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花
目的 探讨以护理专案对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本科室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护理.2018年3月~6月选择2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护理专案护理.结论 运用护理专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降低,改善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水平.
作者:廖伟娟;韦海丽;何静清;甘芝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下子宫输卵管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方法 选择不孕症患者58例,首先将双腔导管头部置入宫腔内,经导管注入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通过经阴道的三维超声实时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双侧输卵管的流通情况,并采用三维超声造影重建技术来获得子宫及双侧输卵管三维立体空间图形,观察并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58例患者,116条输卵管,其中67条通畅,38条通而不畅,11条阻塞.并将三维超声造影结果与X线碘油造影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快速、安全的展示子宫输卵管的结构、走形及通畅情况,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得到三维立体直观图形,让广大医患人员均能轻松了解临床检查结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绘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发热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2018年05月~08月入我院阴道分娩产妇共400例,其中无痛分娩100例(25.0%);比较无痛分娩组和未镇痛组产妇发热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镇痛前、镇痛5 h、分娩前、分娩后1 h的产妇血清IL-6水平.结果 无痛分娩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未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产妇血清IL-6水平于镇痛5h、分娩前以及分娩后1h均明显高于未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增加产妇发热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机体血清IL-6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刘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孕期营养状况与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联系,为高龄产妇妊娠前提供充足的营养保障,大化缓解妊娠对产妇带来的身体损伤,给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因产检和生产而到我院检查的146例高龄产妇作为对象,通过分析产妇孕晚期在增重角度和营养角度的差异,总结其对产妇妊娠结果的影响.结果 产妇孕期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B1、Ca和Fe等多种物质的摄入,发现NBW类型较LBW类型显著提高(P<0.05),且LGB类型高于NBW类型(P<0.05).能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物质的摄取中,GDM类型显著高于非GDM类型(P<0.05),但在孕期增重角度却表现出了相反的效果.蛋白质和Ca的摄入量中,非产后出血类型高于产后出血,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膳食营养和稳定的孕期体重有利于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改善.
作者:于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引产中运用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延期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催产素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成功引产率较高,且剖宫产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和引产时间均较少,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用药24h、48h后宫颈分泌物IGFBP-1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延期妊娠患者米索前列醇+催产素治疗,可以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胡彩萍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诊的5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手术措施的差异按一定比例分为2组,实施三孔腹腔镜手术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疗效、患者各时段疼痛评分变化、术后美容度评分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卵巢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论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还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指标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个时段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美容度评分为(4.52±0.25),对照组仅为(3.12±0.1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术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雌二醇水平较术前相比,降低程度明显,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术前相比,上升幅度明显较大.结论 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住院天数,还能显著降低画着疼痛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刘长青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单位2016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集的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患者5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分2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实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加用盆底肌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参照组的临床康复总有效率对比,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康复后盆底肌收缩时间对比,显著短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满意度对比,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治疗法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于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王美记;李艳华;张传印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卵巢癌合并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选用2017年01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卵巢癌疼痛患者共80例,研究方法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研究,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耳穴压豆联合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连续4周.观察改善卵巢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存量表(QLQ-C30)评分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降低,与两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SAS评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具备更好的抗抑郁效果.汉米尔顿抑郁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抑郁情绪、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全身症状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生存量表QLQ-C30评分方面:治疗后患者疲乏、疼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情绪低落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压豆在治疗卵巢癌相关抑郁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王洪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体会青年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IUD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青年患者50例,患者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IUD,随访患者放置后1、3、6、12个月情况,对比患者术前、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患者术前与术后月经周期、平均经期、平均周期,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年内妊娠率、脱落率及因症取出率分别为2%、0%、4%,续用率为92%.结论 对青年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IUD的安全性及固定性较高.
作者:张英敏;徐珉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GR)、C反应白蛋白(CR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WBC计数、NGR以及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够有效降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英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两癌筛查在妇女健康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总结两癌筛查中的护理干预效应.方法 在南京市浦口区参与两癌筛查的女性中随机选取2120名女性作为研究样本,并将样本分为实验组1012人,对照组1008人.对照组采用常用的指导方式,对实验组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并采取具体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女性具体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女性了解的两癌知识更多,两癌的筛查比率也比对照组高,两组女性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以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女性对两癌知识的认知,提升女性参与筛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筛查比率的提高.
作者:吴红利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讨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24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产前常规三级超声检查)与研究组(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评判标准:确诊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确诊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心脏超声检查可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确诊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新纪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全程中医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7月在本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全程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盗汗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心理情绪.结果 观察组患者盗汗率为69.2%,对照组为89.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5.5±5.4)d,对照组为(26.7±5.3)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为(41.2±5.1)分,焦虑评分为(45.6±6.3)分,对照组的抑郁评分为(53.5±5.7)分,焦虑评分为(57.8±6.7)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中医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盗汗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凌丽萍;徐枫怡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将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体重(3.12±0.20)千克低于观察组(3.57±0.25)千克,P<0.05统计学中存在意义;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55±0.41)分低于观察组(9.11±0.40)分,P<0.05统计学中存在意义.对照组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低体重儿、智力障碍并发症发生率(32.00%)高于观察组(8.00%),P<0.05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夏琴;朱雪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患者)与实验组(19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均显著较优,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斯成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经引导彩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36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患者经阴道彩超的血流分布与频谱特征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经超声诊断确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者共计32例(88.89%).其中1例患者被误诊宫角妊娠,另外3例患者诊断为宫外孕,但并未进行定位诊断.结论 针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行TVCDU检查的准确率较高,能够对患者实现早期诊断和鉴别,为患者的确诊与后期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作者:谢丽娜;杨辉;乔磊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自由体位是指产妇在分娩中采用合适的舒适姿势.产妇在自由体位的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可以自由活动,因此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可以和胎儿的转动更完美的适应,可更好的缓解产妇疼痛,减少产妇紧张心理和恐惧不安的情绪,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更好的增加胎儿供养,促进产程进展[1-2].传统的仰卧位生产限制了产妇在产程中,特别是第一产程中的体位变化,产妇始终保持一种姿势,缺乏自由运动,无疑增加了产妇的疼痛,也不会加快产妇的分娩进展.因此,传统的仰卧位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由体位分娩还可以减少阴道生产过程中宫颈撕裂损伤,引起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可见,自由体位分娩不仅有利于产妇健康,也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对母婴伤害都较小,应该成为目前临床产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郭荣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念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美兰染色示踪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美兰染色示踪法检出SLN的一般情况.结果 对术后四点处宫颈癌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点处的阳性检出率为1.92%,6点处的阳性检出率为92.31%,9点和12点处阳性检出率均为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共切除淋巴结440个,其中SLN含有66个,肿瘤转移2个,病理检测显示转移为5个,病理转移率为9.62%(5/52).结论 腹腔镜下对宫颈癌根治手术中,采用美兰染色示踪前哨淋巴结手术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本医院诊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纳入试验组临床分析资料,选择于2014年1月~2018年10月,且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对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研究结果.结果 试验组年龄在30岁及以上例数、初产妇例数、补充钙元素例数、定期产前检查例数、体重指数在27kg/m2及以上例数、接受教育时间在10年以下例数、经济条件差例数、孕期情绪不良例数、有高血压家族史例数多于对照组,存在数据间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于等于30岁、没有定期产前检查、没有补充钙元素、接受教育时间小于10年均为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比较多,需要开展积极预防,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