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
不知从哪天起,儿子突然在我面前变得报喜不报忧,这种喜与忧不是指学习上的情况.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总是蹦跳着走在前面,然后向我报告说今天体育课如何如何开心了,音乐课上他的表演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而聆听与微笑是我好的回应.有一天晚上,我写完一篇日记,随手推开儿子的卧室门,想给他盖盖被子.我发现他还没睡着,见我进来,他慌张地拉过毯子盖住自己的腿,还一边大声地叫着让我回去睡觉.
作者:李小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冬去春来,“好日子”接踵而至,可是各种媒体纷纷披露的“土豪金”式婚礼特别是“天价彩礼”令人五味杂陈,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天价彩丰礼”背后的冷思考.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常把订婚视为结婚的前置程序,而订婚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给付彩礼,即由男方交付给女方一定数额的财物作为订立婚约的条件.这原本是千百年来流传的民风民俗,本无可非议,但近几年来,在农村婚俗中彩礼一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初的几百元发展到如今的数以万计,礼金以年增长上万的速度飙升.老百姓慨然长叹:“彩礼贵,结婚难!”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走出门去上班,迎面而来的是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这个小城,不繁华也不富有,可我喜欢它的质朴和舒缓.小城的气候四季分明,早晨的阳光温暖而不热烈,心情不由自主地陕乐起来,上班也变成一件开心的事,一路上欣赏着风景.此时的阳光,和煦地照洒在每一个人的肩头,我拿出手机,记录下这迷幻的瞬间.就连一只小虫子,都是良辰美景,要拍下来好好珍藏.
作者:青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一般来说,灾情的变化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灾后急性期,是指受灾人群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由于人们基本的生存命资源被毁,如水、食物、居所、卫生设施、基本卫生服务等的缺失,加之传染病控制困难,使死亡率不断上升的时期.急性期后处于恢复期,相对于灾害发生前,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了保障或者达到了周围地区人口的保障水平.在灾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法,现在,让我们重点谈谈急性期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李占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我老伴儿什么都好,就是爱唠叨.当然,老伴儿唠叨是希望我把某件事办好,比如炒菜,退休后老伴儿教我炒菜,教我掌握火候,应放多少盐和作料,而我不是盐放多了,就是没放;有时在卤肉,由于看书入迷,把锅烧干了,肉烧煳了,所以老伴儿才唠叨.她为什么爱唠叨呢?原因是她已讲了好几次,而我却当耳边风,听不进.再比如我养了红箭、孔雀、金头燕、神仙等热带鱼,去年底天气变冷,30条红箭、50多条孔雀鱼开始死亡,后只剩下几条了.老伴儿说不要再买了,可我不听,又买了一些,结果又死了……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坐在阳台,有一下没一下地划拉手机,心里盘算着该给谁打个电话聊聊家常.我总是以这样的方式打发无聊时光,这也是我和亲朋好友保持联络的方式,已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当绵长的“通话记录”在眼前滑动,我忽而萌生出一个想法:给今年的通话记录作个统计总结.于是拿来纸笔,开始逐个查看.
作者:化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职场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有些人就算稍微空闲一点儿,脑子里还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念头:如何准备晚上的约会,明天的会议怎么开,下一步的工作怎么开展,等等.长此以往,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其实,职场人有一个方便、实惠的休息方式——午睡.心理学研究发现,午睡能创造纯净的自我空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许怀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无意伤害别人的时候,事后会向对方表示抱歉,但不要使“抱歉”成为一种简单的仪式.缓解对方的不愉快情绪,化解彼此间的误会或心理隔阂,才是道歉的终目的.大多数情况下,对方还是愿意接受道歉,并原谅我们的过错的.不排除无论怎么做,对方都不肯谅解的情况.关键是,你能否让自己的道歉打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道歉的技巧.
作者: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我叫老卫(化名),出生在北京.我父母都有很体面的工作,应该说,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我都是在顺风顺水中度过的.1987年我考上警校,成为一名公安民警,这个职业不但让我自己感觉很威风,也让我的家里人感到特别自豪.老话讲“福兮祸所伏”是有道理的.我得意于每天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其中不乏很多有钱的老板,我的内心也不知不觉起了变化……1997年,我竞争大队长失败,按说以我的年龄,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但当时我整个人膨胀得不得了,哪里受得了这种挫折,于是愤然辞职,怀着要在社会上一展才华的梦想开始闯荡江湖.
