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的“好朋友”

李非

关键词:
摘要: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上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第一次见到小雨的时候,他衣着有些凌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双手不停地来回搓,表情显得很不情愿,也很拘谨,对周围的环境非常警惕.我问他话,他回答的声音很小,夹杂着不耐烦,我常规性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就开始吼,称自己只是难受,心情不好,根本没有病.见其情绪激动,我选择倾听,在我的安慰下,他才慢慢说出事情的原委.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寒门学子求助记

    两年前,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给时下的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许多出身贫寒的年轻人纷纷道出自己的艰辛和困惑,寒门子弟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位穷困人家的孩子所遭遇到的成长危机,希望能给有着同样困扰的人们一点启示.A 女孩小文是位高一的学生.在作了一番了解之后,小文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说,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她坦率地说,她想过死,害怕哪一天控制不住自己真的做了傻事.

    作者:成淑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跳出圈子

    记得泰国有这样一种风俗,女人从十三四岁起就往开始脖子上套金属环,金属环数目越多、脖子越长,当地人就会认为她越美.在非洲大陆,有一个民族更奇怪,女人喜欢在鼻梁、肚脐上穿孔挂环,认为这是很美的装饰,而更多的女人则爱佩戴金项链、挂耳环、戴戒指和手镯,以有圈子相伴为美.

    作者:朱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书报角里人气高

    父亲年轻时酷爱阅读,退休后有了时间,更能静下心来读书看报了.虽然现在可以通过电子平台阅读,但父亲认为像他这样眷恋纸质媒体的人依然很多,真正能让自己有点思考的还得看纸质书报.今年,父亲去国外看望大伯,他了解到那里很多社区都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也很大,社区图书馆根据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儿童活动阅览区,只要出示近的水电账单,再加上驾照证实你是该社区的居民,就可免费在社区图书馆看书.

    作者:余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与春同行

    作者:曹丽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戴着眼镜睡觉的人

    小时候,刚从农村考入县城初中时,班里没有一个之前我相识的同学,因此,刚开始的几天甚是孤单落寞.同桌安敏和我情况差不多,我们俩既是同桌,又同病相怜,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安排寝室的时候,我们特意要求老师为我们安排距离近的床铺.

    作者:熊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沉甸甸的年终奖

    那年,我所在的大型国企外贸公司倒闭后,同事老郭把我和蔡姐拢在一起,另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老郭是业务上的老人,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在海外客户中享有很高的商誉.我们看中了他的人品,乐意当他的左右膀.三人公司就这样起步了.

    作者:刘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敬业是好的药

    十年前,我进入了这家公司,跟我一起入职的还有于洋、黄胜.那时,我们都没有文凭,应聘的是基层岗位.上班要熬更守夜,不仅工作时间长,条件也非常艰苦.于洋提议,自学一个文凭,将来找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办公室朝九晚五,时间固定,上班有空调,冬暖夏凉.黄胜听了,两眼放光,他看上了一个办公室里新来的女同事.因为职位的差距,他不敢跟她说话,担心被看不起.我们三个一拍即合,去了卖自考书的书店,买了教材.

    作者:张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终于战胜了强迫症

    对于强迫症,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随着生活压力的变大,许多人都罹患了这种心理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强迫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许多名人都有强迫症,如:霍华德·休斯,贝克汉姆等.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强迫症“八年抗战”的经历,希望对广大强迫症病友有所帮助.

    作者:王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卫生法》实施3周年

    精神疾患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之一,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自2013年《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国家对精神病患者的财政支持力度空前加大.本刊邀请到自1999年起参与起草国家精神卫生立法的唐宏宇教授,谈谈《精神卫生法》实施3周年来的感受.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有哪些改变?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的“自愿原则”,其影响远远超出精神科层面,并深入到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伦理和人权层面.社会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不尊重,违背患者意愿而强迫其住院治疗不仅是行为,而且成了观念,从根子上讲,缘自伦理和人权意识的淡薄.人们往往把精神病人视为“异类”,不当“人”对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谁为谁种苦果?

