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惊恐发作是什么——医生救救我,我快死了

杨雪

关键词:
摘要:三年前的冬天,在我值夜班的时候,一名年纪为27岁的男性,由几个小伙子搀扶进了急诊诊室,只见被搀扶的小伙子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表情恐惧,见到穿着白大褂的人很费力地喊叫“医生快救救我,我要死了,我心脏要炸了,我不行了”.护士紧急抽血检查心肌梗死,给患者做心电图,结果心梗指标没有升高,心电图除了心动过速没什么特别的异常.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现,患者平素的性格敏感,对自己的身体很关注.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学生“厌学”需重视

    小芳17岁了,刚上高中便说不愿上学,父母说不上学没出息,便逼着小芳继续上学.半年后,老师跟家人打电话,说小芳找不到了.家人赶到学校,进到小芳的宿舍,发现墙上贴的海报全撕了,地上有许多擦过泪的纸,之后发现小芳在楼顶的边沿上意图自杀,说“我再也不上学了,再也不想活了”.

    作者:黄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四届年会在昆明召开

    由中国医师协会(CMDA)精神科医师分会(CPA)联合主办,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8年4月12日-14日在昆明市顺利召开.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夏刚副局长,中国医师协会石丽英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国家残联前任副主席张明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云南省卫计委王灿平书记,云南省医师协会徐和平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王高华会长,WPA前任主席Norman Sartorius教授,美国APA前主席Paul Summergrad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作者:程宇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还来不及拥抱晨曦,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天匆匆而过;还来不及细品春天的殷红窦绿,就已经是满眼肃穆的银装素裹,一年匆匆而过;还来不及享受美丽的锦瑟华年,就已经到了白发迟暮,一生匆匆而过.生命,就是这样匆匆,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只剩下了回忆.

    作者:高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头晕”背后的秘密

    刘叔得的病是“躯体化障碍”,是一类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尽管各种医学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尽管医生反复地说明和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即使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其严重程度也远远不足以解释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和焦虑;尽管患者症状的发生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艰难处境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作者:郭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抽动障碍不可怕,有方可循早疗愈

    7岁的蕾蕾(化名)从小乖巧可人,但近家长发现她添了一个“坏毛病”:频繁用力地挤眼睛扭脖子.蕾蕾的父亲一向教子严格,因此,对她的这些“坏毛病”大加管制.而这些“坏毛病”非但未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她甚至开始嘟嘟囔囔冒出脏话来.一次,蕾蕾的大表哥恰巧看见刚刚被父亲训斥完的蕾蕾正在哭泣.他恰巧正在精神专科医院实习,弄清了蕾蕾父亲训斥的缘由后,马上联想到老师讲解过的情况,就建议蕾蕾的父母带孩子去找儿童精神科医生看病.开始,蕾蕾的父亲很反感:我女儿好好的,怎么可能是精神上的问题呢?后来经大表哥的耐心解释后,一家人终于来到儿童精神科为孩子治病.

    作者:无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教会孩子“交友之道”

    下雨天,接女儿放学.来到学校门口,远远地就见女儿和一位女同学共撑一把伞走在雨中,有说有笑.她眼尖,一下子看见站在门口的我,便丢下撑伞的同学,飞快地向我跑来.我见那位女同学在女儿跑开的那一刻,脸上有些失落.女儿跑到我身边,将书包放到车上,叫道:“爸爸走啊!”我道:“走什么走,知道吗?你刚才忽略个问题.”女儿一脸迷惑,不知问题何在.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要有大局观念

    韩刚出身贫寒,由于家贫,从小受尽了人们的白眼.他印象深的一次是八岁时与母亲到北京延庆的二姑家借钱.在餐桌上,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好吃的食物.他的眼一下子直了,像一只饥饿的小狼,他贪婪而忘形地吃着,全然没有注意到表姐妹们厌恶的表情和憎恶的眼神.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惊恐发作是什么——医生救救我,我快死了

    三年前的冬天,在我值夜班的时候,一名年纪为27岁的男性,由几个小伙子搀扶进了急诊诊室,只见被搀扶的小伙子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表情恐惧,见到穿着白大褂的人很费力地喊叫“医生快救救我,我要死了,我心脏要炸了,我不行了”.护士紧急抽血检查心肌梗死,给患者做心电图,结果心梗指标没有升高,心电图除了心动过速没什么特别的异常.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现,患者平素的性格敏感,对自己的身体很关注.

