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彩
目的:研究宫腔镜应用于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子宫开腹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技术运用于临床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的疗效显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以及生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单侧组68例与双侧组52例,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随访患者生育情况。结果单侧组治疗前、术后24 h及术后半年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24 h FSH水平显著升高,显著高于术前,也显著高于单侧组术后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治疗前、术后24 h及术后半年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24 h E2水平显著下降,显著低于术前,也显著低于单侧组术后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68例,有生育要求59例,其中,自然妊娠25例,体外受精妊娠11例,总妊娠率为61.0%;双侧组52例,有有生育要求45例,其中,自然妊娠9例,体外受精的方式妊娠5例,总妊娠率为31.1%。单侧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双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对单侧病变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对双侧病变患者则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术后半年恢复正常。单侧病变患者总妊娠率高于双侧妊娠患者。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6年1月我站收治的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而对照组则局部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的疗效较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乐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组和人胰岛素组,各49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婴儿结局。结果门冬胰岛素和人胰岛素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与人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吸收速度更快,起效和达到峰值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富兵;王薇彬;佟媛媛;许婧;赵继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断端缝合方法在预防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顶端及盆腔脏器脱垂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阴道断端缝合,研究组行改良阴道断端缝合。探讨两组对预防子宫全切术后阴道顶端脱垂及改善性生活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阴道顶端位置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性生活满意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可一定程度上预防阴道断端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结论改良阴道断端缝合方法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不增加手术费用和风险及术后复发率,适合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司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郑丛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达那唑栓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达那唑栓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达那唑栓阴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达那唑栓阴道治疗,不仅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增加治疗的总有效率。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及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进行治疗,比较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及月经来潮时间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利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发挥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助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均低于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效果较理想,可有效促使产妇顺利生产,值得应用。
作者:锡吉尔卓拉;王红凤;萨日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产后随访服务在提高产妇产后复查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选取进修学习的上级医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产妇1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0例。实验组进行产后随访服务,对照组没有进行产后随访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复查依从性以及产后各种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42天的复查率、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以及子宫复旧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随访服务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复查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生期的保健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阴道炎发病原因及其预防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途径。结果其中,治愈72例,显效3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半年后的电话随访,阴道炎复发48例(31.8%)。结论阴道上药与内服药相结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显著,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
作者:盛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行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研究组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对促进排卵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性已婚不孕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氯米芬常规促进其正常排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小剂量的雌激素,并监测排卵及子宫内膜的厚度情况。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单纯应用氯米芬会提高患者的排卵率,但是妊娠率和妊娠结局较差;而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后,两组的排卵率较为相近,且妊娠率与妊娠结局均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在增生晚期的厚度为(7.4±0.17)mm,而观察组可高达(10.1±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氯米芬使用,可以促进无排卵性已婚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但小剂量雌激素无明显促进患者的排卵率,所以,小剂量雌激素对无排卵性已婚不孕患者的影响有些受限,但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薇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期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骨折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患者足月分娩18例,流产1例。对患者随访达6~12个月,骨折愈合均较满意19例。结论对于妊娠骨折患者通过有效、合理护理,不仅可促进骨折如期愈合,降低致残机率,而且还可减少或避免对胎儿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减轻患者痛苦及保证母婴平安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贾群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妇科良性病变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孔组33例和传统组32例。传统组行传统腹腔镜手术;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操作耗时、术中出血、排气和住院时间和腹腔镜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排气和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操作耗时长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良性病变的单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均有一定疗效,虽然单孔腹腔镜手术时间延长,但也有低创伤、高安全性、恢复快等特点,逐渐成为妇科良性病变主流术式。
作者:宫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女性患者的HAMD(汉密顿抑郁表)、HAMA(汉密顿焦虑表)量表评分情况和临床有效率。结果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对月经不调患者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临床依从性,进而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值得借鉴和采纳。
作者:苗翠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的状况以及相关激素水平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研究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其他症状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式优势性较为突出。
作者:梁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24例,均应用孕激素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组(剂量100 mg/d),B组(剂量200 mg/d),C组(剂量300 mg/d),D组(剂量400 mg/d),各41例,比较四组疗效。结果 A组的撤药性出血率显著及出血评分显著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出血时间及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显著,撤药性出血效果均较好,但低剂量的不良反应较少,剂量为200 mg/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理想。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对卵巢黄体破裂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病理有效证实,对其声像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针对黄体破裂患者选择超声的方法加以诊断,终确诊6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85.71%;疾病误诊10例,疾病误诊率为14.29%;针对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临床选择超声检查的方法加以疾病诊断,终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对于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临床对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表现出显著的特征性,根据患者的疾病史,终可以将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为卵巢黄体破裂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邱玉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真菌性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其依从性70.59%、焦虑自评量表评分(26.64±6.1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2.58±5.14)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后其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王梅;王新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