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芬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可行性评估.方法 选取2015月10月~2016年9月来我院利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经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均一次成功,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且患者的出血较少.结论 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行宫腔镜治疗,具有术后疼痛较轻,且手术出血较少,患者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冬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其可靠的诊断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的确诊结果 分E组(乳腺恶性肿瘤,n=50)和L组(乳腺良性肿瘤,n=110).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情况.结果 E组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边界缘毛刺、微小钙化和肿块影等的特征发生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相比,E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4%,A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能够从病灶特征变化对乳腺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子宫内膜息肉是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引起的病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诸多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局部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失衡和细胞增殖凋亡异常密切相关.子宫内膜患者常会并发阴道出血、贫血、继发感染、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存在恶变的风险.患者年龄、绝经、宫颈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服用他莫昔芬药物等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因此,应对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提高警惕,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赵小辉;张红艳;杜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对LH、T等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克罗米芬单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促卵泡激素(FSH)、空腹血糖(FPG)、睾酮(T)、促黄体激素(LH)等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早孕流产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的情况.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INS、FSH、FPG、T、LH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率、排卵率、早孕流产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PCOS合并不孕患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FINS、FSH、FPG、T、LH等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以及排卵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早孕流产率,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的方法 ,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纪冬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在葡萄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葡萄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宫口松弛有效度、二次清宫率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少,宫口松弛程度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次清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治疗葡萄胎,可减少出血量,二次清宫率明显下降,手术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明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卵巢癌病变的CT表现特点,探讨多排螺旋CT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过病理确诊的31例盆腔肿块患者,对其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卵巢癌的CT影像学确诊正确率、分析和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卵巢癌的确诊率为77.4%.CT影像学表现:(1)本组卵巢癌92.5%表现为盆腔肿块,CT平扫肿块呈囊实性、囊性、实性;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和壁明显强化;2例无明显肿块,仅表现为腹水、网膜增厚,增强扫描后增厚网膜轻度强化.双侧累及的18例.约55.6%病人有腹水,40.7%有转移征象.(2)浆膜下子宫肌瘤坏死囊变,CT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强化不明显.(3)盆腔炎性包块CT表现与实性卵巢癌相似,但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抗炎治疗后肿块明显缩小.(4)腹膜结核CT表现与囊性卵巢癌相似,但位置高,囊壁规则,未见壁结节,囊内有积气.结论 卵巢癌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能较清楚地显示卵巢癌内部及其与周围器官的情况,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较可靠的价值.
作者:张健;张安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临床中治疗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了本院2014~2015年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0例,对于再次妊娠方式以及产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瘢痕子宫再次生产产妇中,阴道分娩37例,占50%,13例剖宫产,占26%.对比两组不同生产方式的产妇出血量、恶露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阴道分娩的产妇均低于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阴道分娩指征仍然可以进行阴道分娩,且阴道分娩可以同时可以减少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胡永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归纳分析乳腺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乳腺科收治的60例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归纳总结乳腺科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入选本次回顾性分析的60例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干预下,均成功完成手术,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33%(59/60).结论 给予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借鉴.
作者:荆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月妇科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作为分析观察对象.并对这些患者采用新的DWY-IV型微波治疗仪设备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临床表征.结果 120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后一个月表现为显效的有112例;表现为有效地有5例,表现为无效的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宫颈糜烂是目前女性妇科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其根据相关症状分类,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相较于传统的治疗办法,采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DWY-IV设备治疗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治疗的有效率高等优势,是临床妇科中治疗宫颈糜烂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
作者:樊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辖区内某社区2015年3月~6月自愿参与研究的64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六个月的社区康复护理后,64例患者中完全恢复自理26例,所占比例为40.57%;部分恢复自理33例,所占比例为所占比例为51.25%;症状无改变者5例,所占比例为8.28%.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良好,对患者进行完整全面的社区康复护理,能良好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金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9月诊治前置胎盘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在遵从随机抽签原则下分成盐酸利托君组(n=44)、硫酸镁组(n=44).对比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止血时间.结果 盐酸利托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82%,平均止血时间是(3.12±0.22)d,保胎成功率是97.73%;硫酸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73%,平均止血时间是(4.99±0.31)d,保胎成功率是86.3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止血时间以及保胎成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硫酸镁相比,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保胎作用、止血速度更具优势,且副作用较小,可借鉴.
作者:梁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外科2015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5d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3、5d的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余宁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阴道乳酸杆菌与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子宫颈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100例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宫颈HPV感染组)和100例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前病变组)患者,选取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阴道内乳酸杆菌菌数及其所占阴道总细菌比值.结果 子宫颈癌前病变组乳酸杆菌计数为(57.61±38.16)个/HP,宫颈HPV感染组为(103.75±60.01)个/HP,对照组为(194.58±73.23)个/HP;子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HPV感染组、对照组乳酸杆菌所占比例≥90%者分别为25%、15%、63%.结论 阴道乳酸杆菌与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子宫颈癌前病变存在紧密相关性,应该对相应疾病患者进行适时筛查.
作者:杜丽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对比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患者,按护理方法 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结果 经过护理,护理组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产妇的心理焦虑情况较对照组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产妇实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帮助产妇缩短产程,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
作者:李细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激素治疗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经期时长、憩室直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经期时长及憩室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经期时长、憩室直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D应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推广价值.
作者:唐祖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基层乡镇卫生院所辖区域内妇女宫颈癌发生状况进行筛查,分析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16年4月至6月我地区35~65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共9523例妇女,以此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接受检查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筛查结果 ,得出结论 .结果 本次筛查中共发现96例妇女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发生率为0.98%,其中45~55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者的妇科检查结果 分析发现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很高,为46.80%(4457例).结论 45~55岁是宫颈癌的高危年龄段,其中妇女生殖道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基层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其自身的保健意识,保证生殖道的清洁卫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张凤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探讨不同治疗方法 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妇科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90例的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根据复发患者的特点分别采用盆腔清扫术、放疗联合化疗、单纯放疗、单纯化疗的方法 进行治疗,观察其预后效果.结果 临床分期、术前及术后SCC-Ag≥1.5 ug、肿瘤间质浸润;组织分化、病灶类型、淋巴转移及淋巴结间隙浸润与宫颈癌复发有关;初次治疗的患者多在2年内复发,不同治疗方法 所取得的1年、2年、5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对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严密随诊,目前尚无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手段,对宫颈癌患者应当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施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2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侧卵巢囊肿患者90例,全部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患者45例,对观察1组患者实施电凝止血方式,对观察2组患者实施压迫止血方式,观察术后患者卵巢早衰发生率.所有患者于术前6个月及术后6个月进行抽血化验,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然后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分别对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卵巢早衰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血清雌二醇、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实施电凝止血的方式对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大,极易发生卵巢早衰的情况;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实施镜下压迫止血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卵巢功能,所以应尽量降低电凝止血的方式的使用.
作者:蒲维琴;梁玉萍;杨定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无痛分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等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00.00%和6.67%,对照组的则分别是90.00%和18.3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起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86例内分泌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78例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检查及病史、体征等统计内分泌因素与其他非内分泌因素所致低钾血症比例,明确具体病因.结果 本组78例患者中有55例71.8%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包括糖尿病11.5%、醛固酮增多症60.3%,非内分泌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16.7%、药源性低钾血症10.3%、肾小管酸中毒1.3%,而且夏秋两季79.5%是本病的高发季节,发病率明显高于冬春两季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分泌患者而言内分泌本身是诱发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需积极查找明确病因从根本上纠正低钾血症.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