一病因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比例为3.8%,且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比例高,分别为38.0%和29.5%.结论:睡眠障碍是诱导慢性咳嗽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其病因复杂多变,其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比例高,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邓姗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保护性心理护理和睡眠指导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开展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并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对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碍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 嗜睡量表、 抑郁情绪测定表以及用药调查表等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患者的睡眠障碍程度、 病例的临床表现、 药物的运用等问题.结果:30例帕金森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21例,睡眠障碍率为70.0%,睡眠障碍患者中难以入睡患者5例、 睡眠情况发生破碎的6例、 白天睡眠过多的6例、 睡眠时呼吸出现暂停情况的4例,通过研究分析,患者在夜间难以入睡的主要因素在于夜尿、 梦魇、 疼痛、 麻木等情况,以上情况和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短、 病情严重程度、 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左旋多巴胺每天用的剂量息息相关.结论:帕金森患者的睡眠情况十分不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在临床上通过表现为难以入睡、 睡眠出现破碎、 白天睡眠时间过长等,出现以上情况,大概率和患者的睡眠障碍病程长短、 病情、 抑郁时间长短以及左旋多巴胺的使用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黄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目的:比较普通固定压力(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又叫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伴OSA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固定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术前通气时间、 术后通气时间与二氧化碳潴留、 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获益更好.

    作者:谭国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唑酮对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状态改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以阿普唑仑口服,观察组患者以曲唑酮口服.采用PSQI量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3周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7.78%及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及73.33%(P<0.05),秩和检验显示,PSQI量表评估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有助于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态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3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对照组比较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和睡眠干预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炎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症状之患者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治疗评估,以及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症状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在患者服药半年后,运用汉密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评估量表(HAMA)、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针对患者的抑郁、 焦虑症状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并统计2组患者服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记录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评分(HAMD)、 汉密顿焦虑评分(HAMA)、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2组部分患者用药后均出现的口干舌燥、 多汗、 困倦乏力、 失眠等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对照组低,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症状之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或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应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的患者低.

    作者:林巧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郭雪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青岛优抚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与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康复效果能够通过康复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燕;张琨;孙谟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行性、 安全性 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予以131 I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 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 血清降钙素(CT)、 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 低钾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2组患者干预前FT3、FT4、TSH、TPOA、TGAb、CT、PTH、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T3、FT4、TPOA、TGAb、CT、BGP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SH、PTH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FT3、FT4、TPOA、TGAb、CT、BGP水平低于对照组,TSH、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钾发生率(26.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复发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54.00%),睡眠障碍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P<0.05).结论: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显著降低血清CT、BGP水平,升高血清PTH水平,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睡眠质量,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

    作者:肖瑾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常规进行出院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 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入院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仅定期电话随访,不做过多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GQOL-74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吴小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