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应用探讨

孟宪君

关键词: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程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在采集血标本前没有接受相关的药物治疗,上述患者全部被检查出典型的临床冠心病症状,同时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与影像学确诊。同时随机抽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上述研究对象全部在早八点前空腹采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以及血浆后予以测检。结果病例组不同的心功能分级病人和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FiB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Hs-CRP(超敏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掌握病人心功能受损情况与治疗分型、疗效判定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骨科老年患者疼痛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使得老年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结论疼痛是骨科老年患者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及时有效的止痛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如何将疗效提高。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内科于近两年内接收的上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将生长抑素用于治疗对照组,将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用于治疗实验组,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较实验组的96.0%要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且2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生长抑素和泮托拉联合唑联合治疗,能提高药效,疗效确切,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德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数字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研究组予以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1组服用倍他乐克治疗,对照2组服用依那普利治疗,分析对比各组治疗效果及血压变化、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起效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寿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重点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看护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看护22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患纠纷率高达19.0%,患者满意度仅为81.0%。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仅为4.5%,患者满意度高达95.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显然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明显,不仅降低了护患纠纷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晏翠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梅毒感染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1例梅毒感染合并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1例梅毒感染合并开放性骨折患者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隔离措施、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护理,并且对护士进行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结果患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医护人员没有发生暴露与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结论有针对性的采取隔离措施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与患者加强交流与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作者:钱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建议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指未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二尖瓣修复术后的房颤。脑卒中和血栓塞是房颤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通过与凝血酶或Xa因子可逆性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对房颤患者,NOAC是一类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安全性较好的口服抗凝药。NOAC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并受到广泛关注。房颤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这就使抗凝治疗变得更为复杂。NOAC在我国临床应用的病例数尚少,经验相对缺乏。本文针对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NOAC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作者:张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孕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剖宫产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4%,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护理中应用孕期健康教育,切实提高产妇孕期保健水平,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充分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刘兴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方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垫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上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外垫压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外垫压术的护理方法及技巧。结果20例上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专业的护理,提高了视网膜脱离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快了患者康复出院的时间,有效的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还创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江红;孙晓梅;赵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复苏后护理。方法将60例因窒息复苏后的早产儿患者进行归类比较。结果通过比较60例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进行归类总结,重新得到新的更有效的护理理念。结论提高复苏后的观察。优化护理对治愈患儿和患儿日后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钟俏梅;苏银青;曾嘉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与观察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临床特征,探讨其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病人数量为33例,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临床护理效果方面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病人,在严密观察及判断其病情的同时,还应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从而加快其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鲜荣;李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独活寄生通痹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独活寄生通痹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独活寄生通痹汤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美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脑血流量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探究脑出血血肿周围的血流量变化特点。方法从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中随机抽选30例,按其出血量不同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出血后第1天、7天、14天进行PWI检查,观察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出血量脑血肿周围组织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脑出血量不超过10 ml的病人在发病第1天病灶周围组织血流量变化不明显;出血量10~30 ml的病人发病第1天病灶周围组织的TPP、MTT、CBV、CBF有变化;发病第7天病人脑血流量明显下降,TPP、MTT、CBV、CBF等变化明显;发病第14天的病人TPP、MTT、CBV、CBF等变化明显。结论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测血流量安全、快速的方法,脑出血周围组织存在血流量下降现象,且不同时间、不同出血量的血流量下降程度不同,病后第7天下降明显。

    作者:秦世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近几年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坐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肝得健治治疗),均为45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同对照组患者的60.00%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临床上中医药效果显著。

    作者:马文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健康体检时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压达标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针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对28例老年患者,对他们实施单侧PKP术,观察手术后的效果;结果17例在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10例术后卧床6 h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1例需辅助止痛药物及物理治疗后好转。本组所有患者24 h后均离床活动;骨水泥渗漏等手术并发症1例2椎体,均无临床症状;28例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伤椎Cobb角的改变,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其进行8个月左右的随访,没有出现腰背痛复发情况。结论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采取PKP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天斌;王彦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助产士面临的压力与缓解对策

    助产士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正常产妇接生、协助产科医生处理难产,并负责计划生育、围生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宣传及指导[1]。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母婴健康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保证母婴安全更加成为产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助产士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承担了观察产程与助产的工作,牵涉母婴两条生命,责任重大。其职业特点决定其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地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对调动助产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产科助产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杨贵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目的:浅谈外科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收取我院100例围手术期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心理反应和承受度差异。结果实验组大部分患者能平静的接受手术,对照组患者多数仍然不能很好地接受手术,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且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消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安和紧张情绪,保证顺利的进行手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患者的身体康复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付燕活;陈美英;林细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治咳嗽六则--从医案拜学名家

    鄙人试帮亲人朋友治疗感冒,若用经方,尚可立竿见影,若用时方,往往感冒表证已去,但留咳嗽久除不去,深感所学浅薄!故留意于此,尤其是在拜读了名医医案后,深受启发,遂不揣浅陋,略抒己见于其案,望能对己有所裨益。1?抓主证,治咳从肺入手经曰:“肺为咳。”喻昌云:“咳者,肺之病也。”景岳更明言:“咳证虽多,无非肺病。”故治咳时,当从主证入手,紧紧抓住肺这一关键。

    作者:孔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肌死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流程治疗,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救治流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疗效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死梗发病率较高,抢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理念,临床上采用化急诊救治流程救治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淑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开腹D2根治术,研究组行腹腔镜D2根治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少(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淋巴及清扫数、3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不仅能够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斌;杨姝;金哲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