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行为治疗:带你发现不一样的生活

李占江

关键词:
摘要:在20世纪,有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的贫寒农村,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这个男孩从小就有一个信念,他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对抑郁症母亲的安慰.事实上,他后来真的成了这个家族的荣耀:他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的理念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学领域.他,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贝克.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嘴巴没有撤回键

    小严一脸懊丧地说:“刚才老妈打来电话,又唠叨起我男朋友的事.一听老妈干涉我恋爱,我就火冒三丈,气呼呼地对老妈说:我的事您少管,您再提这事我就永远不回家了……我听到电话那头老妈哭了,虽然我道歉了,可老妈还是很伤心.我真该死,气头上说出的话伤人,而且伤的是亲的人.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病情相似,为何结局迥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富贵病”的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诊疗过的糖尿病患者不计其数,他们之中有初来乍到的,也有久病成医的;有控制得法的,也有并发症缠身的;有焦虑抑郁的,也有积极乐观的.诊疗过程中,我经常会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支持、鼓励和信心.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心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对病情有巨大影响.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那颗金桂

    不觉间,我又想到了那棵金桂.金桂在一条老街上,老街在古镇安丰.我们一行人去拜谒古镇.看过了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建筑鲍氏大楼;看过了照墙、瓦当和雕花的木格窗;看过了一口据说是唐时留下的古井.然后,我们走上老街古旧的石板路,看两边的房.房有些是翻新的,有些正在整修中,还有些以本来面目存在着,明代的,或清代的,木门木窗都呈炭褐色,仿佛火烤过似的——老街的确很老了.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叶花落初夏

    一提到落叶,人们也许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秋天,联想到那一地金黄吧?殊不知,初夏也是有落叶的哦!一阵风儿撒着欢一溜小跑着过去了,一阵雨儿吹着哨滴滴答答着落下了……然后,枝摇叶动,我们便看见了地上落叶的颜色:各种新鲜落下的绿色树叶,鹅黄色的柳树的落叶,红色的香樟树的落叶……

    作者:春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搭错位系列漫画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恐艾症”来访者的自我救赎

    小李第一次走进咨询室的时候,几乎是哭着对我说:“老师,救救我吧!”坐在我眼前的小李,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大四男生,将近1米8的个头,身体非常壮实,但是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憔悴.“别急,慢慢说,你遇到了什么困扰你的事情了吗?”我说.“老师,您听说过恐艾症吗?我得了恐艾症……”小李急切地说着,眉毛拧成了一团,开始讲述起自己的故事.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蜡烛包”式养育危害多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3岁亮亮的“远行”却是要打引号的.每天早上送亮亮进入幼儿园,妈妈都久久不肯离去,因为亮亮刚刚入园不久,暂时没有适应新生活,见到老师会哭,妈妈心疼不已,每次都急忙上前哄亮亮.即使被丈夫拉出幼儿园大门,她还是不放心,贴着墙壁、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母亲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如果家长不反思自己爱的限度和方式,“任性地爱”,很可能造成养育中“限制有余,放手不足”的现象,其中典型的当数“蜡烛包”式的养育.

    作者:许圣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加糖的苦咖啡

    同事在家现磨的咖啡,拿来给我分享.黑而焦的咖啡面,闻之喷香,倒水冲泡,一时间,屋里飘散的都是咖啡香.啜了一口在喉,慢慢品.“你怎么不加糖?”同事见状赶紧拿来方糖,准备放进我杯里,我笑而拒绝.同事笑着说:“真想不到你这个人,还爱喝不加糖的苦咖啡.”我顽皮地说:“尝过了苦,才能领略到甜的美妙,不是吗?”清楚记得上学时有一首歌,歌名就是《不加糖的苦咖啡》,当时听了感觉怪怪的,只是跟着唱,并不懂其中真味.

    作者:苏文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誉”妻

    妻子从商场千挑万选回一件绿色的外套,到家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试穿,随后又在衣镜前照来照去,还不时地问我:“怎么样,好看吗?”我正在看球,哪顾得上看她,便道:“再好看也比不上明星.”妻子不悦道:“让你给个好评,你总爱用这种口气说话,没劲,不试了!”说完,把衣服脱下来扔到衣柜里,并且,还摆个脸色给我看.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女汉子的婚恋沉浮

    网络曾将人类戏分为三种:男人、女人和女汉子.尤其是女汉子,很不幸地成了“桃花终结者”而引发众目侧之.尽管女汉子在职场中叱咤风云令人叹服、在人际交往中豪情万丈令人敬佩、在家庭中顶天立地令人臣服,也尽管现在很多男性已经不介意女性偏男性化的行为,但在婚恋上,相当大一部分男性还是对女汉子很难产生异性般的缠绵恋情,即使有幸结缘也常是硝烟弥漫.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楼下的陪伴

    这是个农历大年初二的晚上,我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两罐汽水,边喝边往家走.走到自家小区楼下的时候,看到一个垂头丧气的男人坐在路边,不停地拨打着电话.电话没有接通,他无力地把手机放回口袋,把头深深地埋在两臂间.他的相貌看起来40岁左右,身上西装革履的,在灯光的映射下,尽显出孤独与落寞.

