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恋着多欢喜

七夕草

关键词:
摘要:1上了高中,他的偏科现象越来越严重,英语差得一塌糊涂.暑假,他报了英语辅导班,刚去了几天,他就心烦意乱,将要放弃的时候,辅导班里来了一位女孩,清秀的脸庞,高挺的鼻梁,澄澈纯净的双眸,只一眼,他的心湖里如同掉进一粒石子,他听见心“扑通扑通”地跳,无法言说的喜悦和慌乱,那一刻,他决定留下来,借着补习英语的机会,再听一次那无法自拔的心跳.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都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且过.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躁动的青春

    “每天上班下班,朝九晚五,那种平淡生活”,她说,这是她一直想要的生活,但是如今,她人却在了这里.此刻的梅子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那里,乖巧而讨喜.她是90后,家中除了她这个孩子外,还有一个比她小3岁的弟弟.在梅子的世界中,爸爸从来只是一个空洞的称谓,梅子说:“我早就不记得他长什么样了,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干什么的.”为了养活梅子,妈妈在梅子满月后将她托付给了外婆,自己外出到福建打工,两三年才回来看梅子一次.4岁时,外婆举家搬迁去安徽,又把她托付给了奶奶,直到8岁,外公才把她接到了安徽.在那年,她和小她3岁的弟弟第一次见面,也是在那年她得知,爸爸在弟弟出生的当年因为抢劫判刑14年.

    作者:夭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

    小莉和峰的婚姻曾是朋友羡慕、认可的爱情典范.然而,温馨浪漫的婚礼似乎在昨天刚刚举行完,众人还没有从喜悦的场景中走出的时候,却惊讶地听说两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峰提出了离婚.在父母的劝说下,峰和小莉接受了咨询.两人先后走进来的时候,像是带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男生高大帅气,女生柔美可爱.看起来很般配的两人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将婚姻带入了死胡同?在初的几分钟里,小莉一直以泪洗面,峰则锁眉不语,没有人想到要说些什么,或是从哪里说起.终于,在沉默了将近5分钟后,峰率先开口,讲出了他对现有婚姻状况的无奈.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被“蛇”困住的灵魂

    小梅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来精神科门诊就诊的,第一眼看到她,看不出她有什么大的异常,大约三十来岁的样子,表情举止很得体,穿着很讲究.她的父母向我讲述了她的情况.父母称小梅精神不正常有五年左右了.刚开始有症状时,小梅还在单位里上班,有时会与单位里的同事发生矛盾或者口角,回家后就跟父母念叨这些事,并很生气.父母劝解后,小梅能听得进,也能正常上班.渐渐的,这种情况变本加厉,小梅与单位同事发生矛盾生气后,会经常突然倒地,浑身抽搐,持续约5到10分钟才能缓解.因为小梅这种情况的出现,单位里很少有人再敢与她发生口角,当然也很少有人敢跟她走得很近.之后,小梅经常头痛,夜里睡不好觉,白天上班也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也下降了.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跳出圈子

    记得泰国有这样一种风俗,女人从十三四岁起就往开始脖子上套金属环,金属环数目越多、脖子越长,当地人就会认为她越美.在非洲大陆,有一个民族更奇怪,女人喜欢在鼻梁、肚脐上穿孔挂环,认为这是很美的装饰,而更多的女人则爱佩戴金项链、挂耳环、戴戒指和手镯,以有圈子相伴为美.

    作者:朱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谁为谁种苦果?

    “我失眠,胃痛,心脏痛,好像身体哪个部位都痛,几个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没病,爸妈也说我闲得找病,可是我真的难受,为什么呢?”“老师,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我的室友、我的家人,我怕他们不耐烦、不喜欢我,排斥我,我想休学,只有一个人待着时我才有一丝轻松感,有时,我也知道自己是瞎担心,可就是轻松不起来.”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书报角里人气高

    父亲年轻时酷爱阅读,退休后有了时间,更能静下心来读书看报了.虽然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平台阅读,但父亲认为像他这样眷恋纸质媒体的人依然很多,真正能让自己有点思考的还得看纸质书报.今年,父亲去国外看望大伯,他了解到那里很多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也很大,社区图书馆根据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儿童活动阅览区,只要出示近的水电账单,再加上驾照证实你是该社区的居民,就可免费在社区图书馆看书.

