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为明天做准备

陈亦权

关键词:
摘要: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跟过两个师父,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他们年纪比我大了没几岁,别人叫他们小张小王,但我要管他们叫“师父”.张师父是我的第一个师父,他脑子灵活做事机敏,但只要一下班就再不会为工作多花一分心思了.有一次,张师父的一个朋友请客吃晚饭,他带我一起去,我提醒他说:“明天要见大客户,是不是应该在家里准备一下?”张师父笑笑说:“小事情,急啥?”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在过去10年间,我国学者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有学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上海、辽宁、浙江、广西等地的幼儿教师进行的调研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48%-53%.幼儿教师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全国人群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另外,研究还发现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东部地区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西部地区;2006年之后入职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2006年之前入职的幼儿教师.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再不牵手就老了

    茉莉的情感之路一直不顺.高中时,她喜欢上同班同学洋子,洋子和茉莉是两个世界的人,茉莉埋头苦读准备考大学时,洋子却是撒着欢儿地玩儿,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他的父母离异,没人管他,他乐得跟着奶奶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一帮小哥们喝酒,泡吧,打架,飙车,胳膊上文着藏青色的蝴蝶,展翅欲飞.当然,那时候学校里没有一个人敢欺负茉莉,因为有洋子,洋子是她的保护神,谁若敢欺负她,他会找人家拼命.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宝宝要入园,妈妈别担心

    很快就要到一年一度的入学季了,很多小宝贝们就要进入人生第一所学校——幼儿园了,但宝贝的妈妈们却有很多烦恼.选什么样的幼儿园?宝宝入园后会不会不适应?老师是否会喜欢我家宝宝呢?一个个问号不断地闯入妈妈们的大脑.

    作者:赵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5个习惯保护心脏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人类寿命影响巨大.但如能坚持5个好习惯,可使患病的风险显著降低.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为家乡“作传”

    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背着一身行囊,挎着相机,沿着宽阔的辽河河岸走村入户,调研访问,采访录音.这两位老年人,便是我和老伴儿,我们在为辽河‘作传”昵!我和老伴儿生在辽河边,长在辽河畔,属于典型的土著居民.虽然辽河边上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子民,但很多人对家乡这条河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她的昨天更是一无所知,这未尝不是辽河子孙的悲哀.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儿子去世后,她变了

    老年抑郁症是指年龄在55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狭义的也可以是指首次起病年龄在55岁之上的抑郁症患者.无论是哪一种,都有着诸多老年期的特点.在临床上常见为轻度抑郁,但危害性不容忽视,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及死亡风险等严重后果.

    作者:黄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熬药VS爱情

    记得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先生在一则相声中,把爱情比喻为烧饼.烧饼虽然其貌不扬,却越嚼越香,虽然平淡价廉,却是真实的平民生活.因为好长一段时间为人熬制中草药,掌握了不少熬药的常识.每每望着正在翻腾的一锅花、叶、茎,闻着淡淡的中药清香,也顿生种种感悟:经营爱情如同熬制中药一样,很有讲究,方法是否得当对“疗效”颇有影响.

    作者:李荣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碎片化生活

    朋友问我:“你有多久不曾完整认真地读完一本书了?就像我们学生时代那样,捧着一本书看,忘了日夜晨昏,完全沉浸到书里.”我想了想说:“好久没这样读书了,现在我的阅读基本上都是手机浏览.”朋友叹口气说:“现在就是个碎片化的时代!就像垃圾食品一样,没营养,不健康,还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和功利.”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重新发现你的父亲

    中国的父亲有太多是软弱的,他们惧怕人际关系.按照社会的权力标准,他们是失败者,是芸芸众生,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够强大,不够让家人满意,但他们的善意与爱意或曾温暖过作为儿女的我们.记起这些温暖,将它放在心中,这份真实的存在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同.

    作者:武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好心情增强免疫力

    随着健康教育的不断推广,很多人都知道癌症的发生与致癌物质有关,物质因素是直接的致癌因素.当今公认的致癌物质有很多,比如咸菜中含的亚硝胺类物质,油炸食品特别是油条中含有的大量的苯并芘,发霉食物中含的黄曲霉素,空气中的甲醛和苯等等.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福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坏”妈妈的育儿经

    母亲都希望自己在孩子眼里是善良、勤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好妈妈,而我却有意扮演了一个又馋又懒的“坏”妈妈角色.而且,我变“坏”是处心积虑的,结果教育出了个好儿子.“坏”妈妈要“懒一点”.在小博四五岁时,我便开始借口感冒、身体不舒服等原因,让他学着洗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爸很不满意我的做法:“啥都信得过孩子,只要你省事就行,你是怎么当妈的!”其实不然,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帮他打扫战场更加费心费神.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什么情况可以非自愿住院?

