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是一种疾病吗?更准确地说,“医学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是一个描述性用语,可见于躯体化障碍、疑病症、持续疼痛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多种疾病.
作者:罗佳;李占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被抽调到上级机关工作三个月,那里管得非常严格,进门要刷卡,否则进不去.一天晚上,突然有急报,处长让我去办.可不想,卡忘带了,进不了楼.门卫保安是个年轻小伙子,非常较真,不刷卡就是不让进.其实,我来了有半个月了,大家彼此也都脸熟了,可怎么说都不行.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冷战已经持续好几天了,谁也不理谁,都板着脸较着劲儿,看谁先服软.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绝不能败在女人面前,妻更是赌着气,坚决不能输,家庭气氛就这样凝固下来.“砰”一声,震耳的关门声分明是在向我示威和挑战,妻上班去了,还把楼梯跺得“当当”响.
作者:董国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阿东喜欢上了敏敏,却不敢说.阿东和敏敏都在超市上班,一个是保安,一个是收银员.阿东每天都站在超市的入口处,和敏敏只隔几步远.别小瞧这几步,在阿东心里,不亚于王母划下的天河,界限分明,天上地下,相隔重重.
作者:卿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一直都想拥有一份安静的生活,安静到不用看太多的纷争,安静到所有家人都和睦相处,安静到和街边的甲乙丙丁一样普通,安静到不再去想任何多余的事情.可当我已经成为现在的我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地无能为力,不可改变.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林静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了多年的英语老师,薪水稀稀拉拉涨了几次,不过静水微澜不见起色.她想辞职,可面试了几家同类单位,所给待遇都差不多.一次,正坐在办公室发呆,一个家长突然走进来,说要找“熊二老师”.林静一愣问道:“熊二老师是哪位?”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单位楼下的路口,新开了两家卖“煎饼卷菜”的早餐摊,早餐的主要顾客,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虽然卖着同样的早点,味道相差无几,价格也一样,而且每天早上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顾客,但月末一核算,东边胖大姐的利润却足足是西边瘦大姐的两倍多.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综合医院常见躯体化症状分布及特点躯体化症状临床表现多样,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疼痛等均是常见的躯体化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
作者:汪凯;郑迩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小伊有一个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已经折磨得她几近疯狂,她每天都在紧张与惶恐中度过,她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秘密会被别人发现,发现后她又将面对怎样的困境……小伊一直以来都是以“别人家的孩子”形象存在的,学习成绩优秀,与老师、同学关系相处融洽,可以说,在众人眼中她乖巧懂事,如邻家女孩般亲切,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每天在用着怎样的毅力与自己的怪癖作斗争.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去年,北京某重点小学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引发了家长和学者们的大量关注与思考.校园霸凌在中国不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时有发生,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作者:夏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月底,因业内同行的搞鬼,导致我手头接管的一单合同被退,给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失.为挽回影响,我只好主动辞掉业务主管的职位,返回基层从零做起.周日的午后,我躲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认真核对一批业务清单,意外发现一本账簿的数据没有对上,而负责此单收据的人,恰好是迫我降职的那位同行.于是,我当即写好一封匿名信,打算下周一交给部门经理,藉此惩罚一下对方.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在瑞典进行了月余商务考察,在与瑞典人的接触中,令我印象深的是他们低调处世、崇尚普通生活的心态.和瑞典人交谈,不论问及青年、中年或老年人“你大的愿望是什么”时,绝大多数人回答说:“做普通人,过平凡生活.”他们发自内心赞美别人的话是“他很普通”.
作者:周文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那一年,我在一家小加工点里打工.老板待我们还算可以,起码工资不压,到月就发.我努力节省花销,然后把工资寄回家.几个月后,情况变了,老板突然开始压工资,而且脾气也越来越差.有位工友告诉我,老板承包的一个工程被骗了,情绪不好.怪不得,这要是换成我们,也会这样.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3个月前……欧阳无缘无故地感到不开心,有时会莫名的心烦,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出门,每天的工作都是硬着头皮去做.同时,她几乎每天都会在半夜醒,醒后又无法入睡,连续多日睡眠欠佳让她感到很困扰,也很无助,有时心情糟糕到极点,会出现一闪而过的轻生想法.
作者:胡昌清;王巍巍;陈旭;肖乐;丰雷;周晶晶;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妻子年逾三旬,有幸喜怀二胎,这让远在乡下老家的母亲喜不自胜,且不厌其烦地建议我送妻子回老家待产,以便能够得到她这位婆婆的悉心照料.妻子闻之,心不甘情不愿地对我说,她不习惯老家的饮食,而且老家居住条件简陋,不利于宝宝的生长.我将妻子的“懿旨”如实转达给母亲时,母亲不假思索道:“我可以按照儿媳妇的喜好准备一日三餐,保证不带重样的!”
作者:艾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孩子做错了事,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大声斥责,抑或打骂,让孩子在父母的愤怒中体会到,惹父母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给我取了一个外号——“愤怒爸爸”.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绰号,是因为我时常对女儿发怒.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承认,我们的相识,是我情绪极度郁闷时的“产物”.半夜了,睡不着,爬起来去逛论坛,一时糊涂,发了个帖子,诚征一位男士聊天,在线等,不聊不散,暗号为“听雨”.刚刚敲完回车键,立刻就后悔了,急急忙忙去删除,前前后后不过两分钟的时间,QQ上已经有人敲门了,会是谁,也这样夜半无眠,那就一起听雨吧!我咬咬牙,加了他.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白岩松到台湾采访证严上人时,证严上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是会发亮的,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能量的.仔细想来,证严上人的话不无道理.确实,那些经久被磨的人大多在逆境中练就了本领,磨砺了性情,有了出息,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和美玉.而那些磨人的大多处心积虑,把精力和心思都消耗在磨人上,终一事无成,害人害己,落了个贻笑大方的下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晓然的故事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又到了一年好的踏青季节,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春游.周五下午放学回家,晓然兴高采烈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晓然今年8岁了,正读小学二年级,虽然这已不是晓然第一次出去玩,而且又是班上的集体活动,但妈妈还是一边为晓然收拾第二天要带的衣服和食品,一边告诉她:女孩子在外,无论做什么都要约个同学一起行动;遇到突发事情,千万不要惊慌,可以及时向身边的同学或老师呼救;如果玩热了想脱衣服,只能自己脱掉,或者请女同学帮忙;如果玩累了、困了,不要与任何异性单独待在一起,等等.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