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男人

张永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代名词, 组织, 血气, 男人, 词库
摘要:在我的词库里,可以为男人找到很多代名词:强硬,彪悍,力量,高大威猛,血气方刚……但他实在不像个爷们,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很“娘”.认识他时,是在朋友组织的饭局上.那天,我们都喝了酒.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剪报”也可与时俱进

    不少人都有剪报的习惯,我也染此“雅疾”,几十年来,剪贴了无数留有油墨香味的集锦本.一本复一本,一册连一册,分门别类,集聚信息,不仅为自己写作养生提供了方便,而且由于主题集中,原来分散的内容一旦合于一处,信息互相补充碰撞,也意外地让人产生了新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将理解引向了深入.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他们坐卧不安为哪般?

    近年来,随着养生热的兴起,大家可以从报纸杂志、各大网站、自媒体、医院的健康大课堂以及电视节目如“养生堂”、“健康北京”等多种渠道获得丰富的健康常识,人们对各种疾病和药物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久病成医”.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刹那芳华

    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一树一树的樱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含苞怒放,像燃烧的生命,热烈而激扬.烂漫的樱花,柔如绸、薄如翼、轻如纱,灿灿若云霞,层层相叠、朵朵相系,一团团一簇簇你拥我挤、相亲相爱地耸立在枝头,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把整个景区点缀得分外靓丽.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倾听你内心深处的“火警钟”

    “医学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是一种疾病吗?更准确地说,“医学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是一个描述性用语,可见于躯体化障碍、疑病症、持续疼痛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多种疾病.

    作者:罗佳;李占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你的不离不弃,我的生死相依

    那年,她刚从一所大专学校毕业,应聘在一家小公司里做文秘.公司不提供住宿,她就在附近的城中村租了间10平方米的小房子.她和他经常碰面.两人就住在一栋楼里,他住四楼,她在三楼.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运动与健康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把春天弄脏

    月底,因业内同行的搞鬼,导致我手头接管的一单合同被退,给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失.为挽回影响,我只好主动辞掉业务主管的职位,返回基层从零做起.周日的午后,我躲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认真核对一批业务清单,意外发现一本账簿的数据没有对上,而负责此单收据的人,恰好是迫我降职的那位同行.于是,我当即写好一封匿名信,打算下周一交给部门经理,藉此惩罚一下对方.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与“黑狗”同行——从阴霾走向阳光

    3个月前……欧阳无缘无故地感到不开心,有时会莫名的心烦,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出门,每天的工作都是硬着头皮去做.同时,她几乎每天都会在半夜醒,醒后又无法入睡,连续多日睡眠欠佳让她感到很困扰,也很无助,有时心情糟糕到极点,会出现一闪而过的轻生想法.

    作者:胡昌清;王巍巍;陈旭;肖乐;丰雷;周晶晶;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里那道坎

    我被抽调到上级机关工作三个月,那里管得非常严格,进门要刷卡,否则进不去.一天晚上,突然有急报,处长让我去办.可不想,卡忘带了,进不了楼.门卫保安是个年轻小伙子,非常较真,不刷卡就是不让进.其实,我来了有半个月了,大家彼此也都脸熟了,可怎么说都不行.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软男人

    在我的词库里,可以为男人找到很多代名词:强硬,彪悍,力量,高大威猛,血气方刚……但他实在不像个爷们,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很“娘”.认识他时,是在朋友组织的饭局上.那天,我们都喝了酒.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父亲缺席的母子盛宴

    1蒋女士上身穿咖啡色粗布衬衫,下穿蓝色裤子,脚踏一双平底黑色皮鞋,左手提着个绿色的大布袋子,右手拿着一张写满内容的稿纸,头发凌乱地束在脑后,皮肤粗糙而灰暗.她的穿着让我想起了电视里的女知青,严谨、朴实,却有一股说不出的韧劲,一点看不出是某知名大学的教授.她谦逊地向我鞠躬致意,我也起身致意,示意她落座.

    作者:陈发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躺着瞎想,不如站起来行动

    中考结束后,我和几位同学计划去南郊登山,并准备在山里住一晚,搞个野外生存.那一天,我们几个人一起在我家研究方案,虽然要登的山就在郊外,可说实在的,我们从来没有爬过这座山,对它完全陌生,也没有野外生存的经验.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饱含母爱的手工馍

    妻子年逾三旬,有幸喜怀二胎,这让远在乡下老家的母亲喜不自胜,且不厌其烦地建议我送妻子回老家待产,以便能够得到她这位婆婆的悉心照料.妻子闻之,心不甘情不愿地对我说,她不习惯老家的饮食,而且老家居住条件简陋,不利于宝宝的生长.我将妻子的“懿旨”如实转达给母亲时,母亲不假思索道:“我可以按照儿媳妇的喜好准备一日三餐,保证不带重样的!”

    作者:艾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招,淡化孩子的“攀比心”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平时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看那个小朋友比你乖,那个同学比你学习好”等,孩子慢慢地就会拿自己跟别人比,“幼儿园里的某某小朋友有奥特曼,我也要买”.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时经常采用与别人孩子进行比较的方式,就容易促使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

    作者:牛锐;刘泉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声教育效果更好

    孩子做错了事,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大声斥责,抑或打骂,让孩子在父母的愤怒中体会到,惹父母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给我取了一个外号——“愤怒爸爸”.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绰号,是因为我时常对女儿发怒.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能说的秘密

    小伊有一个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已经折磨得她几近疯狂,她每天都在紧张与惶恐中度过,她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秘密会被别人发现,发现后她又将面对怎样的困境……小伊一直以来都是以“别人家的孩子”形象存在的,学习成绩优秀,与老师、同学关系相处融洽,可以说,在众人眼中她乖巧懂事,如邻家女孩般亲切,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每天在用着怎样的毅力与自己的怪癖作斗争.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携一缕温婉,美丽人生

    人生在世谁不曾迷茫过?我亦然.有段时间,我曾一度沉迷于有钱人的荣华富贵、明星华丽的服饰,幻想着如果自己也和他们一样,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可是,每每从幻想中跌落到现实,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就会倍感失落.久而久之,我的生活开始变得百无聊赖,无精打采,致使我对生活丧失了乐趣.

    作者:王风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青春经不起“复读”

    上高中那年,还有200多天就要高考了,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我的成绩不错,全年级排前几十名,只要稍微努下力,就能够上一所好的大学.不过,我不想努力,我希望复读一年,好好享受高中的时光.

    作者:张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念念不忘的乡村

    看到一句话:“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我想说的是,乡村之所以令你念念不忘,一定是因为那里烙印着真纯的记忆.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个强迫症者的自述

    我一直都想拥有一份安静的生活,安静到不用看太多的纷争,安静到所有家人都和睦相处,安静到和街边的甲乙丙丁一样普通,安静到不再去想任何多余的事情.可当我已经成为现在的我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地无能为力,不可改变.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