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周雪贞;钟婷;蔡桂仪
目的 对COPD稳定期患者以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将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6MWT(6 min步行试验)、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COPD急性发作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呼吸困难评分、6MWT、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PD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患临床症状,有利于肺功能的提升,降低了COPD急性发作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格;闫佳强;李富东;刘会彬;王洛;于康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课程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护理专业4年制本科二年级1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自主选课情况分为传统模式教学班80人及微课程教学班86人,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结合护理学基础课程期末理论及操作考核的评估,对比不同教学模式下两个班级的期末成绩及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结果 两教学班护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P=0.075);微课程教学班的操作成绩为(89.22±4.32)分,传统教学班为(87.35±6.58)分,t=2.071,P=0.021;微课程教学班的自我学习效能总分为(61.01±2.99)分,传统教学班为(58.54±3.25)分,t=4.103,P=0.012.结论 微课程可显著提升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以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传统课堂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护理实践教学的发展.
作者:吴静;张锦玉;吴彩琴;周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寻找疤痕疙瘩注射药物的佳方法.方法 选择门诊疤痕疙瘩药物注射患者80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用5ml注射器注射药物,观察组用1 ml注射器注射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等量药物注入所需要的时间、单次注药量、护士注射的难易程度、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等量药物注入所需要的时间、单次注入药物的总量、护士注射的难易程度、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T/X2分别为-44.410、21.710、-20.620、5.384.结论 使用1 ml注射器吸取药物注射疤痕疙瘩的注射时间、单次注药量、注射的难易程度、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优于5 ml注射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咏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化疗方式治疗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控制率为80.0%,对照组总控制率为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郭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措施,以提高培训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护士专科培训情况,归纳总结规范化培训具体措施,比较规范化培训前后护理工作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规范化前后护理工作优秀率分别为64.8%和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程度情况[(71.7±2.7)分比(90.6±2.6)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18.0%比6.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实施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既能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和护理满意情况,又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芬;陈盈盈;邱晓霞;陈晓燕;张华君;马飞煜;林麒;田贤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例临床资料及CT平扫加增强影像表现.结果 CT表现胰腺尾部巨大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及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探究误诊原因,有助于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郭燕敏;黎志杰;李耀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俯卧位排痰的优势.方法 将96例行食管癌根治术且无排痰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及坐位组,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 两组排痰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P<0.05),俯卧位组更为显著,对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两组患者治疗前PCT、CRP相近,治疗5d后,俯卧位组患者PCT[(0.69±0.27)ng/ ml]、CRP[(60.82±17.65) mg/L]均较坐位组PCT[(0.72±0.21)ng/ml]、CRP[(70.64±16.28) mg/L]降低(均P<0.05),俯卧位组排痰量[(78.81±12.77)ml/d]较坐位组大[(61.7±9.45) ml/d](P<0.05),啰音更快消失(P<0.05),病程缩短(P<0.05).结论 俯卧位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安全有效,较坐位组在降低肺部感染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马海霞;张一红;赵锐瑾;魏波;王苗苗;耿明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喉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探讨此种方法对急性病毒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门诊收治并确诊的急性病毒性喉炎患儿7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为布地奈德单一雾化组,观察组为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5d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发热、声嘶、喉鸣、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上有意义(均P< 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病毒性喉炎,可以更迅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更快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作者:李金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下自制球体-纽扣固定装置在Vecchietti阴道成形术中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效果.方法 在单孔腹腔镜的指引下运用简易提拉装置于阴道成形术.结果 本手术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及副作用,术后住院7~8 d,出院后自行使用健慰器扩张阴道,术后3月性生活满意.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球体-纽扣固定装置使Vecchietti阴道成形术更加微创、简单、经济、有效、方便,这一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琴;汪昌玉;李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基础上,结合平衡针疗法对运动及平衡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组,比较单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平衡针疗法治疗(观察组,n=40)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评估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针疗法,可显著增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琛琛;闻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小针刀微创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0例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刀微创治疗,n=35)与对照组(局部封闭治疗,n=3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4、48 h,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血肿、水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68.57% (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86%和11.43% (P>0.05).结论 在手术技术成熟、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小针刀微创治疗可有效缓解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华德军;神兴勤;王峰波;高学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118例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路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比.结果 路径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98.3%)和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9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9.6%,66.1%),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比[(10.40±2.17)d,(13 865.53±1 265.22)元,(16.78±2.14)]明显低于对照组[(12.58±2.61)d,(21 203.69±1 008.47)元,(23.41±2.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和药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提高患者依从性,维护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林雅;胡庆兰;张凯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类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常规切片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阑尾类癌,1例为典型类癌,合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炎,1例为混合性类癌-腺癌,合并慢性阑尾炎.结论 阑尾类癌是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阑尾炎,建议临床医生术中仔细观察,发现有可疑即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避免病人二次手术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张均林;罗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社区医院进行治疗的3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顺序分为甲组、乙组,每组175例.全部患者均予常规护理治疗,而甲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干预,评价甲乙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 甲组饮食、用药、睡眠、运动、情志、足浴等依从性均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健康教育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族链球菌相关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GBS相关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对患儿的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儿中,早发型9例,晚发型6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伴随抽搐、拒乳、肌张力异常及休克等表现;所有患儿降钙素原均升高.脑脊液培养GBS阳性者8例,头颅MRI 6例提示化脓性脑膜炎及其并发症改变,1例提示脑萎缩及脑白质发育不良等,脑电图异常者3例.结论 无乳链球菌相关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危重,易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根据患儿病情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选择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联合用药.
