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芹
17岁的胡春丽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她不仅脾性好,对人客气礼貌,学习成绩也好,同学们有了难题也总爱向她求助,是邻居们家教育孩子的榜样.她一笑,就露出一对小酒窝.可这些都是她三个月之前的事了,如今再见到她时,大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就瘦了一圈,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红润.看着这可怜的孩子,人们不由得慨叹: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么好的孩子,这么小就失去了母亲!
作者:王慧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林萧,今年25岁,至今还属于“三无人员”,即无业、无钱、无车,自己都养活不起,更何况是养活其他人,自然也无异性愿意和他结婚.事实上,他多年前从高中辍学回家后就没再继续读书,长时间在家闲待着,曾零零散散地干过几份短时间的临时工作,可时间不长,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就辞职不干了,之后便再也不愿出去找工作.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于蕾是我上家公司的同事,我们八年前就认识了,那个时候,她还是个大学刚毕业的职场新兵,整天瞪着惶恐的眼睛,像受惊的小鹿一样,我觉得她这样的表情太夸张了,于是以老员工的姿态劝她别那么紧张,工作尽力而为即可,她感激地点点头.后来,于蕾虽然不再紧张,但她工作的认真程度是一丝都没有放松.
作者:宁国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母亲喜欢跟我一起出远门旅游,我一年陪母亲出去一次,就可以让母亲开心一年.趁母亲身体尚好,还能走能动时,我愿意和她多出去走走,感受大千世界的美景,尽享天伦之乐,我也很开心.
作者:余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离开家乡的那年,我12岁,妹妹7岁.母亲牵着我们,一步一回头地往前走,心里是那样的不舍.远处外婆正站在坡上看着我们,边看还边抹着眼泪.这样的情形,在离去后的岁月里曾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每当醒来时,泪水也不自主地流下.
作者:朱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这天早上,孩子洗漱完毕,走到餐桌前准备吃早饭时,却发现爸爸也坐在餐桌前.孩子快步走到爸爸面前,言语中满是惊喜和兴奋:“爸爸,你今天怎么还没上班,要陪我们一起吃饭?”孩子灿烂的笑脸似温暖的阳光,瞬间感染了他,他情不自禁地跟着露出了笑脸,“是呀,爸爸陪你们一块吃.”孩子看了眼妈妈又看了眼爸爸,满足地坐了下来.这次,孩子吃得很认真,连平日不喜欢吃蔬菜也吃得精光.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笑口常开、乐观向上、积极的亲密关系可以降低血压、心率和血管硬化的进程,是心脏的好保健品,同时,积极的心理干预更是改善甚至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因素.因此,易感者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做到以下七点.
作者:顾施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人们的性格也由原来的含蓄变得外向张扬,越来越喜欢展示自己.于是,“晒”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晒幸福、晒才艺等等,大家都像孔雀开屏一样,尽情地晒着自己的快乐人生.
作者:宗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忙碌,叮铃铃,桌上的电话响了.是广东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得知是我后,对方说自己有一笔广告业务要交给我做,商谈后,他很快就将前期的20万元预付款打了过来.
作者:聂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郑板桥的《竹石》历来被人们用作夸赞品质的坚韧,性格的顽强,更有些人拿它当成座右铭以激励自己奋进.但如果生活中真的有人像竹石般的顽韧,有着破釜沉舟的坚毅决心,那么这人是真的值得夸赞吗?
作者:翟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读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所著的《活到百岁八件事》一书,对其中的“两句话锻炼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作者的生动讲解,我觉得这套锻炼方法简便易行,尤其适合我们上班一族,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尝试着做了下去.经过半年来的不懈坚持,不仅使我远离了上班族的多发病——腰椎病和颈椎病,还使我每天都精力充沛,真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
作者:乔现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居然是孙茜深夜,戴平提着行李箱从家里出来.小区外的音像店正放着当红的歌曲《因为爱情》:“虽然会经常忘了,我依然爱着你……”戴平的眼睛有点湿,近他喜欢这首歌了.初识刘莉的时候,她的确如这首歌曲一样深情缠绵,而如今她像提前进入更年期一样,常常莫名地与他冲突争执.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第一大死因,因此各类高危人群普遍根据科普读物上看到的方方面面严防死守:膳食上视胆固醇为大敌;不抽烟,不喝烈性酒,不过量饮酒;坚持运动,以防止肥胖等致病因素,但心脏病仍是不期而至.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不敢看人的高一女生母亲的叙述:我家莹莹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女孩,从小到大都是乖孩子,我们几乎没有为她的学习操过心,他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整整8年,她从未违反过学校和班级的纪律.朋友们都说,初二是孩子的叛逆期不好管教,可我们与孩子相处得很融洽,从未发生过任何冲突和矛盾.
作者:明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约法三章”的典故可谓尽人皆知.在我家,也经常上演约法三章的现代版——主人公有两位:我和孙女摇摇.摇摇在学校里是少先队大队长,在班里是班长,所以她在家里也总想要当“家长”,屡次三番想“篡权”.表现之一就是经常与我约法三章,期待着能抓住我的“小辫子”,从我手里夺走“家长”的职位.
作者:刘慧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看到一个笑话:“你老婆有缺点吗?”“有!多的就像天上的星星!”“那你老婆优点多吗?”“少的像天上的太阳.”“那你为什么那么爱她?”“因为太阳一出来,星星就看不见了!”看过后不由会心一笑,夫妻之间需要的正是这种心态,“太阳一出来,星星就不见了.”多看到对方的优点,忽视缺点,彼此欣赏,生活才会和谐美满.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那一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有幸被一家跨国公司录用,能在这家公司任职是众多应届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在为期半年试用期期间,我全力以赴做着每一件事.付出就有回报,我终于成功地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开始真正的创业历程.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春韭的好,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早在《尚书·夏小正》中就有“正月囿有韭”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描写,意思是说用羊羔和韭菜一起祭祀祖先,可见古代先民对区区韭菜的钟爱与崇尚.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曾经有一位太子很认真地请教御前食医:“菜食何味佳?”食医脱口而答:“春初早韭.”可见,春韭不仅是平民百姓的心爱之物,就连自喻“天子”的帝王之家也很是待见.而民间也素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所以春韭自古便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盛誉.
作者: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扫墓祭祀、寄托哀思的时节,又是一年清明将至.寄托哀思的心理意义祭祀祖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寄托哀思,其二是寻求心灵上的庇护,从而弥合自己内心的自卑和无助感.
作者:武雅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前几天带儿子去超市,他选了一件玩具,让我有点小“尴尬”,因为他选的是一个粉色的娃娃家套盒,里面有镜子、梳子、头饰、化妆盒等.“宝贝,你选个别的玩具吧.”我试着跟儿子商量,儿子摇头.这时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路过,笑着说:“那是女孩的东西.”儿子听了不以为然,坚持要买这个玩具.
作者:马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