    《精神卫生法》不仅保障了精神病人的权益,也让精神科医生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很多医生会时不时拿出法规看一看,里面的条文具有很强的临床操作指导意义,然而也有一些条文,却令人比较困惑.案例1:52岁的李女士是一位诊断明确的双相障碍病人.虽然是老病号,可她从未出现过自杀行为,只是在发病时会说“不想活了”之类的话.

    作者:朱晓敏;王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你是“路人甲”吗?

    前不久,一部由一群在横店“漂”着的群众演员主演的电影《我是路人甲》在各大院线上映.该片讲述的是一群底层群众演员追逐梦想的故事,一下子戳中了许多人那不安分的心.“你是路人甲吗?你想一辈子都当路人甲吗?”在微信里,朋友这样问我.有梦想,坚持才有机会成功,但实现梦想并不容易,有时候简直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我想对朋友说,也许像我这样随遇而安的人,只能一辈子当“路人甲”了.

    作者:何礼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事生爱

    两个老年人,一男一女,每天执着地待在太阳下面,做志愿者.总是从那个路口经过,因此,与老者多了些熟悉,有事无事时,便聊起家常来.原来,他们竟然是夫妻.下午四点左右,我又路过路口,由于等人,加上此时人流少,我与老人攀谈起来.“该歇歇了,享受天伦之乐.”我劝他.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学会冥想,助你健康

    近工作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上床后辗转反侧,总是无法入眠.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脑袋昏沉沉的,做事没有一点精神.我不知道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如果再这样下去,很明显就是进入亚健康状态了.同事王姐看出了我的异样,安慰我说:“饭要一口一口吃,工作要一点一点做.欲速则不达,你越是焦虑,越会让自己变得手忙脚乱,工作成效反而不好.”

    作者:彭忠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化解叛逆,做孩子的知心父母

    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马上就要4岁了,近半年不知道怎么了,觉得她越来越不听话,让她往东她偏往西,比如,去公园划船,叫她离岸边远点,她不但不听,反而还往前挪了几步;外出的时候,怕她着凉给她加上一件衣服,她就是不愿意,死活得把衣服脱下来,讲道理,也不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为什么往日的乖乖女变成了蛮横的小公主?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喝酒也能变成精神病吗?

    张先生过去是某企业里的技术员,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只不过个性上有些怯懦、胆小、不自信,这可能与自幼父母管教严格甚至动辄打骂有关.由于工作出色,6年前,张先生被提拔为科室干部.虽然做了领导,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张先生的个性一点都没变,还是非常小心谨慎、亦步亦趋,有时开会发言会感觉特别紧张,甚至有些口吃.

    作者:杨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该怎样追求美

    Q老师:您好!我今年上高中,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几年变得越来越胖了,尤其是腰变得发粗,我很羡慕周围拥有苗条身材的同学,于是,我看各种书籍上的减肥方法,并想出方法用宽皮带紧紧勒住腰部.可效果却一般,现在我经常为这个事儿纠结.丹丹

    作者:颜大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人切莫过度怀旧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总爱提当年勇,谈起来是器宇轩昂、激动万分.适度的怀旧能解脱当前的伤感,古人怀古伤今,今人又有何不可呢?可是过度怀旧就不好了,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它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组织的一系列进行性退化相关.心理学将怀旧称为“回归心理”,即迷恋过去,喜欢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比现在要美好.一般来说,两类人容易有回归心理:生活中的不得志者和老年人.

    作者:胡万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谁比谁更深情

    楼下车库里,住着一群车,也住着一个老太太和一只狗狗.我的孩子爱逗小狗,时常追到老太太的“家”里,我撵着孩子,也看到了他们的家——车库里没有暖,没有气,光也没有;我看到简陋的一张板床,一条小几,一只小矮凳,小几上有碟,也有碗,还有残饭;墙角有一只暖瓶,是新的,但是瓶子没有塞……我发现瓶塞落在小几的一条腿边,便弯腰捡起来,塞进瓶子.瓶子没有一丝热气,老人颤悠悠的嗓音说,谢谢你,闺女!老了,不中用,眼神也不好,找半天也找不到……

    作者:秦湄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