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税田;白瑞霞
目的:对排卵障碍性不孕不育患者予以补肾活血方案治疗探究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因排卵障碍而发生不孕不育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双盲目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0例。参照组予以克罗米芬药物治疗,实验组予以补肾活血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排卵情况以及妊娠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在治疗有效性、妊娠情况方面均比参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因排卵障碍而发生不孕不育的患者予以补肾活血方案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中补肾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人流术后需进行子宫内膜修复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予以我院自拟补肾方剂治疗,对照组予以生化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情况及术后第14天、21天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法应用于人流术后需进行子宫内膜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缩短其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提升子宫内膜修复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李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患者69例,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在治疗早期流产、中期引产、晚期死胎引产的应用效果。结果米索前列醇应用到妇产科临床中,对早期流产、中期引产、晚期死胎引产的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临床妇产科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5月于我院行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6例(46.43%),其中同时有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9例(33.93%),单独盆腔淋巴结转移4例(15.38%),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5.36%)。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占39.29%(22/56),其中腹主动脉旁左侧转移72.73%(16/22),腹主动脉右侧转移27.27%(6/22),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间转移13.64%(3/22),左肾静脉水平淋巴结转移40.91%(9/22)。Logistic分析结果示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病灶位于双侧卵巢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3~46个月,复发12例,其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7例, Log-rank检验提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曲线低于无转移者。COX分析结果显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病灶位于双侧卵巢是卵巢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存在高危因素的卵巢癌患者有必要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有能力时需切除至左肾静脉水平,降低卵巢癌复发率,改善预后。
作者:黄晓兰;王璐;王晨阳;王武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24例,均应用孕激素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剂量100 mg/d),B组(剂量200 mg/d),C组(剂量300 mg/d),D组(剂量400 mg/d),各41例,比较四组疗效。结果 A组的撤药性出血率显著及出血评分显著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出血时间及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显著,撤药性出血效果均较好,但低剂量的不良反应较少,剂量为200 mg/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理想。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组和人胰岛素组,各49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婴儿结局。结果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与人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吸收速度更快,起效和达到峰值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富兵;王薇彬;佟媛媛;许婧;赵继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划分为A组(年龄>45岁)52例,B组(年龄≤45岁)58例。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阴道不规则流血,临床分期多为宫颈癌Ⅱ期;B组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接触性出血,临床分期主要为宫颈癌0~Ⅰ期及癌前病变患者。A组患者主要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主要采用单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人数、淋巴转移与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不同年龄患者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表现与规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云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郑丛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妊娠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患者疗效。结果1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与后遗症并顺利生产健康胎儿。手术前后患者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2,P<0.05)。结论妊娠期对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不对胎儿造成影响。
作者:张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经彩超检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以及正常子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子宫内膜不均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可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变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田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排便护理干预、药物治疗期间护理干预以及合理饮食护理干预等。结果所有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完成干预后,症状缓解程度极为显著,患者终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开展全方位综合护理,可以将妊娠合并肾盂肾炎患者的症状显著缓解,凸显全方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胡红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排气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是非常良好的,不仅能够使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得到充分缩减,还可以对其症状进行充分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倍美力治疗,研究组采取针刺联合逍遥丸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绝经指数评分、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但研究组血清雌二醇(E2)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作者:张贵锋;曾艺文;温鸿源;林楚华;廖广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转阴时间、治愈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转阴时间和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产妇对产后子宫复旧和乳量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量分泌足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产妇产后可明显缩短子宫复旧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有助于提高泌乳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过术后病理诊断均确诊为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均行彩色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的准确率和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应用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为,诊断为卵巢囊性畸胎瘤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4.1%,误诊为卵巢单纯囊肿3例,误诊率为5.9%。在彩色超声检查中,51例患者共有瘤体58个,瘤体的大小小的为30 mm×10 mm,大的为90 mm×70 mm,瘤体的平均大小在72 mm×50 mm,彩色超声检查卵巢囊性畸胎瘤,瘤体大小不一,形状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可分为类囊性瘤体、类实性瘤体及混合型瘤体三种。结论应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清晰的观察瘤体内部的结果、边界等图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悦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达英-35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患者的体重、激素水平以及卵巢大小。结果治疗前,患者的促卵泡激素(5.2±3.1)IU/L、促黄体激素(13.2±5.5)IU/L、睾酮(3.8±1.7)nmol/L;治疗后促卵泡激素(2.6±2.1)IU/L、促黄体激素(5.2±3.2)IU/L、睾酮(2.2±1.2)nmol/L,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达英-35治疗3~10个月后,恢复正常排卵78例,受孕42例。结论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月经排卵。
作者:马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实施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46/5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2%(54/55),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顾艳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5月我院产科产妇86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的感染相关因素及相关对策。结果所有产妇中,发生感染259例,感染率为3.00%。在所有发生感染的部位中,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居1、2、3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妇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产妇的感染因素较多,因而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加强自身的防控意识,注意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逐步降低产科感染率,为产妇的顺利康复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柴荣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参照组的近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为40.00%(22/55),远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为36.36%(20/55);治疗组的近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为98.18%(54/55),远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为100%(55/55)。两组近、远端输卵管阻塞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参照组正常妊娠率为32.72%(18/55),术后快妊娠时间为75天;治疗组正常妊娠率为90.90%(50/55),术后快妊娠时间为45天。两组妊娠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疗效显著,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输卵管阻塞再通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巧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