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晓丽
目的 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并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的76例.A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后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近几年进行治疗的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采纳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均实施护理干预,统计术后出血量、月经来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可知术后平均出血量为(231.1±24.2)ml、月经来潮时间为(2.1±0.2)月、住院时间为(5.9±0.5)d,满意度为100%.结论 对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后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护理干预,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月经来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比较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治萍;高花;蒋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的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临床研究.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名产妇均为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产时及产后出血产妇,根据本次研究100名产妇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两组产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护理人员对两组产妇均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实施不同于传统护理的综合护理模式,研究结束后,观察两组产妇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下的产时出血量与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与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产时与产后出血的产妇,为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产妇在生产时候的出血量以及产后的出血量,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上述方法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Ⅱ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Ⅱ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比较其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Ⅱa期31例患者化疗后全部行根治性手术治疗,Ⅱb期47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术后行根治性手术,其余15例患者行根治性放疗,且Ⅱa期及Ⅱb期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97%及61.70%,总有效率为65.38%.且对Ⅱa期及Ⅱb期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03%及2.99%.结论 实施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缩小Ⅱ期宫颈癌病灶,并提高病灶切除率,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南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不仅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模式.术后放疗的种类很多,选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全乳腺大分割照射(HF-WBI)和采用3DCRT或IMRT技术进行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PBI)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这两种放疗方式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做一综述.
作者:郭胜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感染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方法 择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感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妇科与产科的感染发生率均为5.0%,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妇科与产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与感染种类多种多样,临床上需加强疾病护理工作,尽大可能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产前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剖宫产发生率的影响价值并作分析.方法 纳入100例孕产妇研究工作,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 研究组顺产率(76.00%)高于对照组,而阴道助产率(18.00%)及剖宫产率(6.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6.80±1.50)h、第二产程时间(37.10±9.50)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三产程时间(6.55±3.20)min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对孕产妇施行产前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发生率,提高顺产率.
作者:祝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实验分析造成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再次剖宫产患者20例,定为实验组,将同期收治的初次剖宫产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出血原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可知,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等是导致实验组产妇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与宫缩有直接关系.结论 初次剖宫产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切口的位置等都会增加再次剖宫产出血的概率,我们还需综合的进行考虑,明确患者的适应症,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措施,积极的预防产后出血,保证母婴的健康.
作者:牟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取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00例,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方式为主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各100例,对比2组血清和胎死宫中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治疗后,其血清水平控制良好,且胎死宫中发生率0.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实施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郭爱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选择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加以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9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65例):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加以治疗;观察组(65例):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桂枝茯苓胶囊加以治疗;观察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8%)高于对照组(7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在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基础上,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加以配合治疗,可以提高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从而促进子宫腺肌症患者病情好转.
作者:阮红英;赵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研究社区对于更年期妇女保健工作的新模式,牢牢抓住中老年妇女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整理居民中更年期妇女的数据信息,从而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和认可;每年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如若出现疾病及时进行追踪检查;请综合素质较高且专业能力较强的医生进行坐诊;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增强对更年期妇女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作者:施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实施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综合组护理中采用综合化服务.比较两组慢性盆腔炎护理总有效率;慢性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满意评分、遵医卫生行为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综合组慢性盆腔炎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慢性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满意评分、遵医卫生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综合化服务的实施对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加速症状消失,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史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联合检测妊娠妇女的孕酮与β-HCG水平,降低单一检测时漏诊率,确保胎儿正常分娩.随着体外诊断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患者希望在创伤较小情况下获得更精确的检验结果,但临床实践发现,检测孕酮或β-HCG单一项目会出现漏诊、不能明确的体现胎儿的发育情况.因此,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妊娠确诊及监测更有价值.
作者:张彦飞;胡玉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慢性盆腔炎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甲组患者总有效率(95.1%)较乙组(75.6%)更高,甲组患者各项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乙组,甲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乙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并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田小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产褥期(产褥期)是指婴儿从胎盘到母体器官,但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为6周[1]),乳腺几乎未受精化的一段时期.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产后出现抑郁症状,在当下这个时代这是经常出现的产后精神综合征之一[2].产后抑郁症对产妇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国外发病率为25%左右,但在中国至今还没有准确的相关报道[3].科学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孕妇产后身体健康.
作者:刘敏莉;张瑜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诱导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8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两组均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是一种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麻醉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立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且伴有焦虑及抑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女性更年期失眠伴随焦虑及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坤泰胶囊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与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且伴有焦虑及抑郁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睡眠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曾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抗核抗体检测价值,为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集的72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正常妊娠妇女100例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记法分别进行抗核抗体(ANA)和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谱检测.结果 观察组ANA阳性例数为92,阳性率为12.62%;ENA阳性例数为80,阳性率为10.97%.对照组ANA阳性例数为6,阳性率为6%;ANAS的阳性例数为5,阳性率为5%;观察组和对照组ANA与E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
作者:陈晓湖;应春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性激素水平、体重指数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63例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7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体重指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体重指数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睾酮(46.01±8.72)ng/dL、血清雌二醇(32.02±12.2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催乳素水平、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超重患者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非超重患者的睾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与睾酮、血清雌二醇水平有关(P<0.05).结论 睾酮、血清雌二醇水平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相关,同时体重指数越高者,其睾酮水平越高.
作者:黄若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价值,从而提高临床上对妇科盆腔炎性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用病理检查和B超的检查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将经不同检查的患者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将经B超进行相关检查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比较可见:经B超检查的患者的终诊断结果与手术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6.51%,诊断效果相差不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过程中,通过应用B超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晓芳;易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