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菊
我有一个朋友,她处处生活在别人的标准之中.看见别人穿什么衣服,她也赶紧买来穿在身上,问原因,她说今年流行这个,别人都穿了,如果她不穿就显得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会被别人看不起.朋友在一起聚会时,针对某件事发表看法,她总是说我和某某的意见差不多;吃饭时,别人说哪道菜味道不错,她也跟着附和,说确实不错.
作者:白露为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婚姻不忠的信号●配偶对外出不作任何解释,或者比以往更频繁地外出.●配偶回答问题的时候含糊其辞,总是缺乏细节,让人听不懂.●配偶的行为突然改变,比如突然想方设法取悦你,或者对你不满,或者不愿意进行性生活.●配偶反复和某个陌生异性通电话,或银行卡屡屡出现不明支出.●配偶起居时间变得不规律,比如过早外出、彻夜不归.●配偶半夜坐在电脑旁,热衷于和异性网友聊天.
作者:那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销售明星高尔文曾经是个农家子弟,不过,这个年轻人充满进取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高尔文从部队复员回家,他在休斯敦办起了一家电池公司.可是无论他怎么卖力推销,产品依然打不开销路,公司负债累累.有一次,高尔文离开厂房去吃午餐,回来后却发现公司被查封了,高尔文甚至不能再进去取出他办公包里的家门钥匙.
作者:何小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芦山地震后的第三天,按照原计划,笔者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兵分两路来到灾区后,一路直奔城东社区,而笔者所在的另一路则来到了城西社区.中午时分,我们进入一个菜市场的灾区安置点时,映入眼帘的是大家正围坐在一张张桌子旁边吃饭.看到我们,大家纷纷放下碗筷围了上来.
作者:西英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到这所中学已有半年多了,每天清晨我习惯推窗远眺,山的后面是我思念的家园.虽然隔几个月能回家一趟,但对第一次离家住校的我来说,想家的滋味还是很难受的.不过很庆幸,在这里我认识了同学蓝冰.她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孩,空闲时常跟我攀谈,渐渐地冲淡了我对家的思念.
作者:顾晓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的确,长期以来,西药的毒副作用为人所共识,而中药的毒副作用却鲜为人知.实际上,有些中药制剂的毒副作用也不小.随着药检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中药中有50多种具有兴奋强心作用的药物.
作者:俏惠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当今社会,是个交通拥挤的世界.城市中,车来车往,喇叭声不断,红绿灯闪烁;高速路上,制度严明,监管摄头沿途安放.可是,特大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车毁人亡,亲属哭泣,鲜血淋漓.这些,都是不肯相让所造成的恶果.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凡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很爱干净,她的生活也很有规律性.在某些方面,这可以称得上是优点,比如,她的屋子永远都是几净窗明、一尘不染,但这个优点却成为她与人交往的阻碍,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她太过洁癖,生活的规律性也好似过了头,以至于她好似一个预先设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旦上了发条,便循环往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她的生活也如同被复印了一般日日重复,不信,你来看看她的另类生活: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傅敏是大连市普兰店的一个农家妇女,2006年春季的一天,她的丈夫遭遇了车祸,截掉了左腿,成了一个残疾人.他们有两个双胞胎儿子,已上三年级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下后,生活变得异常窘迫.看着垮下来的家,傅敏的丈夫绝望了,时常自言自语说,自己下半生走路都得拄拐杖,还有啥奔头呢?他才三十几岁,原本是一个龙睛虎眼的壮实汉子,如今却是蓬头垢面,满脸愁苦,常常一天不说一句话.
作者:孙长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波士顿恐怖惨案的真相逐渐大白于天下,案情侦查和公众的注意力都开始转移到已被击毙的嫌犯马兰·查纳耶夫的遗孀凯萨琳·查玛耶娃身上.她虽然没有被怀疑直接参与这起导致3死140伤、10亿美元经济损失和无可估量的人民心理创伤的大案,但是人们对她的疑问,较之她的丈夫——直接犯案的马兰·查纳耶夫,犹有过之.