    作者:苏晓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花盆里的青苹果

    周末,带儿子去郊外游玩.路过一片果树林,儿子顿时精神倍增.他一边在树林里跑,一边问:“妈妈,这是什么树?”“我也不认得.”正要走近,看叶子间是否藏有果实,儿子突然喊起来:“妈妈,青苹果!”我把目光转向儿子,看见他手里捧着个乒乓球大小的青苹果,激动得小脸都涨红了.我有些生气地说:“苹果还没熟呢,你怎么把它摘下来了呢?”儿子说:“地上捡的.”说完,就又低头寻找起青苹果.

    作者:化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

    坏习惯1:不耐烦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父母的尊重.坏习惯2:不回避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作者:李训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认知行为治疗:带你发现不一样的生活

    在20世纪,有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的贫寒农村,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这个男孩从小就有一个信念,他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对抑郁症母亲的安慰.事实上,他后来真的成了这个家族的荣耀:他为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的理念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学领域.他,就是认知行为治疗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贝克.

    作者:李占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房间里的陌生人

    赖大妈是位退休的机关干部,今年已经70多岁了.干了大半辈子的组织工作,退了休的赖大妈也一直闲不住,除了帮儿女带带孩子,还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逐渐成了社区中各种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可赖大妈的身体状况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么好.赖大妈10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压,5年前也被诊断了糖尿病,3年前还检查出患有房颤.但自从3年前因为张罗活动劳累过度诱发了心绞痛并住了2周多的医院之后,赖大妈长了记性:推掉了一些活动,并且不管事情有多紧急,也要照顾好这革命的本钱.

    作者:李金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影

    我的同桌,杨影.她的人和她的名字一样美,杨柳一样袅娜,光影一样美轮美奂.不仅如此,她还多才.她拥有一项精湛的技能:玩手影.手影?谁小时候没有玩过呢?它是一种大众游戏,几乎人人都会,但精湛得能登台表演却是极少的.杨影就有这能耐,她们家有祖传的表演手影的传统技艺.那时,我们读高一,高考好像离我们还遥遥无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常常是晚自习后,点支蜡烛,把教室里的一面墙作幕布,开始游戏.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角落

    我们把所有不愿意展览的,都堆在那里,把它们藏在阳光之外.即使有丝丝缕缕的阳光进来,也只照亮外面的一层,许多深埋的,如处永夜.角落似乎是我们刻意给遗忘留出的位置,它跟在我们身后,我们却连目光都不愿意给它.有时候走得累了,不经意地回首,便一不小心扎进角落里.然后会发现许多东西.没有了初的心情,时光洗去了太多曾经的种种,那些在心里不见天日的,却仿佛化作了点点星光,闪烁着另一种美好.然后,我们休息够了,收回目光,收回心绪,转回身继续上路.于是,角落依然是角落,依然继续被遗忘着.

    作者:包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把“挚友”留住

    在过往20多年的生命中,我常被“挚友”的问题困扰.我曾一直觉得友谊深厚的朋友是不会轻易分开的,但现实却一次次地打击我——很多之前还不错的朋友终都因毕业、出国定居等各种理由分开了.大学时期,我好不容易交到一个认定为一辈子不分开的朋友,但是后来因为一些矛盾,也断了往来.这段失败的友情让我很是难过了一阵子.后来我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也都是我这样.也许表面上看起来有不少朋友,也曾在某一时段有过可以交心的挚友,但那些珍贵的友谊都随着时间流逝了.

    作者:李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得了糖尿病,这些想法要不得

    小王近觉得和父亲沟通很困难:父亲近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建议他用药,但他坚持不同意,认为自己只要少吃一点、多运动就可以了,没必要用药物.可是事与愿违,父亲的血糖并没有就此降下来,相反,人更加消瘦了.小王劝父亲用药,可父亲干脆连医院也不肯去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被确诊的病人往往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或需要终身服药,并且还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

    作者:蔡亦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拒绝里包含着的爱

    超市里、商场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孩子紧紧地抱着他喜欢的玩具,气势汹汹地与父母对峙着:“我就要这个,必须给我买.”父母稍有犹豫或说教,孩子就会使出他的绝招:大哭大闹.终,父母妥协,孩子眼泪未干就抱着自己的战利品得意洋洋地笑起来.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里屡见不鲜.有些父母当着众人,碍着面子,不好意思让孩子一直闹腾,被迫答应.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