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的青春,并不美丽

李新

关键词:
摘要:一位病友记录下她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记得刚考上高中时,我的身体非常糟,总是发低烧,出汗,例假也不来了,眼睛很突出、脖子也肿大,可我和家人都没留意这些变化.到医院检查,医生也没发现异常,后来查出甲亢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心跳都达到120多.那时我天天就想着考大学,不太在乎外貌,身边的同学也没有观察到我的变化.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抬起头,把天望穿

    在俗世间踽踽行走的我们,背负着信念和责任,不得不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的路.我们不敢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脑子里的弦始终紧绷,甚至于我们的眼神都不敢有丝毫的游离.再多的困顿,再多的委屈,我们唯有默默忍受、独自消化.然而,终有一天,我们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再也盛放不下过多的苦难.是的,那么多的压抑和无助无从排遣,我们几乎要被生活赐予我们的后一根稻草压弯.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特别”的同事

    他刚20岁出头,戴着一副宽边眼睛,长得英俊帅气,看上去很阳光的样子,可只有深入接触之后,才知晓他内心的痛苦——每天早起出门对他都是难事,因为他要做好各项准备:饭前反复洗手,饭后反复清洗餐具、擦亮桌子,不允许上面有任何瑕疵,就连溅上的小水滴也要擦干净.用完毛巾或抹布要将它们重新洗净、叠好,抚平每个棱角,按由短到长的顺序逐个挂在架子上,然后,再反复洗手.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长,请慎待孩子的隐私

    先来看这样两个案例:1吴女士的女儿琦琦,现在在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念高一.由于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加上又是舞蹈特长生,所以,吴女士十分害怕女儿早恋.上高中后,吴女士加强了对女儿的监控.只要看到女儿打电话,她便要问个究竟,甚至还去打印通话清单,要求女儿解释清单上的陌生号码.母女俩为此还大吵了一架,关系僵到极点.

    作者:邓公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贪“吃”上瘾是种病

    早年间的香港影片《饮食男女》中,郑秀文被初恋情人黑川抛弃,自暴自弃终日暴饮暴食,由一个窈窕淑女变成超级肥妹.有不少女性,在失恋后或情感受挫后会通过大吃大喝来缓解自己的失落和痛苦.

    作者:银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活就像三道菜

    新婚不久,却和老公小摩擦不断.一次,又是因为一件小事,我俩互不相让,我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今天接到婆婆的电话,说她新学做了几道菜,让我晚上下班务必回家吃饭.晚上到家,看见老公也回来了,脸上的表情讪讪的.婆婆把我俩叫到桌前,让我们今天不用插手干活,今天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

    作者:韩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很“路人”,但从没停下过脚步

    2013年10月18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14岁初中女生陆佳蕾从14位入围总决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终赢得了冠军.然而,陆佳蕾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学霸”或者“神童”,她很“路人”,甚至有点笨,以至于带队老师在报名截止前5秒钟才确定让她参赛.陆佳蕾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父母是做儿童图书批发生意的,在杭州拥有一家书店.这让陆佳蕾很早就接触了文字,特别是每到放学和周末,陆佳蕾就会到书店里看书.尽管环境嘈杂,她还是能随便找个角落坐下,一看就是一整天.晚上睡觉前,她还要央求妈妈讲个故事再睡.

    作者: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撂挑子,别丢了操守

    名校经济专业毕业的小张,典型的聪明能干,不但专业知识没的说,业绩和能力也无可挑剔.总经理多次强调要重点培养她,总裁多次在集团会议上寄予厚望.去年,集团分给公司一个挂职锻炼的名额,总经理“钦定”留给了她.

    作者:刘英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宁静之美

    一直很崇尚诸葛亮《诫子书》里的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对人生经验和静心的一种总结,一种彻悟.

    作者:钟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理解老人的“无病呻吟”

    母亲退休一年了,经常嚷嚷身体不好,不是头痛就是胳膊痛、腿痛.父亲还没退休,家人都没有太多时间陪她.我和妻子只好时常带她去医院看看,可每次检查都没什么大问题.而母亲却还是经常唠叨,特别是一到周末,只要我打电话说周末不过去了,母亲就会唠叨浑身不舒服,闹得我心烦意乱.可每次回家,除了听母亲埋怨,就是看她那张闷闷不乐的脸,时间长了,连父亲都烦了,大家都在抱怨母亲没事找事.

