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探析

王春丹

关键词:子宫肌瘤, 子宫全切术, 优质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并进行了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观察两种方法应用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反应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糜烂患者197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99例与对照组9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冰硼散、奥硝唑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治疗.比较观察两种方法治疗Ⅰ度、Ⅱ度、Ⅲ度宫颈糜烂的痊愈率、用药后两组相关症状消失率.结果 自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Ⅰ度、Ⅱ度、Ⅲ度宫颈糜烂的痊愈率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白带增多、腰酸、腹痛等症状的消失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自拟清热利湿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Ⅰ度、Ⅱ度、Ⅲ度宫颈糜烂,均有较高的痊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促进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子宫肿瘤微创手术后肿瘤转移原因研究

    目的 针对子宫肿瘤微创术后肿瘤转移患者,讨论相关原因,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肿瘤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肿瘤转移现象,并针对肿瘤转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在20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178例,未出现肿瘤转移现象;出现了肿瘤转移现象30例.在30例患者中,因手术治疗应用不当导致转移12例;因临床医师缺乏疾病了解,导致转移10例;因手术存在风险,导致转移8例.结论 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在可行性、安全性方面均比较高.但是,由于子宫肿瘤是一种特殊疾病,因此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成功率,只能是通过系列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提升,无法在客观上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保障.所以,部分子宫肿瘤微创手术患者,其有可能出现术后肿瘤转移的现象.日后,应针对术后子宫肿瘤转移患者,深入分析相关原因,并积极制定二次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古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炎患者151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76例与对照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人工周期雌激素与孕激素阴道冲洗法治疗,研究组加用妇科千金片与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加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疗效、月经周期及经量.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3.56±0.41)mm、(3.47±0.5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5.51±0.78)mm、(4.43±0.6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千金片与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总有效率93.4%高于抗生素8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道不规则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经期恢复正常、经量接近正常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千金片辅助常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炎,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状况,提高治疗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复方替硝唑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替硝唑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69例与对照组68例.所有患者均每日口服2次复方替硝唑进行治疗,并保证治疗期间无性生活,清洁外阴;研究组患者加用中药熏洗外阴部及阴道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一次治愈率、总有效率、阴道流血时间、结束排液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一次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流血时间、结束排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方替硝唑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宫颈糜烂,可有效缩短患者阴道流血时间、结束排液时间,疗效显著,一次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顾文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盆底肌锻炼促进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盆底肌锻炼促进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锻炼.两组产妇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张力对比.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锻炼可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

    作者:侯少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首次报道是在1935年,其为一种排卵障碍性疾病,患者的内分泌系统紊乱,20~30岁为高发期,发病率在10%左右.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临床表征,不同的地域、年龄、人种、生活习惯的人群发病概率均有所差异.本文对PCOS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 研讨宫角妊娠患者运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依次采取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的宫角妊娠患者80例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其临床资料评估该两种方案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 患者经阴道超声检出67例,检出率83.75%(67/80),与经腹超声的57.50%(46/80)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13例,误诊率16.25%(13/80),显著低于经腹超声的42.50%(3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妊娠囊型、混合回声包块型和实质肿块型各有40例(50.00%)、33例(41.25%)和7例(8.75%).结论 与经腹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在检查宫角妊娠方面准确率更高,且有操作简单、无痛无创的特点,值得推荐.

    作者:马旭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0例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住院4~7 d,平均(3.9±0.4)d,术后抗生素使用治疗4~7 d,平均(3.6±0.8)d,所有患者术后8 h均可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6~24 h,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邵兰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减轻无痛人流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减轻无痛人流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与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探讨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分娩的高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孕妇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心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高龄孕妇的心理干预,可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并对妊娠结局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何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正常月经及排卵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的比例,且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的妊娠患者分别所占比例为11.1%、2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又快又稳定,有效性极高.

    作者:岳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光散射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肿瘤已成为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尤其是乳腺癌,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7%~10%[1],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肿瘤患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不同地区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差异,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地区,主要考虑与饮食、文化、生活节奏、风俗、遗传等因素有关.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乳腺肿瘤在不同地区发病的差距逐渐缩小.不同时期的乳腺肿瘤,其治疗及预后也各不相同,经早期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95%以上,晚期患者的疗效差且生存率极低,5年生存率小于10%.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2-4].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是一种双模式的诊断系统,将二维超声与光子散射断层成像技术融为一体.超声光散射成像检查的优点包括方便、无创、便宜、量化结果,利用不同组织对不同波段光的吸收、散射及发射,显示组织的血红蛋白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而反映肿块内的血液供应、营养代谢情况,其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就超声光散射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树燕;李国元;王淼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

    目的 探究将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符合引产指征的孕妇144例参与研究,按其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研究组孕妇行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取出球囊后视需要再行人工破膜或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孕妇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孕妇分娩情况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促宫颈成熟指标、宫颈评分、引产成功率以及顺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应用在孕妇促宫颈成熟方面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孕妇的顺产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莉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6年2月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往是否有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研究组(有剖宫产史)和对照组(无剖宫产史),各100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手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恶露时间.结果两组年龄、剖宫产史及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情况、手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恶露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患者术后出血量多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者,对于有阴道分娩指征时,可以进行尝试,以减少子宫破裂和术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王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产妇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2 h、24 h出血量、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 h、24 h,观察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血压情况、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郭玉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应用于妇科急腹症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急诊救治,将其平均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5例.开腹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效果,并进行统计对比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但是腹腔镜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并且腹腔镜组患者平均失血量比开腹组少;而开腹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所用时间多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的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预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 探究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以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血栓性疾病患者,给予适当的抗凝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指标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淑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举宫器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举宫器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52例与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举宫器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3.12±13.65)min,对照组患者(49.10±23.2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50.00±18.71)mL,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11.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5.34±1.58)天短于对照组的(6.58±2.9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镇痛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体能恢复时间(18.45±3.92)h,对照组(20.39±4.9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举宫器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轶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中药在本病中的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杨丽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