    “我失眠,胃痛,心脏痛,好像身体哪个部位都痛,几个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没病,爸妈也说我闲得找病,可是我真的难受,为什么呢?”“老师,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怕影响到别人,哪怕是我的室友、我的家人,我怕他们不耐烦、不喜欢我,排斥我,我想休学,只有一个人待着时我才有一丝轻松感,有时,我也知道自己是瞎担心,可就是轻松不起来.”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恋着多欢喜

    1上了高中,他的偏科现象越来越严重,英语差得一塌糊涂.暑假,他报了英语辅导班,刚去了几天,他就心烦意乱,将要放弃的时候,辅导班里来了一位女孩,清秀的脸庞,高挺的鼻梁,澄澈纯净的双眸,只一眼,他的心湖里如同掉进一粒石子,他听见心“扑通扑通”地跳,无法言说的喜悦和慌乱,那一刻,他决定留下来,借着补习英语的机会,再听一次那无法自拔的心跳.

    作者:七夕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车票里的乡愁

    一年一度的春运终于结束了.40天的时间里,人们纷纷用各种方式订车票,排队、打电话,或者在网上订票.形式不同,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热切的期盼.车票到手,人就像生出了一双回家的翅膀,无比畅快.看到订票的火爆场面,脑海中不由得联想起了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春运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迁徙,故乡的暖流传来了信息,浓浓的乡愁牵引着方向,怎能不归心似箭呢?喧闹的站台,汹涌的人群,匆忙的脚步,那种场面太壮观了.大家来自不同的城镇,但是都赶往同一个地方一家.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肖乾旭哲理漫画之生活感悟

    作者:肖乾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都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且过.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有情趣

    老年生活不能没有情趣,否则,日子就像乏味的一道菜.情趣是一种心态,它是人情味加生活趣味的富有个人色彩的一种生活态度,它是性格和文化教养的“情发于外”的表现,譬如风度、口才、待人接物等.而情趣的内容是多样的,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种情趣,幽默感是一种情趣,兴趣爱好是一种情趣,有所作为也是一种情趣……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匠心何处

    在老辈人那里,匠,是一种标准,一门过硬的技术或谋生手艺.生活,离不了匠.瓦匠、石匠、木匠、花匠、剃头匠,铁匠、杂匠、裁缝、秤匠、修锅匠、补碗匠、弹花匠……我觉得,匠和匠人,更像一缕古风.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忽然来了一个手艺人,种种奇巧、古怪的细作,像一个明朗但有着硬壳的谜语,引发快意.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王小胆的爱情

    那时,男生们的目光都喜欢悄悄追随田美美,她身材高挑,瀑布般的长发扎成马尾,俏皮地随着主人走路的节奏摆动着.“田美美,真美呀!”每个男生都会这样想,悄悄给她写情书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敢于公开站出来示爱的,只有二班的李雷.为了追求田美美,李雷花费了不少心思,玫瑰鲜花,巧克力和情书,这些一般女孩子们都喜欢的方式,却都被田美美拒绝了.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你若明媚,清风自来

    朋友小嫣性格豁达,平时大大咧咧,一张嘴就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大家都说,她就像一株生长在天高地阔的原野上的太阳花一样,栉风沐雨,吸天地之精华,所以才如此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算来,小嫣来我们单位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可她还在原地踏步,论学识论能力,她丝毫不逊色于别人,所以,大家总替她感到遗憾.可她总是哈哈一笑,豪爽地挥手说,“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咱无欲无求,还落得一身轻松呢.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告别演讲紧张

    31 岁的小王是一家IT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原是做软件技术开发的,由于业务精,能力强,一年前被提升至管理层.升职后,小王技术问题不在话下,唯一苦恼的是当众发言出现紧张、口吃、声音颤抖等现象.前段时间,一个解决方案成功交付,领导让小王在庆功会上发言,向客户展示成果.为此,他对着镜子演习多次,还找来妻子当观众.本已胸有成竹,可到了台上他心跳加速,出汗,忘词语塞,大脑一片空白.后,照着稿磕磕巴巴地读完.他为自己糟糕的表现感到羞愧、自责.

    作者:李万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丧失、哀伤与成长

    清明是一个哀伤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常常想起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亲人,尤其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亲人,在这个时候,我们常常肝肠寸断.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这种感情的真实写照.清明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日子,细雨蒙蒙,草长莺飞,许多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喜欢在扫墓之后一起去踏青、折柳、野餐、放风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说的就是清明的这些习俗.其中的核心是对先人的怀念和祭奠,这也是清明节成为我们的八大传统节日之一的重要的原因.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