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例)和观察组(n=24例),对照组采取帕米膦酸治疗,观察组采取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9.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唑来膦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辖区居住并接受综合干预管理的慢性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管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综合干预管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两组的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管理前,对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的优良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干预管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应用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升患者对药品知识知晓情况、遵医依从性及自我规范管理情况的优良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学利;施小明;李园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高龄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麻醉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给予呼吸支持17例,循环不稳定30例,中枢神经功能障碍15例。全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非常理想,无麻醉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必须了解高龄心脏病患者各项脏器的代偿能力及病变程度,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及管理,尽可能减小手术麻醉风险,保证麻醉期患者的安全。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阑尾炎的患者手术后对穿孔感染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治疗后阑尾炎的穿孔感染患者8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护理治疗后,患者的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阑尾炎患者术后的穿孔感染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效果非常理想,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的降低,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其筛查起始年龄。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接受宫颈癌检查的例患者21000为研究对象,其中仅有2722例病人接受宫颈癌病变筛查,回顾性分析资料。结果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66人,其中浸润癌、原位癌及CN分为14人、6人、46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中,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31~65岁。结论应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依据患者的实际年龄选取合适的筛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作者:郭瑞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运用新生儿科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胆红素指数变化和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胆红素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胆红素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4.52%(6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9%(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胆红素指数,增加护理满意率。
作者:候琳琳;张宁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2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146例与对照组145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神经外科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细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翻身时效评分情况。结果护理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翻身时效评分低于对照组,翻身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细微护理用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可降低压疮发生率,降低翻身评分即优化翻身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东彦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对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6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怀疑存在CRBSI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当天检测血清PCT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同时留取血培养和导管培养,依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各指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计算PCT、CRP、WBC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CT、CRP、WBC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均高于CRP、白细胞计数的相应指标。结论 PCT在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价值。
作者:林华;郑瑞强;吴晓燕;於江泉;邵俊;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和作用。方法通过对比集中调配和传统配液各工作环节以及质量把控的严格程度,体现集中配液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方面有很大优势。结论积极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保障医院静脉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刘剑;亢泽坤;张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成人腹腔镜补片疝修补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专项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专项护理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较专项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专项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雄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尽量的减少或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干扰因素,为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姜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丽花;贺宗婷;陆文杰;沈怡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两种卧位对异位颈内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病人10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3例,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时床头抬高30~45°,采取半卧位;对照组PICC置管时采取常规床头放平的平卧位,比较两组病人置管后导管末端的位置,穿刺成功率及异位率。结果对照组PICC置管异位率为12.96%,实验组异位率为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床头抬高30~45°,半采取卧位联合推注生理盐水,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同霞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腹腔镜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疗效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远;曹庆同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采用阿奇霉素与三金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三金片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三金片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万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具体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使用呼吸机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正常使用呼吸机,乙组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6%,乙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0%,乙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给予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措施有利于降低因呼吸机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丕晔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的结石消除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两组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震波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有效提高首次结石消除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钱晨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行泌尿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偶数分为研究组43例主要在术中、术后预防性用药,对照组41例根据患者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预防性用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后感染率以及术后用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明显增强疗效,缩短用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率。
作者:郭瑞宾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吗啡用于治疗肿瘤晚期临终患者呼吸困难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静脉注射吗啡组(实验组):吗啡2 mg IV 15 min评估,不缓解重复给药1次,4 hr prn。皮下注射吗啡组(对照组):吗啡5 mg IH 4 hr prn。结果30 min缓解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60 min缓解率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小剂量分次静脉注射吗啡治疗晚期肺癌呼吸困难安全有效。
作者:谢峰;陈昌南;潘岐作;陈婵娟;钟文杰;魏展惠 刊期: 2015年第33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手术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行日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日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洋 刊期: 2015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