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的效果研究

王蕾

关键词:复方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稽留流产
摘要:目的 探讨在米索前列醇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米非司酮对稽留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服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稽留流产患者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方案,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增加患者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节育器对妇科炎症发病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宫内节育器对妇科炎症发病率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40例育龄女性,按照是否上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两组育龄女性进行妇科疾病检查,对各种妇科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女性阴道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宫颈炎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荧光检查,观察组女性桔黄光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内节育器应用于育龄女性为一类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节育办法,但是会使阴道炎发生率上升,同时也影响宫颈细胞的正常性.

    作者:保莲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剖宫产与乳汁分泌的关系观察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两组产妇泌乳情况的观察,探讨剖宫产与乳汁分泌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400例,随后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选择剖宫产组与自然分娩组,选择剖宫产组200例和自然分娩组200例产妇,两组产妇产前均进行相同内容的宣教,且术后和产后按护理常规和爱婴要求进行护理和指导,随后观察两组产妇产后72h分泌乳量是否有差异.结果 剖宫产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少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产妇泌乳量有影响,较自然分娩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少,因此在具有分娩条件的情况下,选择自然分娩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作者:封振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白细胞酯酶与唾液酸酶及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酸酶及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酯酶和唾液酸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门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7年11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足月分娩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00%,在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00%,低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有效降低脐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钟玉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84例患者分成各43例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疗法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以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状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0%显然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祝愿;李社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并发大出血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4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康复出院,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产褥病发生率以及切除子宫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英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分析与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硝唑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且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时,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屈秀娟;赵青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术后综合护理预防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术后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院治疗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采用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疼痛发生、患者满意情况能够通过综合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钱玉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八脉交会穴配合咽四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通过八脉交会穴配合咽四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观察慢性咽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以达到治愈的有效提高或复发率降低.

    作者:王茹;伍惠惠;冯玲媚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产后饮食护理和膳食指导与母乳喂养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与母乳喂养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选取298例产妇,按照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等分为观察组(规律宫缩后即进行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的产妇)及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护理的产妇).观察比较两组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7d内、28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28d内新生儿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行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商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经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宫腔镜手术(观察组35例)治疗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宫腔黏连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效果相较于腹腔镜手术更好,患者恢复速度更快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秦福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 讨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选择综合治理及综合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治理护理,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疾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立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利多卡因在初孕人流术中对疼痛和人流综合征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初孕行人工流产术中对疼痛和人流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初孕行人流术的受术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式,观察组术前宫旁注射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疼痛指数和人流综合征等指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数(VAS)、人流综合征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孕行人流术的受术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宫旁注射,能减轻手术痛苦和手术创伤,降低人流综合征,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灭菌消毒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灭菌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护理人员4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灭菌消毒质量及护理工作质量.另分别选取20份消毒器具,从湿包、管腔清洗、器械附件丢失及包装标识4方面评价两组灭菌消毒质量.结果 研究组管腔清洗及包装标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湿包及器械附件丢失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态度、包装质量、供应及时度及回收及时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灭菌消毒效果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佳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4月~2018年1月就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对患者从下腹部耻骨联合处从上扫描,行横切、纵切等多方位检查,仔细探查患者盆腔、子宫、卵巢、输卵管等,观察是否存在包块、盆腔积液等问题.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验对比.结果 114例患者中出现14例误诊,异位妊娠4例、卵巢囊肿扭转1例、急性盆腔炎4例、黄体破裂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宫颈粘连1例、子宫肌瘤1例、处女膜闭锁0例,符合率为87.72%.结论 B超检查简便、无创、诊断符合率高,是妇科急腹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天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78例,根据抽取顺序排号,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存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躯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翟艳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两种不同时机断脐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 探究选择早晚断脐的时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产房助产士分为两组,第一组接产组对2017年1~6月本院自然分娩的足月孕产妇,分娩后即刻断脐;第二接产组对2017年1月~6月本院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分娩后待脐带血管搏动消失再断脐,观察比较断脐时间的不同对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产妇血红蛋白的值、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新生儿胆红素峰值.结果 第一组产妇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产妇血红蛋白值、新生儿评分、新生儿经皮测黄疸的值与第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波动消失后断脐,不仅没有增加新生儿黄疸的数值,反而增加了新生儿72小时后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对新生儿明显有益.未发现对产妇其他不良影响.

    作者:牟俊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86例宫劲癌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延续组48例,常规组38例.给予本次研究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实施护理办法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QOL量表评分,延续组(78.32±3.28)分,比常规组(58.79±6.34)分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颜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城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城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其中100例城区中老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中60例出现骨质疏松患者的详细资料,探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绝经时间、坚果摄入次数、分娩次数等均属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其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相关措施的干预.

    作者:闫莉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剖宫产指征变化与剖宫产率变化的分析

    目的 分析近4年来我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我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策略,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1日~2017年11月1日间在院分娩的产妇共3124例,其中行剖宫产术的1994例,阴道分娩(含阴道助产)11128例.结果 2014年~2017年剖宫产率分别为:62.9%、65.5%、65.0%、62.0%,平均约63.8%,远远超过WHO规定的15%.妊娠合并症、瘢痕子宫、社会因素、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臀位、骨盆异常等为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因素发生明显变化,胎儿因素逐渐降低,而瘢痕子宫、社会因素逐渐成为我院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对围产期孕妇的健康教育、普及分娩的相关知识、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产程处理水平、加强孕期产检,减少妊娠合并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杨柳;杨微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