    作者:余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漫“谈”

    作者:王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要二孩,遭遇“老大难”怎么办?

    围绕新春的话题中,在“逼婚”、“买房之余,2016年又增加一个新的内容——“二孩”从“啥时候要”到“为什么生”,答案无外乎以下几种:1 可以陪伴和帮衬老大.一个孩子多孤单啊,生俩就有伴了.生二孩相当于自带“同伴模式”,从小练习社交.2可以减轻养老压力.在养老金不足、养老院短缺、房子不够住、城镇生存压力大的现状下,多生一个就意味着年老的时候多一个人照顾.

    作者: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匠心何处

    在老辈人那里,匠,是一种标准,一门过硬的技术或谋生手艺.生活,离不了匠.瓦匠、石匠、木匠、花匠、剃头匠,铁匠、杂匠、裁缝、秤匠、修锅匠、补碗匠、弹花匠……我觉得,匠和匠人,更像一缕古风.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忽然来了一个手艺人,种种奇巧、古怪的细作,像一个明朗但有着硬壳的谜语,引发快意.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终于战胜了强迫症

    对于强迫症,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许多人都罹患了这种心理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许多名人都有强迫症,如:霍华德·休斯,贝克汉姆等.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强迫症“八年抗战”的经历,希望对广大强迫症病友有所帮助.

    作者:王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纪念方式

    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用一首《江城子》表达了人们对亡故亲人的情感,其中那句著名的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痛彻人心,令人落泪——亡妻虽已别世十年,思念之情却依然如故,没有因时间而发生任何退减.“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宁静间,人们似乎可以听到词人滚落面颊的泪水声音.词人那些始终游荡于心中,时时刻刻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只能通过“夜来幽梦”得以实现,然而,即使以梦寄情,却依然难诉思念.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有一家公司老总打算从员工当中选一个人接替即将退休的市场部经理,他想了一个对谁都绝对公平的考核办法,这项考核以“开拓精神”为目标确立优秀人选的产生.老总整理出了一个房间,并关上了门,他在门上写了“不得入内”四个字,然后通报每一个员工说,谁也不要走进那个房间,但他并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能入内.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人们都死死记住了这个命令,自己该干啥就干啥,反正工作中没有任何事情会与那个房间产生瓜葛.

    作者:李克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与春同行

    作者:曹丽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愿陪你们慢慢变老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儿子——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前些年我一直漂泊在外、忙忙碌碌,还没等我切实尽到哪怕一点点孝心,爷爷、奶奶就先后离我而去!更可悲的是,父母也几乎一两年都见不到我,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人来说,父母已变成了空巢老人.

    作者:唐加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戴着眼镜睡觉的人

    小时候,刚从农村考入县城初中时,班里没有一个之前我相识的同学,因此,刚开始的几天甚是孤单落寞.同桌安敏和我情况差不多,我们俩既是同桌,又同病相怜,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安排寝室的时候,我们特意要求老师为我们安排距离近的床铺.

    作者:熊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有情趣

    老年生活不能没有情趣,否则,日子就像乏味的一道菜.情趣是一种心态,它是人情味加生活趣味的富有个人色彩的一种生活态度,它是性格和文化教养的“情发于外”的表现,譬如风度、口才、待人接物等.而情趣的内容是多样的,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种情趣,幽默感是一种情趣,兴趣爱好是一种情趣,有所作为也是一种情趣……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小胆的爱情

    那时,男生们的目光都喜欢悄悄追随田美美,她身材高挑,瀑布般的长发扎成马尾,俏皮地随着主人走路的节奏摆动着.“田美美,真美呀!”每个男生都会这样想,悄悄给她写情书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敢于公开站出来示爱的,只有二班的李雷.为了追求田美美,李雷花费了不少心思,玫瑰鲜花,巧克力和情书,这些一般女孩子们都喜欢的方式,却都被田美美拒绝了.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真诚中的真诚

    我在装修房子的时候结识了小邓,那天,如果不是他仗义执言,我说不准要被家具商坑一大笔钱.后来我们慢慢接触,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正直、诚实的人,我觉得这个朋友值得交.打那以后,我总是时不时地叫上小邓一起吃饭,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也会把他带上并介绍给大家.打那以后,家里的灯坏了,水龙头坏了,只要给小邓打个电话,他都会及时帮我换好.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春天的脸谱

    作者:曹丽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