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借清明抚慰断肠哀思——告别仪式对创伤心理的康复意义

李新

关键词:
摘要:缅怀仪式我们知道,缅怀具有追思的含义,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敬意的方式.它借助一场或者一系列告别仪式,在人们的内心立下生死两别的“界碑”,既实现穿越时空的情感表达,帮助人们完成内心思念与哀痛的寄托,又实现全新生活的启程,帮助人们重聚能量,开始面对未来.因此,缅怀仪式对人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项.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车票里的乡愁

    一年一度的春运终于结束了.40天的时间里,人们纷纷用各种方式订车票,排队、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订票.形式不同,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热切的期盼.车票到手,人就像生出了一双回家的翅膀,无比畅快.看到订票的火爆场面,脑海中不由得联想起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春运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迁徙,故乡的暖流传来了信息,浓浓的乡愁牵引着方向,怎能不归心似箭呢?喧闹的站台,汹涌的人群,匆忙的脚步,那种场面太壮观了.大家来自不同的城镇,但是都赶往同一个地方一家.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匠心何处

    在老辈人那里,匠,是一种标准,一门过硬的技术或谋生手艺.生活,离不了匠.瓦匠、石匠、木匠、花匠、剃头匠,铁匠、杂匠、裁缝、秤匠、修锅匠、补碗匠、弹花匠……我觉得,匠和匠人,更像一缕古风.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忽然来了一个手艺人,种种奇巧、古怪的细作,像一个明朗但有着硬壳的谜语,引发快意.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沉甸甸的年终奖

    那年,我所在的大型国企外贸公司倒闭后,同事老郭把我和蔡姐拢在一起,另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老郭是业务上的老人,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在海外客户中享有很高的商誉.我们看中了他的人品,乐意当他的左右膀.三人公司就这样起步了.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咖啡馆里的优雅

    有一天,在法国留学的朋友去一家叫做“Cest la vie”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家店里咖啡的价格,取决于顾客对服务生的礼貌程度.如果你说“来杯咖啡”,收费就是7欧元;你若说“请给我一杯咖啡”,价钱就是4.25欧元;如果你说“你好,请给我一杯咖啡好吗”,或者给陌生人一个拥抱的话,咖啡的价格就是1.4欧元.

    作者:姚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躁动的青春

    “每天上班下班,朝九晚五,那种平淡生活”,她说,这是她一直想要的生活,但是如今,她人却在了这里.此刻的梅子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那里,乖巧而讨喜.她是90后,家中除了她这个孩子外,还有一个比她小3岁的弟弟.在梅子的世界中,爸爸从来只是一个空洞的称谓,梅子说:“我早就不记得他长什么样了,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了养活梅子,妈妈在梅子满月后将她托付给了外婆,自己外出到福建打工,两三年才回来看梅子一次.4岁时,外婆举家搬迁去安徽,又把她托付给了奶奶,直到8岁,外公才把她接到了安徽.在那年,她和小她3岁的弟弟第一次见面,也是在那年她得知,爸爸在弟弟出生的当年因为抢劫判刑14年.

    作者:夭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被“蛇”困住的灵魂

    小梅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来精神科门诊就诊的,第一眼看到她,看不出她有什么大的异常,大约三十来岁的样子,表情举止很得体,穿着很讲究.她的父母向我讲述了她的情况.父母称小梅精神不正常有五年左右了.刚开始有症状时,小梅还在单位里上班,有时会与单位里的同事发生矛盾或者口角,回家后就跟父母念叨这些事,并很生气.父母劝解后,小梅能听得进,也能正常上班.渐渐的,这种情况变本加厉,小梅与单位同事发生矛盾生气后,会经常突然倒地,浑身抽搐,持续约5到10分钟才能缓解.因为小梅这种情况的出现,单位里很少有人再敢与她发生口角,当然也很少有人敢跟她走得很近.之后,小梅经常头痛,夜里睡不好觉,白天上班也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也下降了.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

    小莉和峰的婚姻曾是朋友羡慕、认可的爱情典范.然而,温馨浪漫的婚礼似乎在昨天刚刚举行完,众人还没有从喜悦的场景中走出的时候,却惊讶地听说两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峰提出了离婚.在父母的劝说下,峰和小莉接受了咨询.两人先后走进来的时候,像是带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男生高大帅气,女生柔美可爱.看起来很般配的两人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将婚姻带入了死胡同?在初的几分钟里,小莉一直以泪洗面,峰则锁眉不语,没有人想到要说些什么,或是从哪里说起.终于,在沉默了将近5分钟后,峰率先开口,讲出了他对现有婚姻状况的无奈.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天堂里是否有大学

    1在我3岁那年,父亲患了一场重病,没挨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两岁,此后,母亲没再嫁.6岁的时候,母亲将我和弟弟一起送进了小学.从此,我和弟弟形影不离.初中、高中,我们始终在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1994年夏天,家里同时收到了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全村都炸开了锅,我们一家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没兴奋多久,母亲便犯愁了.近万元的学费,对于我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母亲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又翻山越岭东家西家去借,直到报到前几天,才凑了4000多块.