    作者:杨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只为规则道歉

    三年前,梅从省城的一所重点高校毕业,应聘到市内的交通银行做柜员工作.农村出身的她很珍视自己的岗位,从入职的那一刻起,便把接待顾客、存取保险、扎账结算等柜员工作做得细致入微,从未发生过丝毫差错.正当梅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顺风顺水的关键时刻,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某日下班前,梅正忙着扎账,忽然,一位衣着靓丽、手拎挎包的中年妇女急匆匆地来到柜台前,将一张银行卡递给梅,让梅帮她查看一下里面的数额.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职场没有敌人,换个角度都是贵人

    遇到六年前的同事林星,她已是一家著名高档男装的重要股东.看到她,我脑子里想起的还是她当年在公司树敌太多不得不愤然离职的样子.原来,从我们公司尴尬离职后,林星被一家服装公司录用,可没多久,她就跟一位同部门的同事刘胜闹矛盾了.林星和刘胜竞争激烈,都想靠业绩升职加薪.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良的亲子互动与容易伴发病态的家庭结构——听赵旭东教授聊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人的一生当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发生得早,在出生前就已经产生,并且会陪伴我们终身.在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妇女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中我们都会提到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都非常好,非常健康.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控方辩方技术讲解:战胜情绪,恢复理性

    一位来访者说,工厂这两年经营不景气,正在裁员,他觉得科长会报复他,会让他下岗;自己见到科长就觉得不自在,心中有莫名的紧张和心慌.来访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原来,两周前工厂搞了一次活动,上级领导深入各科室,希望群众对各科室中层干部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帮助.上级领导反复强调不会打击报复,大家要对工厂负责.于是来访者就提了一个意见说,他们科为了回扣多一些选择与小厂合作而不与大厂合作,他觉得这样不对.事后,来访者了解到科长知道这个意见是来访者提出的,故此有上述的担心情绪.

    作者:郭召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被压抑到深处的痛

    29岁的尤冰从初中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地被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感困扰.开始只是偶尔在考试等压力事件的时候感到心慌.到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尤冰在高考的压力下,出现了持续的偏头痛、失眠等更多症状.到高考前一个月更是眩晕、胸闷导致夜不能寐,不得不住院治疗.然而,医生并没有从医学检查中发现任何导致这些症状的生理因素.在医院住了三天之后,尤冰只能在症状稍有缓解后出院.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照顾好家中的“老小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步入老年阶段,而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一旦成为了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属,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护理这种疾病?这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独处的健康风险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大家忙于自己事务的同时减少了与他人联系的时间.有人说,更少地与他人联系可以增加自己独处的机会.独处的确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认识并接纳自己,让我们免去了纷繁复杂的社交活动,留给内心一片安静的天地,去寻找生命的繁华.

    作者:朱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核心的能力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和我同批进来的还有许多人,我和小杜幸运地留在了公司总部,没有下放到分公司.后来人事经理告诉我,其实我们能留下来,得益于毕业学校的名气,还有面试时我们分数排在前两名.初入职场就如此幸运,我们非常感激公司,也只有努力工作回报,也期望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开始的几个月,我们都是职场菜鸟,每天干的都是一些跑腿的杂事,可后来,我们的发展就不一样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怎样与爱顶撞的孩子和平共处

    Q老师您好!我是一位10岁男孩的父亲,我家孩子从小就爱调皮捣蛋,性格还比较倔.从六七岁开始,我就觉得很难与他相处了.他老是和我以及他的妈妈对着千,叫他往东他偏往西,教育他时还爱顶嘴.有一次,妈妈见他放学回家了随手就把书包往沙发上扔,便说:“你的书包经常被你当皮球踢,不要放在沙发上.”他马上会反击说:“你不就是嫌脏吗?我就爱扔这儿,咋的了?”你看,就这都能跟妈妈杠上了.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提升心理弹性,化解“信任危机”——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关怀

    曾经,希波克拉底誓言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充满了敬重,因为他们是神圣的,这种神圣来自于这一群体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身,更来自于这一职业群体灵魂深处的圣洁,所以我们常将医务工作者称为白衣天使.而今天,医患纠纷、护患矛盾,甚至医务工作者被打、被害等事件的频频出现,让我们不禁感到,医护人员已经成为急需心理关怀的群体.以下,让我们聚焦护士职业,共同关注一下他们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健康维护问题.

    作者:李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校园暴力:阴霾的背后

    在学校中,校园暴力似乎一直如毒瘤般地存在,近年更是因为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而甚嚣尘上.欺负者通过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故意地、频繁持续地向受害者施暴,除了对受害者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对其心理也有极大的摧毁力.受害者会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由于其价值体系尚在塑造过程当中,极易发生认知失调,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萌生厌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为此,研究者们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校园暴力.

    作者:丁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送孩子一双想象的翅膀

    从教多年,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时,我总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太差了.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借物抒情,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某一个点上,而不能发散开来.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孩子们的想象力都到哪儿去了?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