    作者:安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到监狱招聘工人

    吉玛朗斯是巴西著名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针织品以时尚、细致闻名,深受人们青睐.然而产品的畅销却曾让她一度很苦恼,原来,她设计的针织品技术难度很大,而且她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导致她在很长时间中找不到理想的高素质的针织工人.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教育

    曾几何时,我是个严厉苛刻的传统妈妈,自从女儿上幼儿园那天起,就对她有了明确的“约法三章”.或许是女儿过于开朗的性格所致,她总会犯些形形色色的“小错误”,为此没少挨我的训斥,可到头来于事无补,女儿身上的“小毛病”一样都没少.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当离婚遭遇亲情

    A对前妻的关心不能走味受访人:张彪,35岁我一直觉得前妻对我的感情不如我对她那么深,她嫁给我只是为了能跟我出国四处游玩.在我眼里,前妻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贪玩,喜欢吃穿,时时需要我的照顾.

    作者:颜仕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细节赢得大财富

    我所住的小区有1500多家住户,因为没有通天然气,统一使用灌装液化气做饭.液化气用完了,就得找人送气,如果送一罐气的利润保守算5块钱,一个月下来,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因此,能否占据这个庞大的送气市场,便成为附近送气工觊觎的焦点.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夸夸父母

    上次回老家,我看到母亲正在做针线活儿,就随口说:“妈,您给妞妞做的花棉袄真好,她特别喜欢,说又暖和又漂亮.我同事看了,说您的手真巧,同样是棉袄,您做出来的贴身合体,不显胖.”母亲听完我的话,像个孩子似的眉开眼笑起来,却谦虚地说:“老了,不中用喽!”父亲在一旁说:“你妈手巧,年轻的时候别人经常夸她呢!”母亲听了,有些羞涩地低下头,我看到了她脸上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作者:王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爱做股票梦的男孩

    小孙,21岁,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两年前去国外某大学读书,半年前不知何故回国,此后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鲜少见他出门.有热心人问起他的状况,碍于面子,他的父母总解释说国外环境过于复杂,学业压力太大,孩子想暂时回来调养一阵子再说.其实孙某的家人明白,这孩子是无法再回去读书了,而且家人曾经试探性地问过他的打算,他还是想专职炒股,自认为在炒股方面能力非凡、见识卓越,每年至少能挣100万,而且自觉高人一等,看不起所有人.他常常熬夜上网,白天仍不知疲惫,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整日忙于所谓的“股票事业”,时刻关注股市的动态,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网上消息,用自创的“理论”研究股市行情.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城市的另一种表情

    一他坐在地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横跨在他的身上.他前面半米开外的地方停着一辆轿车,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中间有两名交警正在现场拍照.我大声问,“120”怎么还不来?救人要紧!人群里有人说:“嗨!人没被撞着,好着呢,就是不愿意起来,要人家赔偿2000元.”

    作者:篱笆听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像越南鱼那样做家长

    新学年,我到一所小学挂职锻炼,兼任一年级某班的辅导员.新生入校那天,我通知孩子们下午打扫卫生.下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我发现,教室里,好几位妈妈正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忙得不亦乐乎,而她们的小宝贝,却在一边玩得兴高采烈.我问其中一位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亳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作者:张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庭日,一起来吧!

    “家庭日”实际上就是一次家庭聚会,但心理咨询师会精心设计安排各种与家庭问题相对应的挑战项目,让家人抽出一个固定时间好好经历一场充满爱和愉悦的家庭挑战赛,对孩子特别有意义.孩子成长关键的时候,也是大部分父母忙碌打拼的时候,家人真正彻底的团聚时间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情感互动的机会寥寥无几,因此,父母总会有很强烈的愧疚感.

    作者:许怀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生没有临时工

    听同事说,单位又换了保洁员.据有心人统计,加上刚刚离职的那位,今年已经换过四次了.我们单位面积大,科室多,加上外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在我们这里做保洁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天一大早,我从办公室出来,正巧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我第一次碰见她,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个怎样的保洁员啊——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贝雷帽,上身穿着一件卡其色小外套,脖子上还挂一条大大的珍珠项链,牛仔裤,黑色的长筒靴,甚至还化着淡妆……如果不是胳膊上的套袖以及被她紧紧握在手里的拖把,我怎么也不会将其本人与保洁员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作者:翟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信任是个“玻璃杯”

    我是一个不太有安全感的人,曾经和同事参加户外拓展训练,做过一次信任背摔的游戏,感触颇深.当我站在沙发上,戴上眼罩,背对着我的同伴时,我感觉到背后是万丈深渊.尽管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6个同伴在我背后已经架起了牢不可破的人体支架,正准备迎接我呢.但我的心还是止不住地狂跳,手心也不停地出汗.内心挣扎了好一阵子,我还是放弃了,理智始终无法战胜恐惧.

    作者:谢细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