作者:黄宗祯;温耀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45岁的王先生一年前遭遇车祸,当时导致右手臂开放性骨折,无昏迷,当时他没感到害怕,只是感到十分麻木.经医院治疗三周后在家中休息.两个月后,王先生在家中烧菜时突然脑中闪出车祸时自己全身是血和碎玻璃的受伤情景,他感到异常恐惧,控制不住地全身发抖,浑身冒冷汗,瘫倒在床上.此后,他经常在噩梦中、休息时脑海中出现自己在车祸中的情景,他感到十分痛苦,不敢外出,因为看到开得很快的车辆他就会控制不住地全身绷紧,透不过气来.平时王先生也是一惊一乍的,还经常失眠,对家人发脾气.因此,王先生已无法正常上班,在家也不敢一个人待着,需要妻子或老人陪伴才安心.这种状况持续了半年多,家人实在无法忍受了,于是陪王先生前来就诊.
作者:张海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小君(化名)是深圳一家投资公司的会计,有房有车,丈夫体贴,儿子可爱,家庭很幸福.工作上,小君做事非常认真,工作完成后都会检查1-2遍,这让她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肯定,她也一直为此暗感自豪.不过,近一系列怪事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作者:位照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驱走冬日的寒意,我信步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正在跟两个人说:“这个班的学生联名给我写信,要求她出班.”原来,那两个人是A学生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读高三重点班,因上自习课接电话引发和另一个同学B的纠纷.第二天,另一个同学C参与进来,全班大部分同学联名写信给校长,要求A学生出班.
作者:杨绍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过程也存在着博弈:一股力量来自为精神病人和家属提供服务的医学、心理学从业者;另一股力量则来自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公平实施的律师.本刊孙桦:《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生会有什么影响?陈志华律师:《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心理工作者而言,大的异议可能就是“不能再做心理治疗了”.于是很多人会问:“汶川地震后,很多心理学人士为灾区作出了贡献.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当然,这个问题只能由立法者来解释.对于精神科医生的影响,显然,医生所做事情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日读报纸,我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人与猩猩的基因差异其实很小,只有2%.正是这微小的2%让人之所以为人.如果在职场上你能比别人多付出2%的努力,那么,你就能决胜职场.万林和杨芳是公司宣传科新来的实习生.万林毕业于重点大学新闻系,而杨芳毕业于一所民办大学的中文系.万林一直以自己“出身名门”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专业对口,且是重点大学,公司这样的宣传工作对自己来说简直是小事,一篇稿子,很快就能搞定.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孩子,你的人生道路还很长,我们愿意为你做许多事情,因为我们爱你;但是你要明白,我和你爸爸都已经老了,不可能牵着你的手陪你走完整个人生即使我们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也还是要由你自己作出人生的那些重要决定……”当傅妈妈在周分享会上把自己写给儿子的信读给大家听时,作为小傅心理老师的我,除了欣慰,还有一丝动容.因为从信里我听到的不只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浓得化不开的爱,更有一个母亲自身的成长.
作者:黄宗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行走职场好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在职场上受欢迎的人?要想在职场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大家的赞同和尊重,我们不妨这样做:A 放低身架,多向老同事学习向那些比我们先入职的同事学习更多的经验,多听他们的见解,从他们的成败得失里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少走弯路,更会让同事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特别是一些资格虽老,但其他方面弱一些的同事,会有更多的感动;能力强的同事,则会认为新人善于进取,便会乐于关照并提携你.
作者:桂孝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小我们就在热情助人的谆谆教诲下长大,认为自己真诚、善良,经常自以为是地去关注安排别人的生活.当别人不领情时,还会觉得委屈至极.其实,如果你超越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界限,虽是好意,也会让别人感到很不舒服,自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职场亦如此,关键看与谁沟通.如果遇到严厉、苛刻、说一不二,属于支配型的父亲自我状态的上司,那就做一个顺从的“儿童”,好好遵命,小心行事,做错事好好认错,敢犟嘴那就有你受的了.如果是母亲自我状态的上司,感觉好像是导师、咨询师,宽容与人性化,循循善诱.你可以很遵从,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也可以叛逆,不妨撒撒娇,这样双方需求均得到满足.
作者:梁彦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那个冬天,朋友全家搬到市郊.一栋破旧的房子,说不定哪天就会拆掉.每天,他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起床,已是上午.朋友匆匆吃完饭,就出了门,直奔他市区的店铺.朋友说那段时间几乎没有和女人说过一句话.回去时,女人已经熟睡,第二天醒来,枕边已经空空.就像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牛郎织女,朋友笑笑说,真希望这样的日子早些过去.
作者:周海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法国尼斯,有一家叫“娇小的西拉”的咖啡馆.咖啡馆店堂不大,却顾客盈门.顾客一走进店内,就会对老板说:“你好,来一杯‘有礼貌’的咖啡.”老板心领神会,端出一杯香味浓郁的咖啡.佩皮诺和他的妻子雷尼在三年前开了这家咖啡馆.咖啡馆门外的一块黑板上写着一杯咖啡7欧元,但如果顾客说:“你好,请来一杯‘有礼貌’的咖啡”,一杯咖啡只要1.4欧元.
作者:张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