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生莫惧少时贫

刘希

关键词:
摘要: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弟,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资助他,他只好外出广东打工.长期的加班加点,再加上初入社会,表弟不习惯竞争激烈、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疲惫不堪的他,常常给我打电话,说活着好累,抱怨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背负的责任要重大得多.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男人女人方程式

    世界看似很大,又很小,两性关系就像一副跷跷板,如何保持其中的平衡颇有学问.这其中,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暧昧型:现在这种关系比较时髦,欲望很多,暧昧很近,爱情却很远.这种称呼也比较多,红颜,蓝颜,异性闺蜜,喝喝茶,聊聊天,互诉生活中的烦恼,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和忧伤,品味着这份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情愫,许多妩媚风情的女人很会玩这个,和男人尽情暧昧着,绝不跨越那条河,因为得不到才会增强吸引力,可以尽情让男人帮忙,男人心里明白,但也乐于享用,多个美丽的女人能够倾听、理解自己又有什么不好?即使偶尔出点儿钱和力,正好满足了自己男子汉的情结,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这道方程解里写满了两个字“利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童年雪趣

    入冬以来,一直盼望的雪始终没落下来.暖冬里干干燥燥的空气、沸沸扬扬的尘土,让人感觉烦躁和窒息,没有雪的冬天缺少了很多情趣和韵味.暖冬的季节,遥想过往的雪天,更加怀念那些雪花漫舞、皑皑大雪封门的日子.对童年雪天的深刻记忆更多来自于嬉雪,那时,家住平房,房前是宽阔敞亮的大院子.大寒季节,北风呼啸,鹅毛大雪一飘就是一天一夜.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险些“友尽”为哪般

    我和阿兰从小就是邻居,也是好朋友.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经常一起吃午饭.那天中午下课之后,我像往常一样去找阿兰吃饭,却发现她不在.我以为她去洗手间了,又等了十多分钟,还是不见她人影儿.我只得自己一个人去了食堂,可眼前的一幕让我很气愤.只见阿兰和我们班的另外一个女生阿容在吃饭,还有说有笑的,丝毫没有顾及到我为她等了那么久.再加上当时火气比较大,我把刚拿起的餐盘往回一摔,什么也没吃就回去了.

    作者:苏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脑、心灵与身体之旅

    2016年11月9日至12日,我们受邀在热情的牛仔之城德克萨斯首府奥斯汀参加了美国心身医学学会2016年年会,年会主题是“大脑、心灵与身体”.大会从美国心身医学学会主席霍夫曼博士回顾心身医学在美国及全球的发展开始,着重讨论女性心理健康、躯体化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心身治疗、心理与内分泌的相互影响、围手术期心理治疗的介入、心理肿瘤学以及生理疾病的心理药理学等.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每样东西都有用途

    被客户投诉的事情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却一直耿耿于怀.客户的不满是因为公司人员安排不当造成的,与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每每想起来,我的心里就像长了一丛杂草,刺扎得难受.一天,和王姐说起这事儿.听完我的诉说,王姐没搭话.停了一会儿,她说,我给你说一件我的事情.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幸运人生三步走

    请明友们思考一个问题:从小到大,在你的周围,你觉得谁是幸运儿呢?这个幸运儿身上有什么特点呢?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电视剧《欢乐颂》,你觉得哪个姑娘算得上是幸运儿呢?

    作者: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担当是大的本钱

    那一年我16岁,辍学到省城一家加工点当学徒.贫困的家庭,让我立志闯出一片天地,虽然在一个又脏又累的小加工点干活,但我把它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一天下午,马上就要下班了,老板又派我去给一家餐厅装个窗户.当时我十分累,头天晚上加班赶活到凌晨3点,早上正常上班,白天又干了一天,本想早点回去休息的,可老板的话就是命令,我马上骑着三轮车装上工具,去了那家餐厅,装完后已是半夜10点多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段“不设防”的旅途

    25岁的朗玥是一名在读的心理学研究生,学校所在的南方城市距离北方的家有2200公里,因为多年在外求学,这个独立又善良的女孩感到对父母的思念越来越浓烈.正如有句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朗玥突然接到闺蜜的电话,希望结婚的时候她能够以伴娘的身份出席自己的婚礼.朗玥欣喜地答应了.挂了闺蜜电话,朗玥灵机一动:参加完闺蜜婚礼后,何不悄悄回一趟家,给父母一个惊喜呢?