作者:任建兵;李慈梅;邓文喻;吴巧;王艳丽;陈运彬;张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本院常见用药错误的现状与特点,探讨相关的防范措施,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上报的1 126例用药错误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包括ME的分级、分类、发生错误的药品以及相关的LASA药品、发生错误的场所及引发错误的工作人员职位、引发用药错误的因素等.结果 1 126例用药差错中,B类用药错误多,占86.59%,其次是C类,占11.46%,其余类别较少;用药错误内容中多的是适应证错误(222例,19.72%),其次是给药频次错误(205例,18.21%)、用量错误(188例,16.70%)、给药途径错误(124例,11.01%)、品种错误(104例,9.24%)等;人员因素被认为是引起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 本院用药错误主要为接近错误事件,绝大多数未给患者带来伤害,但潜在危险因素较多,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隐患.应通过加强对预防用药错误工具的运用、优化流程加强药师参与以及加强药品管理等方面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善,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宋智慧;李荔;孙露;赵环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多种检查方法:体格检查、彩超、X线钼靶摄片、核磁共振和血清分子标记物等,在提高乳腺肿块与病变的体检效果的作用.方法 收录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成年女性,收集病史、既往史,开展规范的乳腺体格检查,结合彩色超声多普勒等方法检查双侧乳腺及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如果发现结节或病变,加用乳腺X线钼靶摄影(MG)、核磁共振(MRI)等方法进行检查.分析每个乳腺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边缘,MR内部强化、早期强化率、对比剂注入后强化峰值及表观弥散系数等.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作出分类及诊断.部分病例结合血清分子标记物如糖类抗原153(CA153)、细胞质胸苷激酶(TK1)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 000例女性参检人员进行分析,其中8 113例进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有5 324例发现乳腺结节影像(囊性、实性、囊实性,BIRAD分类2-4b类);其中2类者3 278例;3类者1 833例,需要进一步钼靶检查;4类及以上213例,需要进一步钼靶联合MRI、并进行血清CA153和TK1检查.发现疑似乳癌患者8例,转乳腺外科活检和(或)手术治疗.结论 根据病情逐步联合使用多种检查方法,体格检查、彩超、X线钼靶摄影、磁共振影像和血清分子标记物等,可提高乳腺体检工作的乳腺肿块或乳腺病变的检出效果.
作者:李小娟;刘相辰;刘建国;张苑;范晓宁;李桂娥;彭柳艺;何一水;庄琼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黄疸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黄疸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早期综合护理组(n=33)和常规护理组(n=33),早期综合护理组黄疸新生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黄疸新生儿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观察66例黄疸新生儿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早期综合护理组黄疸新生儿的首次排胎便时间[(2.14±0.22)h]、胎便转黄时间[(33.42±0.65)h]显著优短常规护理组新生儿[分别为(5.44±0.57)h、(57.50±2.35)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黄疸新生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黄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改善,缩短了患儿首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
作者:裴红艳;麻开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研究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采取不同术式的临床影响与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及收治的7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将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小梁切开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选为参照组(n=39),将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青光眼小梁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选为实验组(n=39),分析两组患者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平均眼压、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显示,实验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平均眼压、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各项数据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青光眼小梁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陈炜;唐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后球囊放置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后球囊放置术治疗并配合全程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UFS-QOL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一般状况、社会活动、精神状态、控制力、自我感知、性生活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后球囊放置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配合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十分必要,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雪梅;刘峰峰;吕晓萍;谭超群;张蔡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