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慧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将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别将其纳入小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大剂量组中.各组用药均为米非司酮,用药剂量方面分别为10.0mg/次、15.0mg/次、以及20.0mg/次.以治疗疗效以及性激素为观察指标,评价各组患者在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疗效方面:中剂量组显效率为72.00%(18/25),显著高于小剂量组28.00%(7/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剂量组76.00%(19/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激素方面:中剂量组雌二醇为(255.2±35.9)c/nmol·L-1,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与大剂量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米非司酮15.0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的方案治疗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佳,显效情况以及性激素改善情况显著高于10.0mg/次剂量,与20.0mg/次剂量相当,故遵循小有效剂量原则,推荐中剂量用药方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别嘌呤醇组和非布司他组.别嘌呤醇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非布司他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率.结果 非布司他组患者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别嘌呤醇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比别嘌呤醇组好(P<0.05);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别嘌呤醇组(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尿酸水平,控制痛风发作,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黄褐斑伴月经不调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对于对照组的75.00%有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均有显著缩小,但观察组面积缩小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不调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对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采取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雯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使用门冬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8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人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门冬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进行治疗.在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2hPG,FPG,以及HbAlc控制情况,两组每天的胰岛素使用量,两组血糖达标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后,在2hPG,FPG,以及HbAlc控制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天的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袁双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病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诊断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超声确诊例数为194例,确诊率为97.00%.对照组超声确诊例数为164例,确诊率为82.00%.两组在妇科出血疾病诊断及其确诊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检查,能够有效提高出血性疾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女性内分泌以及免疫紊乱对其不孕症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40例不孕症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40例正常妇女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以下指标:LH、FSH、T、E2、INS、PRL,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抗体阴性病例为32例,阳性比例为8例,而参照组中抗体阴性为39例,抗体阳性为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抗体阳性者的如下指标明显高出抗体阴性患者,比如LH、FSH、T、INS、PRL指标,E2指标明显低于免疫抗体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女性不孕症患者而言,引起其不孕的主要因素是内分泌和免疫紊乱,需完善自身免疫抗体,定期实施生殖激素检测,借以确定患者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疗效.
作者:冯会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方在宫颈HPV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选择宫颈HPV感染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中药组患者给予清热解毒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药组患者治疗后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清热解毒方在宫颈HPV感染患者治疗中运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关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采用欣母沛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患者均采用欣母沛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40/40):显效组、有效组患者用药前后出血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腹泻1例,恶心呕吐1例,胸闷1例,发热1例,均在停药24h后自行消失.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母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月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是通过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病患资料进行收集,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75例,将常规治疗的方法用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规范化治疗的为观察组,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对2组病患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病患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等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病患在使用规范化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其不但能够将胎儿存活的几率提高,还能使病患血糖的水平得到改善,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糖尿病足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我院将2010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5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并观察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血糖水平(FBG、2hPG)、创面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血糖水平(FBG、2hPG)、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影;门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症状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维生素B6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激素代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激素代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18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经阴道组,各59例,经阴道组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经阴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阴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微创手术优势且各有利弊,可根据患者病情、临床症状选择.
作者:朱彩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因宫腔因素所致的不孕不育患者95例,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宫腔镜检查,明确宫腔原因,并予以对应的规范化宫腔镜治疗,以此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殖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中,经确诊的宫腔原因有:子宫纵隔、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和息肉样增生;经过治疗之后,子宫纵隔、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和息肉样增生的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宫腔镜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明确宫腔原因,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有明显的临床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生理周期及绝经后的女性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血浆靶浓度的测定,探讨孕酮水平对依托咪酯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35-40岁之间患者60例,按月经周期分为A组卵泡期女患者,B组黄体期女患者.术前检测孕酮水平,经静脉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起始血浆浓度设为150ng/ml,达到预设浓度6min后,每次递增50n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及OAA/S评分≤2分),且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50.记录入室后、意识消失和BIS值为50时的依托咪酯血浆靶控浓度.结果 B组的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在各时间点HR、MAP、SPO2及BIS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意识消失和BIS值为50时,与A组比较,B组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与卵泡期相比,黄体期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用量明显减少,可能与孕酮水平有关.
作者:刘震;伍天影;赵昀;黄微;阮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方法 选取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前,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期间密切观察产妇的护理质量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实验组的产妇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不仅有利于产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大幅度提升,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应广泛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头孢地尼、奥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硝唑单一治疗,且给予观察组患者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患者经治疗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盆腔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德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217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主体.以入院时间为标准,分成A组与B组,A组116例,B组101例.A组给予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B组单纯给予消结安胶囊治疗.对比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和起效时间、复发率.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28%,B组是90.10%;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6.03%,B组是50.50%;A组的起效时间短于B组,复发率低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减少复发情况发生,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于永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108例,给予米非司酮10mg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内分泌6项检测,同时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08例患者在服药期间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降低,红细胞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疗效突出,能够有效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改善贫血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梅淑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联合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治疗过期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过期流产并进行清宫治疗的患者86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药物流产联合B超引导下实施清宫术,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流产结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二次清宫治疗,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进行二次清宫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过期流产的治疗中,选择药物流产联合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少等特点,术后并发生少,安全性高,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临床治疗价值积极,可以推广.
作者:李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6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中心随机系统法将患者分为组A(37例)和组B(38例).组A围术期行常规护理;组B围术期行综合化护理.评价:(1)手术护理满意率、配合度、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2)入院时和术前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1)组B患者手术护理满意率、配合度、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比组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状态相似(P>0.05);经护理后,在术前组B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比组A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术期施行综合化临床护理,可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姚博;项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