    作者:郑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子的问题

    那天上午,儿子的辅导员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子的行为有点不正常,让我赶快到学校去看看.儿子,不正常?我一时难以把这五个字联系在一起,要知道,从小学到大学,儿子一直都是优秀的好学生,一直当班长或学习委员,从来都没有让人操过心,怎么就不正常了呢?平时不太爱跟我们聊天的他,这个周末还破天荒地在电话里跟我聊了半个多小时呢,还说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打算让自己变得外向开朗一些,多交朋友,多做些事情,多做点计划,比如跨专业读个MBA,边读书边创业,每年去旅游一次等等.

    作者: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当「周老」变成「老周」

    周老是我的邻居.大家之所以称他为周老,一是周老官至副厅级,是我们整个小区级别高的官.更重要的是,周老气宇轩昂,颇有风范,大家觉得只有“周老”这个称呼才能配得上他的气质.

    作者:翟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清晨不教子

    那天早上,我为女儿准备好早餐后,就来到卫生间搓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从饭厅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碎了,接着就听到女儿的一声尖叫.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儿不小心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碰落到了地上,牛奶和玻璃碎片洒满一地.女儿低着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我的发落.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强迫症治疗,一定要吃药吗?

    治疗强迫症是否一定要吃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另一个问题一强迫症是否一定要治疗.如果一个疾病能够自愈,那我们可能不用急着去治疗它.但遗憾的是,根据以往的国际报道,强迫症自愈的可能性不大.大约仅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达到自发缓解;而高达60%的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症状会日益加重,直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乃至生活;剩下的30%患者病情时好时坏,波动较大.由此我们知道了,强迫症非但自愈可能性小,而且不治疗的话,大多数人的症状会越来越重.所以,还是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及时就医,和医生一起共同面对强迫症.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想和你聊聊天

    毕业工作后的第二个月,因单位要求个人档案须入人事部门,我便请了一天假,回到母校提了档案.在回程的火车站候车时,一个人实在是百无聊赖,索性去买了一本杂志,找了个空座坐下,不紧不慢地翻起来.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行囊,打好包了吗?

    通常意义上,留学是对未来的储备,它期待收获.然而,不是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够功德圆满,分析原因,是这些孩子的留学行囊中,少了几样东西.蹉跎的留学岁月,空空的留学行囊小罗,男生,是个腼腆的小胖墩.他有过两次失败的留学经历和三进三出的国内初中经历.

    作者:李闻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都是汗毛惹的祸?

    2016年妇女节的上午,正茂在电话里喜气洋洋的声音,给了我这个节日好的礼物.正茂说他找了新工用,干得非常好,重要的是他有女朋友了!正茂是一个非常帅的小伙子,眉目清秀,五官端正,可28岁的他被持久的强迫观念折磨,至今没正式谈过恋爱.

    作者:张愉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隐形的粉丝

    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兴致未尽,有人就安排去唱歌.当然,唱歌的水平很业余,乱哄哄的,洋相百出.其中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屈哥,一直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沙发的角落里,看着大家狂欢,负责陪着微笑,鼓掌.这个人不要说唱歌了,平时话也不多,属于行事谨慎、做派稳健的那种人.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退休老爸的盆景园

    近忙得团团转,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周末,终于得闲回家去看望父亲,发现他鬓角的白发虽然又增添了几许,可是精神依然很好,面色红润、双目清亮,神采奕奕、行动利落.“爸,我回来了.”父亲见到我回来,眼睛乐得眯成一条缝.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人戒烟的心理锦囊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毒素.据统计,每年近60万中国人死于肺癌.作为肺癌的一种主要诱因,烟草对这个庞大的数字难辞其咎.除了癌症以外,吸烟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障碍等多种健康问题.对老年人群体来说,吸烟更会损坏认知能力,引起老年痴呆症等问题.

    作者:赵翔;Gareth Davey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善待“不规则表现”

    时下,养儿育女成了激烈比拼的“事儿 ”,比学习比特长比能力,家长们都挖空心思发现孩子的“亮点”.可惜,爱莫能助的是,我家小儿总是不折不扣地唱反调,一度令我陷入无限的焦虑懊恼之中.记得前不久,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即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拼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我正要助儿子一臂之力,他却振振有词道“自己能行”,于是,我信任了这小子一回,并期待他手中“杰作”的诞生.

    作者:胡豫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节后扎堆离婚,夫妻为何而战?

    时光流转,春节悄然而至,暖暖的亲情牵动着每颗中国心.人们期待着、盼望着,早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过年,然而,“过完年就闹离婚”的现象却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另一种现实.仅以北京市为例,有媒体抽取北京市法院2012年、2013年受理的7032件离婚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每年春节前后是离婚诉讼的高峰期,春节后法院受理案件数是平时的2.4倍.

    作者:沈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