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孙艳平

关键词:乡村产妇, 自然分娩, 产前教育, 产后出血量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乡村产妇自然分娩后出血量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自然分娩的乡村产妇482例,开展产前有关调查问卷,对产后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传统生育观念、缺乏系统产前生育科学教育、对自然分娩具有恐惧心理,紧张情绪、不能与医生积极配合,是导致乡村产妇宫缩乏力而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强化乡村群众生育观念、生育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补肾调经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补肾调经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PCOS患者100例,将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通过补肾调经汤、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及月经恢复和排卵、妊娠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6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通过补肾调经汤、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促使患者及早恢复月经情况,还可提升妊娠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中药治疗急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急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炔诺酮片(妇康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服右归丸+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与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b含量实验组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急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陆明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水囊压迫法和纱布填塞法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水囊压迫法和纱布填塞法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发生大出血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采用水囊压迫方法进行止血,B组采用纱布填塞方法止血,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止血处理后均能有效控制出血情况,A组手术时间和填塞物留置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大出血患者采用水囊压迫方法止血可以有效控制出血情况,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填塞物留置时间明显短于纱布填塞法,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薇;朱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合并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分析

    本文主要结合某患者的临床病理,阐述了异位妊娠期的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主要临床症状,并总结临床诊断方法,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借鉴。

    作者:肖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瘢痕子宫孕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对瘢痕子宫孕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大限度降低瘢痕子宫导致的高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310例进行研究,将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162例作为观察组,初次剖宫产患者402例作为对照组,并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瘢痕子宫的产妇行再次妊娠分娩时,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妊娠危险性,为了更大程度的保障母婴安全健康,产妇在进行首次分娩时要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初次生产时倡导并协助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提高瘢痕子宫患者阴道自然分娩的机会,进而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胡尔西达·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产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腹产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剖宫产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2.18±0.74)分,应用止痛药物44例(44%);对照组术后3天疼痛评分为(3.99±0.88)分,应用止痛药物81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50例(50%),24~48 h首次泌乳39例(39%),<72 h首次泌乳11例(11%);对照组产妇24 h内首次泌乳14例(14%),24~48 h首次泌乳54例(54%),<72 h首次泌乳32例(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专业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疼痛评估、环境护理干预和泌乳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的疼痛感,对促进早泌乳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赵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波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微波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73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87例与对照组86例。所有患者均与月经净后3~7日接受治疗,消毒外阴,用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阴道,用碘伏棉球消毒阴道、宫颈,拭干后接受微波治疗,为消炎、收敛创面,研究组患者微波治疗后即刻将西瓜霜喷剂喷用于宫颈创面;对照组患者微波治疗后将10%龙胆紫涂于宫颈创面。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宫颈炎的一次性治愈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单纯型宫颈糜烂、颗粒型宫颈糜烂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乳头型宫颈糜烂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两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创面出血、阴道排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与西瓜霜喷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乳头型宫颈糜烂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同时保证对其他类型患者的治愈率,且减少了创面感染、宫颈创面出血、阴道排液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牛向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经阴道组、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各4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经阴道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腹腔镜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与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肝门排气时间以及血红蛋白差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均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佳。

    作者:任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贵阳地区部分人群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贵阳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在本地区围产期临床保健中,预防和降低GDM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为制定贵阳地区GDM防治的综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SPSS 10.0对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孕前体重指数(BMI)、诊断(糖筛查实验)时体重、孕期每周平均增重、饮食是否规律、每日主食量、每日动物性食品量、餐后摄入水果是本地区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孕妇孕期营养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指导,尽早筛查和发现GDM并及时治疗,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刘菁;郑丹;杨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纤维瘤经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经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患者经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丰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乳腺手术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1%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观察组采取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频率与麻醉开始初时比较,均有明显上升现象;与麻醉开始初时比较,观察组心率在手术开始时明显降低,且无痛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乳腺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中安全、可靠,能降低患者的疼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耿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思路构架和探索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醉下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2.2±18.0)min,平均出血量为(107.9±11.6)mL,术后平均出院时间(18.1±5.2)天。肿瘤数目(2.55±0.20)。结论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有恢复快、创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茜;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7.54±1.35)天,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13.54±1.2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17.98±0.87)h,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51.35±1.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天数,而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取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中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减少护患纠纷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艾存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施行剖宫产术2560例产妇为剖宫产组,同期选取来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8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中产妇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导致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后感染,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等。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且复杂,对有胎盘因素和可能导致宫缩乏力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措施,以有效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屈苗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指导今后此类妊娠的处理,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在我院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01例,其中孕27周发现164例、剖宫产术中发现37例,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诊断子宫肌瘤者,引流产率、终止妊娠率、难产率、剖宫产率、其它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母不良妊娠结局、围生儿妊不良娠结局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者,合并组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5min窒息评分低于未合并组;剖宫产术者,合并组急诊剖宫产、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未合并组,计划性剖宫产率低于未合并组。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并不受诊断时间影响,即使孕期确诊,也会直接增加难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术中诊断反而不会对新生儿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这与术中诊断者病情相对较轻或发病较晚有关。

    作者:史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45/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取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疗效较宫腔内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更有优势,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胡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科再造胶囊治疗育龄期月经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妇科再造胶囊治疗育龄期月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患月经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应用妇科再造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雌激素、孕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治疗育龄期月经病患者的疗效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已婚妇女妇科病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本地区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现况进行调查统计,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9月对本地区297名已婚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妇科临床检查,统计妇科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妇科病患病率的独立因素。结果297名妇女总患病率为63.97%,阴道炎和宫颈炎患病率高,分别为31.99%和29.97%。影响已婚妇女妇科病患病的独立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孕次、是否进行过人工流产、是否采取节育措施、是否了解保健知识。结论本地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患病率较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对已婚妇女加强健康教育并鼓励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作者:彭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及超声特点研究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分析超声的图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8月应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超声诊断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57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超声诊断,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有54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4.7%,误诊的有3例,误诊率为5.3%,其中误诊的患者经过术后病理检查包括2例子宫腺肌瘤,1例陈旧性宫外孕,超声检查包括16例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18例黏膜下肌瘤。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较高,可以清晰的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特点,是临床中诊断子宫肌瘤良好的手段之一。

    作者:苏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