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华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肠道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和首次进食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肠道手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以确保肠功能快速恢复,不良反应少.
作者:任香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对比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比较组为急症剖宫产产妇,实验组为择期剖宫产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特征.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手术指征主要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骨盆狭窄及瘢痕子宫,比较组产妇的手术指征主要表现为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头盆不称,实验组的临床特征表现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症剖宫产比择期剖宫产的手术风险大,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急症剖宫产的重视,以确保顺利分娩.
作者:申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新生儿的诞生初期,生命体征现象都比较微弱,如果不进行重症监护的话,很难保证其生命的正常延续.尤其对于患有神经性疾病的新生儿而言.因此,在医院内部建立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是确保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挽救一个生命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这种应用建设只是刚刚起步,在技术以及管理上还存在诸多纰漏,但只要有这种意识和改善的决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的应用终将会逐渐走向成熟.
作者:许大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产下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难产的概率是53.85%(21/39),发生子痫的概率为0,发生先兆子痫的概率为23.08%(9/39),产下的新生儿平均Apgar评分为(9.2±0.5)分,平均体重为(3.2±0.5)kg,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沙;辛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平均分成单发组与多发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较术前相比明显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其远期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光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老年人多发的慢性病,病死率高.氨茶碱是治疗COPD常用的平喘药,氨茶碱及其衍生物均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发挥平喘作用,且廉价,临床应用广泛.但氨茶碱有效安全范围窄,治疗量血药浓度已接近中毒血药浓度,不良反应较多,个体差异大.因此了解氨茶碱常见的中毒临床表现,对指导用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氨茶碱毒副作用做一简单的综合阐述.
作者:陶家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03例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资料,依据医治方案分成2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医治,实验组(54例)行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医治,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医治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较之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5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T(15.30±3.62)s、PT(12.01±2.13)s、FIB(2.78±1.93)g/L、APTT(38.20±4.82)s、PLT(189.67±59.32)*109/L水平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行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促使患儿凝血功能得以改善,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景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1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56例,采用常规消毒处理,治疗组患者50例,在常规消毒处理的基础上加上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复发率为3.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复发率为16.4%,说明治疗组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71%,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之,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环境密切相关,故以预防为主,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已患该病者,应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抗生素的使用要合理,在治愈患者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马玉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送检的患者尿液样本检查结果,方便选择其中同时进行的尿沉渣、尿常规检查的患者200例,观察、比较其尿沉渣、尿常规检查中的尿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尿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尿蛋白阳性率与阴性率,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比较.表明尿常规化验尿沉渣化验都是尿液化验的重要附属化验手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各具优缺点,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综合二者的化验结果能有效提高检验的精度,降低漏检率.
作者:罗昌春;袁其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在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评价的价值.方法 针对25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后将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孕妇进行持续随访,观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和未出血的产妇差异.结果 250例产妇中有5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值和未出血的产妇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存在异常的产妇,预测价值较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裴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在恶性肿瘤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复发性强、转移率高且预后差.而对子宫平滑肌肉瘤进行辅助治疗的有效措施就是化疗,但现今却并未对其作出统一的规范方案.为此,本文就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张丽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本次研究目的探讨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应用于激素治疗的疗效及其生存质量.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诊治的116例更年期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8例,观察组给予激素治疗,对照组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治疗率为98.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FSH、E2、血脂等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用于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应急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8.07;P<0.05);护理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应急措施联合常规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下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岳安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3日~2017年4月27日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6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后出血原因、临床表现,采用容积法、称量法测量出血量.观察产妇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在产后出血原因中,以宫缩乏力概率为68.25%,其次为胎盘黏连17.46%;在相关因素分析方面,择期剖宫、初产妇、胎儿体重、前置胎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临产、单胎数据对比性不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较多,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傅雁南;徐金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妇科手术的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这当中,产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50例,没有产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00例,对其相关情况有效比较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在妇科手术当中,产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实施急诊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季节以及其他疾病等,对于其有效预防控制就需要针对这些方面就实施控制和分析.
作者:李洪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标准化护理对比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1月),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标准化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护理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经护理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高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对比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72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6例,参照组炔雌醇环丙孕酮+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行炔雌醇环丙孕酮+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MI、HDL-C、LH、T、FINS均得以改善,在组间比较中,参照组BMI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HDL-C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应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疗效相当,其中吡格列酮在HDL-C水平改善中效果更佳,二甲双胍利于降低患者BMI水平,因此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症状酌情选择配伍药物.
作者:张乌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浅析剖宫产手术病人焦虑及术后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伴有焦虑情绪的剖宫产手术病人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15例.甲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焦虑评分与疼痛评分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病人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运用价值高.
作者:单彩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引流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发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46例行引流术的急性乳腺炎患者,给予患者全方位临床治疗,对比其接受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状况,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治愈率达到100.0%;接受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术治疗急性乳腺炎配合全方位治疗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洪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1000例住院产妇为研究对象,筛查出出现护理差错的产妇50例,深入性的分析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找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 护理人员因素、产妇因素、护理管理因素与环境因素属于产科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结论 产科护理十分重要,临床上要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性分析,并且找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此来确保产科护理安全.
作者:罗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