作者:刘钟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他是标准的宅男,成天待在家与电脑为伍,与恋爱绝缘.新年,老天似乎察觉他生命中的缺失,安排了一个美丽开朗的女人站在他人生的转角,上演了一场邂逅的戏码.女人谈过几次恋爱,她并不在意他是张白纸,因为她始终秉持着男人只要心胸不窄,就算是宅男也无所谓.
作者:晨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温柔地暗示对方恋爱时,许芬就是先看上了张成的文采,这才爱上他的.柴米油盐的日子一过,张成一如既往地热衷于写稿爬格子,无形中冷落了许芬的情感.看到除了上班就是闷在家中看书写稿的张成,许芬曾经的欣赏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孤苦冷清的感觉.
作者:刘长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马立志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过硬的专业知识,顺利进入一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但是,当他得知自己的工作只是守在电话机旁接电话的时候,心里顿时凉了半截,马立志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文凭有文凭,要能力有能力,公司怎么连一点发展的机会都不给,给自己安排这么一个看似轻松却根本不能施展自己才华、也没有任何发展空间的工作?为此,马立志心中憋着一口气.
作者:滕秀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她和他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办公室,相对而坐.他和她,如同两条平行线,似乎没有交集,彼此相安很多年.她来自江南水乡,肌肤白皙,心地善良.他生在苏北小镇,活泼开朗,富有情调.也许是心有灵犀吧.彼此一言一笑,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有一个不开心,即便不说出来,另一个也能读出来,仿佛神仙般,猜得透对方的心事,不需什么话,一杯热茶,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温暖的眼神,就足以慰藉对方的心.
作者:郑玉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朋友聚会,不善言语的大刘深情款款地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他成长中的小故事.20多年前,刚读到高二的大刘便被校方勒令开除了.原因很简单,向来不学无术的他在学校里多次违纪,还故意将一个男同学的脑袋打破了,只因那人背后说了他父亲一句坏话.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18岁那年,我没有考上大学,母亲托邻村的琴儿带我去南方打工.在老乡的介绍下,我们进了一家私企.在简陋的车间里,我们从事着辛苦的工作.付出辛勤的汗水,换回的是廉价的钞票.很多时候,厂里的监工故意找茬扣发工人的工资.拿到手的工资,也仅够生活费用.我和琴儿都在为省钱而谋划着.
作者:周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父亲每年都至少住两次院,少则三千五千,多则万儿八千.我和弟弟都属于工薪阶层,父亲的病无疑加重了我们肩上的负担,但我们兄弟从未为此红过脸.我和妻子辞掉单位的工作,来城里做点小生意,虽然累点忙点,但收入比上班强得多.
作者:刘绍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昨天,朋友约我晚上去吃饭,电话里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几点去,都有谁,哪家酒店,哪个雅间,可是放下电话后,酒店名称和雅间房间号就在我的脑海里开始模糊起来,不敢确定是哪家酒店哪个房间了,没办法,只好在出发之前又打电话核实了一下.
作者:赵向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从有记忆开始,我就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当中.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太过柔弱,常是受了委屈也无力反抗,只能躲起来偷偷哭泣.虽然重男轻女的父亲对我还算宠爱,但一次次面对家中杯盘狼藉的碎片,我依然像只受惊的小兽,终日惶恐不安.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看过刘若英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姑姑命好》,讲的是刘家姑姑乐天知命的一生.看完此文,我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姑姑,在大家看来,她也是个好命的女子,事业平顺,还有体贴的老公和孝顺的儿女.在我的记忆中,包括父亲在内的所有族人都是霹雳火样的脾气,遇事从来都气急败坏口中喷火,但姑姑却是个例外,她永远如一朵清雅的水莲花一般静静地微笑着,话语中总是洋溢着和煦的春风,让人感受到丝丝暖意.
作者:沈青黎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