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药剂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药剂管理科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药剂科管理工作的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调配差错例数、 过期药品数和药品报损率分别为1例,1例和0.07%,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科研发表的文章、 科技进步奖项和学术会议人数分别为3篇,4项和27人,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药剂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提升药剂管理质量和科研成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而试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8%,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传导的速度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霍瑞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对各类涉药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调研,分析当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 药品不良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众对药品不良监测工作认知度不够;二是,监测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相应报表没有完整、 规范、 真实的填写;三是,涉药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对失衡,医疗机构上报的数量相对较多,而药品生产、 药品经营的企业上报的数量相对较少.结论 应采取以下对策:确保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快速医疗救治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作者:赵艳姣;宁殿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5例作观察组,给予以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药口服外用均以10天为一疗程,针灸1次/天,10天为一疗程;另选取45例作对照组,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以10天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与62%,复发率分别为2.22%与15.5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黄盈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将米非司酮按照剂量大小分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1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剂量为12.5 mg?d-1;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剂量为25.0 mg?d-1.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小(P<0.05);观察组FSH、LH、E2及P等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4.00%,少于对照组15.67%(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子宫肌瘤,建议选用小剂量(12.5 mg?d-1),临床效果更佳,能显著减小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稂琳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克拉霉素、 果胶铋联合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整体效果优于克拉霉素、 果胶铋联合治疗,方法经过验证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将其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金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两组均接受开髓拔髓术进行治疗,参比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甲醛甲酚合剂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米诺环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 症状改善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参比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 活动度评分结果由于参比组,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对于提高疗效、 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田志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甲亢患者外科手术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术后不给予临床护理,实验组38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均给予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为(4.2±1.6)d、 住院时间为(8.8±1.5)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亢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手术创口的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用药半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在心电图ST段回落、 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ST段回落情况>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出现不良用药反应差距也不大(P>0.05).结论 针对STEMI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ST段水平且帮助减轻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张志英;范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87.67%与对照组83.56%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70%明显低于对照组31.51%(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儿童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市一)医院(及市红会医院)收治的(成均镇的)手足口病患儿803例,对患儿的发病年龄、 性别、 人群及季节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发病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803例患儿2014年-2015年不同季节均有发病,但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6月及7~9月;803例患儿2014年459例发病,2015年344例发病,且患儿发病主要集中在1~3岁,分别有:275例、242例及136例;803例患儿2014年—2015年多发生在散居儿童中,发病人数为726例,幼托儿童及学生发生率较低;803例患儿中493例男性,310例女性,发生率与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应该在4~9月份,针对1~3岁散居儿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手足口病发生率.
作者:吕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ASAP与中西药物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妇科炎症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给予ASAP与中西药物结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妇科炎症患者应用ASAP与中西药物结合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且安全,能够适当治疗的盲目性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广泛重视,其中,护士长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其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护士长应该具备素质的分析,提出几点增强护士长综合素质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闫玉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左心室附壁血栓( LVMT)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1] , 如果附壁血栓破裂, 脱落可导致重要脏器的栓塞, 易致残甚至致死[2]. 但目前对于LVMT的治疗尚无定论. 本文通过对AMI后LVMT形成的患者抗栓治疗效果进行临床随访, 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
作者:李艳丽;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的支持.方法 通过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资源的检索,将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纳入对比.将文献质量纳入相关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且将相关的数据提取出来,在统计分析的时候利用SPSS16.O软件来进行.结果 终将10个RCT进行纳入,其中包括2340例研究对象.通过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低质量研究为评分均≤2分.因为临床异质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纳入研究当中,所以只是利用了描述性分析.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关节改善情况,在血沉、 肿胀关节数、 压痛关节数、 僵晨时间等方面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作者:臧海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治疗急诊内科昏迷时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为期,共选择昏迷患者77例,均为患者在常规抢救措施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药治疗,记录患者存活率和死亡率.结果 患者抢救后总存活率为92.21%(71/77),死亡率为7.79%(6/77),其中因脑血管病变死亡者共3例、 因糖尿病病变死亡者共1例、 因急性中毒死亡者共2例.结论 利用中医药配合常规抢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
作者:郭金榜;尹莉莉;郭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化痰熄风颗粒治疗痰火内蕴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2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化痰熄风颗粒实施为其8周的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痊愈人数55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 对于小儿抽动症患者,使用化痰熄风颗粒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袁晨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脂质体制剂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在对抗肿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需要注重肿瘤治疗的选择性及有效性,以及毒性反应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脂质体制剂的药学组成及特点,然后介绍了其在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中的作用,后对其药理毒理进行了非临床研究与评价.
作者:张晓钿;田树红;王日超;李娥;刘莹;符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循证药学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2014年与2015年期间诊治的完整处方患者各800例,2014年抗菌药物本院采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将其设置为对照组;2015年我院对抗菌药物采用循证药学管理模式,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纳入对象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 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8.75%、47.50%,观察组其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指征用药、 应用频率不当、 盲目联合用药和剂量不当四方面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药学管理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使治疗安全性、 有效性得到提升.
作者:阿依登古丽?木沙别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研究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应用氯沙坦和缬沙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应用缬沙坦与氯沙坦均能够较好的控制血压及血尿酸水平,但氯沙坦在控制血尿酸中具有更好的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剑;顾俊库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