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李琦
目的:对气滞血淤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痛经舒方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痛经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气滞血淤型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的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口服当归片,观察组采用痛经舒方,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都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曹金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相关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观察LEEP围术期综合护理组常规手术护理组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开展LEEP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LEEP围术期综合护理组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时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后,慢性宫颈炎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手术成功和后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并对比无痛人工流产和常规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无痛人工流产组(观察组)和常规人工流产组(对照组),各60例,无痛人工流产组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人工流产组直接进行流产手术。结果观察组孕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孕妇术中疼痛程度和宫颈扩张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人工流术,易于得到终止早期妊娠孕妇的认可和接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hinp rep cytologic test TCT)和Bethesda系统(TBS)调查分析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病率,做到早预防及诊治。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55例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女性患者采用TBS进行细胞分类诊断及TCT检测,分析患者检测结果,并TCT检测结果异常患者,实施阴道镜病理检查,确认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655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48例,其中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3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9例,非典型腺细胞2例,鳞状细胞癌4例,腺癌1例。40~49岁年龄段,异常涂片高219例,其次是30~39岁年龄段,165例。结论采取TCT技术、TBS技术及阴道镜活检,是检测女性宫颈病变,其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率高,能详细了解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女性宫颈病变得发病率,做到早预防及诊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乌图雅;苏日娜;布音达来任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方联合补佳乐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卵巢早衰方联合补佳乐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补佳乐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78%,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早衰方联合补佳乐在治疗卵巢早衰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曹文明;徐慧军;郭云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均于月经干净后第3~7天进行微波治疗一次,第7~10天开始保妇康栓阴道塞栓,1次/d,连续8天为1个疗程。结果12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7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使用保妇康栓加微波联合治疗,可增强疗效,减少复发,从而可以成为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阿依米拉·艾山江;米日古丽·阿克木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经产前评估且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讲明利弊并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82例(经阴道分娩)和对照组118例(剖宫产),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产前体重、孕次、产次、孕周、产程、胎盘粘连或植入、出血量、产后出血、围产儿体重及结局,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等恶性医疗事件发生。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具体评价后,选择合适的产妇,经严密的观察及规范操作,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作者:崔淑萍;郭峰;魏宣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受孕几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受孕几率,统计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受孕几率为25.6%,观察组的受孕几率为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方案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受孕几率,患者认可度高。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急措施配合常规护理在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应急措施,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后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研究应急措施对产科患者的恢复影响进行观察,应急措施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恢复效果,提前患者的下床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也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冯晓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疗效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之后,8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无子宫切除及死亡患者,且患者满意度高达96.8%。结论对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患者31岁,G3P1,末次月经不详,约孕9月,未系统作孕检。既往2000年在县人民医院确诊为癫痫。于2007年6月29日因“停经约9个月,胎头坠入裤裆2 min”。入院立即消毒接生,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查血压121/99 mmHg,腹围86 cm,宫高32 cm,胎心率172次/min,胎头已娩出,试净口鼻,助娩一女婴,全身青紫,重2900 g,长45 cm,立即Apgar评分7分,吸氧后好转,转新生儿治疗。产妇予以缩宫素、抗炎等治疗。15 min后胎盘未剥离,人工剥离胎盘,胎盘胎膜剥离欠完整,阴道流血约160 mL,血压130/92 mmHg。10 min后,患者呛咳2次,胸闷,气急,端坐呼吸,烦躁不安,抽搐1次,约3 s,神志清楚,诉腹痛,呼吸困难,停用缩宫素,查体:唇紫苷,双肺湿罗音,立即静推地塞米松40 mg,1 min重复1次。初步诊断羊水栓塞。急请内科和麻醉科医生会诊,急查电解质,凝血机制,均正常。按羊水栓塞治疗,正压给氧,予以安茶碱静滴,西地兰,速尿,碳酸氢钠等对症治疗,经抢救,肺部罗音消失,血压120/75 mmHg,尿量正常,用抗癫痫药,两天后安全出院,新生儿预后可。
作者:申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在这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90%。原因:全身性原因,子宫原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内分泌失调。治疗:药物治疗,按摩子宫,压迫止血,手术治疗。预防: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正确处理产程。体会: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操作得当,掌握抢救时机。笔者根据临床经验,统计在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的49例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占89%,共44例。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治疗,预防及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滕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四联疗法对于保守治疗女性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将其分成保守组和对照组,各50例,保守组采取四种药物(米非司酮、甲氨蝶吟、抗生素、中药)联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以及甲氨蝶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保守组中4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8%;对照组中26例患者治愈,治愈率52%,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守组患者在下腹疼痛、阴道出血以及附件包块情况、血β-HCG改善方面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四联疗法治疗孕妇异位妊振能够提高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且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护理中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对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评价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房婉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对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1月收治的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下输卵管疏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宫腔镜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以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能够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患者通过使用宫腔镜实施治疗的疗效更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玲;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关注女性健康是现在医疗科学的重要课题,困扰女性生活多的一种症状是月经不调,研究56例月经不调的女性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治疗后的疗效。方法56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第一组,其进行中医治疗,记录周期数和治愈人数。56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第二组,其进行西医治疗并记录周期数和治愈人数。后56例月经不调患者为第三组,经期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记录其治疗的周期数和疗效。结果第三组患者中痊愈35例,治愈率达到63%。第一组治愈10例,第二组治愈15例。结论采用中西医治疗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月经不调患者的痛苦,在治愈的速度和程度上明显比单独使用西医或者中医的疗效要显著很多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45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11%,对照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1.1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74,P=0.01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能较快恢复等特点,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其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青;周亮;周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休克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诊断来做出相应有效的治疗休克的医学方法。方法抽取我院58例妇产科休克患者,对其临床病症、诊断方式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相关的医学方法诊断和手术治疗后,58例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身体健康并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抢救是救治妇产科休克患者非常关键的一步,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液量,协调手术医生的工作,减少手术时间,为抢救休克患者赢得时间。另外,做好预防工作,在患者病发前控制休克的发生,对于救治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秀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呼吸性酸中毒主要为酸碱失衡综合征,常具有肺泡换气降低及高碳酸血症等临床表现,多为慢性肺疾病或突发通气障碍所致。由于患者通气量不断降低,导致血液CO2分压逐渐上升,同时机体pH显著降低促使供氧量进一步减少,对心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等均有严重损害,严重患者或可发生休克与心搏骤停等情况。本文针对我院1例剖宫产后并发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进行全面总结,以探讨术后突发呼吸性酸中毒的合理护理要点。
作者:何春艳;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及满意度,将所得资料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妇科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SAS、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减少,且研究组负面情绪改善效果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尹陈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