    作者:陈闲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世界睡眠日主题发布暨“美好睡眠 放飞梦想”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3月19日,“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北京中国科协会堂启动.2016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美好睡眠放飞梦想”.来自全国的睡眠专家、企业家、新闻媒体近百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专家指出,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后,通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睡眠还可以帮助人们修复脑细胞、恢复和加强记忆功能,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效的睡眠效率,才能保证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要二孩,遭遇“老大难”怎么办?

    围绕新春的话题中,在“逼婚”、“买房之余,2016年又增加一个新的内容——“二孩”从“啥时候要”到“为什么生”,答案无外乎以下几种:1 可以陪伴和帮衬老大.一个孩子多孤单啊,生俩就有伴了.生二孩相当于自带“同伴模式”,从小练习社交.2可以减轻养老压力.在养老金不足、养老院短缺、房子不够住、城镇生存压力大的现状下,多生一个就意味着年老的时候多一个人照顾.

    作者: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闹比什么都重要

    近,网络上热传一组照片,题目是《那些年,在农村吃过的好酒菜》,我看着那些熟悉的画面,不禁泪眼迷离.想起多年前那些农村整酒的日子里洋溢的温暖与幸福,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温柔,感慨万千.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缺衣少穿,但无论谁家有“红事”或是“白事”,那一定是全村大的一件事儿.一家有事,几乎是全村出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大家都义务来帮忙.当然,整酒现场虽然人多手杂,但忙而不乱.所有人员都有详细的分工,有负责煮饭的,有负责招呼客人的,有负责倒茶的,有负责洗菜配菜的,有负责采购物品的,还有负责借东西的.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漫“谈”

    作者:王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与母亲“斗法”

    近半年来,老妈突然间“抖”了起来.她整天喜笑颜开,精神头十足,出来进去风风火火,俨然是全家忙的人,而且上周还从县老干部大学捧回来一个大红的聘书——“客座教授”!——这是我和老妈“斗法”的结果.一年前,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妈退休离岗.退归林下的她极不适应这种“闲人”生活,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行走坐卧不知所措.这种生活状态如何得了?于是,我劝老妈或交友或种花或出去走走.建议多多,结果却只有两个字:不灵!没奈何,我只好针对老妈要强的性格特点,采取“激将法”,跟老妈斗起法来:“妈,同事小张的母亲退休后,到驾校报名学开车,两个月就学会了.要不您也试试?”见老妈很认真地抬起头看着我,我忙又“将”上一句:“唉,算了,您学车也学不会,弄不好还会让人笑话,还是别报名了,稳稳当当地在家享清福吧!”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借清明抚慰断肠哀思——告别仪式对创伤心理的康复意义

    缅怀仪式我们知道,缅怀具有追思的含义,是生者对逝者表达敬意的方式.它借助一场或者一系列告别仪式,在人们的内心立下生死两别的“界碑”,既实现穿越时空的情感表达,帮助人们完成内心思念与哀痛的寄托,又实现全新生活的启程,帮助人们重聚能量,开始面对未来.因此,缅怀仪式对人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项.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小胆的爱情

    那时,男生们的目光都喜欢悄悄追随田美美,她身材高挑,瀑布般的长发扎成马尾,俏皮地随着主人走路的节奏摆动着.“田美美,真美呀!”每个男生都会这样想,悄悄给她写情书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敢于公开站出来示爱的,只有二班的李雷.为了追求田美美,李雷花费了不少心思,玫瑰鲜花,巧克力和情书,这些一般女孩子们都喜欢的方式,却都被田美美拒绝了.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谁为谁种苦果?

    “我失眠,胃痛,心脏痛,好像身体哪个部位都痛,几个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没病,爸妈也说我闲得找病,可是我真的难受,为什么呢?”“老师,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我的室友、我的家人,我怕他们不耐烦、不喜欢我,排斥我,我想休学,只有一个人待着时我才有一丝轻松感,有时,我也知道自己是瞎担心,可就是轻松不起来.”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简净时光

    年少的时候,时常听年长的一些人感叹,走着走着就把自己弄丢了.对此,我甚为不解.那时,我尚在明净的校园、图书馆的书架前流连,天地净明,时光悠长.而光阴就像一个旋转的光轮,我们都躲不过时光劫.年少,成了一个令人怀念的名词,它的无忧无惧、净明无邪如澄澈的溪流,而今,喧嚣和聒噪的世界里再也无缘听到溪流的清澈声.红尘里渐走渐深,也与初的那个自己渐行渐远.弄丢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当年的梦想,洁净柔润的心.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人带孙辈,家庭成长环境还好吗?

    全面放开“二孩”,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养育孩子的重担将不可避免地落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隔代教育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今,许多老人都带孙子,一方面,帮助子女减少压力,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晚年有了弄孙情趣.可是,如何带好孙子是有学问的,特别在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大心愿的今天,老年人是否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提供优良的家庭环境呢?

    作者:吴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碗粥比一锅粥更好熬

    公司的通讯员小李被抽调到市里帮忙,一时半会回不来,领导找到我说,试着写写网讯报道,如果可以,以后这项工作就交给你了.言外之意,如果行的话,我便有可能被调到人秘科.这自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可是,我对网讯报道一点儿不感兴趣,确切地说,是不会写.眼看着到手的鸭子又飞走了,真让人难受.

    作者:化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与春同行

    作者:曹丽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