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T进行病理分级的分析研究

李志峰

关键词:胰腺神经, 内分泌肿瘤, CT影像特征, 分析
摘要:目的 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42例,其所有患者全部都进行了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患者的CT影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经检查,在手术前进行CT影像诊断的患者,其中有6例被误诊,包含2例被误诊为胰腺囊腺癌的患者,3例被误诊为胰腺癌的患者,1例被误诊为腹膜后间质源性肿瘤的患者,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的相对强化程度分别为病理2级、病理1级和病理3级;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的绝对强化程度分别为病理2级、病理1级和病理3级.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征能够对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进行评价,从而有利于医生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外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外科是一门综合了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外科实验室是外科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外科实验室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实验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从多方面提出外科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策略,为外科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提供重要保障,确保实验和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例数一共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和推拿联合使用,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任志荣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分为两组做分享研究,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有效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彩丽;那仁图雅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对比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对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价值

    目的 比较在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平片无张力疝修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应用到对照组,将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指标观察组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治疗费用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钟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下的主要表现以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对其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活检,分析患者的胸腔镜下临床表现以及特征.结果 胸腔镜下的临床表现有粟粒样淡黄色或分散灰白的小结节、水肿、胸膜弥漫性充血、形成包裹腔、纤维粘连、胸膜肥厚等,且病理改变有慢性炎症、纤维素渗出、结核结节、干酪性坏死、结核性肉芽肿.结论 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形态比较多样,且诊断价值非常高,值得被推广并进一步应用在临床上.

    作者:魏桂莲;张泽丽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进行系统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33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3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40.66%,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惠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分析目标性健康教育应用于胃溃疡患者住院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目标性健康教育应用于胃溃疡患者住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6例胃溃疡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目标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58.62%)高于对照组(39.66%,x2=4.16,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5.17%vs20.69%,x2=5.54,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通过实施目标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水英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2)与参照组(n=26).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及BUN、Cr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指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间隙和持续性蓝光照射疗法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持续性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间隙性蓝光照射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的92%较为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间隙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宋琼布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总结中医综合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50例执行常规中医治疗,分析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理论基础的推拿、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均获得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孕妇在产前采用常规健康指导以及系统健康教育对产前检查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系统健康教育孕妇产前检查完全依从性以及妊娠结局均优于常规健康指导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妇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产前检查依从性,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可染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处接受治疗的80例肱骨外上踝炎的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肱骨外上踝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勋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50例的临床体会实践

    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对于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进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50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对牙源性颌骨囊肿进行开窗减压术和囊肿刮除术,对做完开窗减压术的患者在术后每隔3个月做一次全景片检查,将所得全景片和术前的全景片进行对比,如果囊肿没有完全消失,则进行二期手术将缩小的囊肿刮除.结果 本组患者无反复感染病例出现,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的39例患者的面部畸形消失,其颌骨形态未受到破坏.采用囊肿刮除术治疗的11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面部形态有所改变.结论 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其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小,可以完好地维持颌骨的功能和形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牛中华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MRI检查与X线摄影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MRI检查与X线摄影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予以X线摄影和MRI检查,通过病理组织学予以确诊,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对良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及总体诊断准确度均显著高于X线摄影,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与X线摄影均可准确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但相比于X线摄影,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更为突出,可作为临床优先选择方法进行全面普及.

    作者:胡文红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空勤人员视网膜动脉硬化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民航空勤人员视网膜动脉硬化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民航总医院体检鉴定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空勤人员(包括飞行员、安全员和乘务员)共540人,其中男性413人,女性127人,根据年龄分为三组,比较各组间视网膜动脉硬化的患病率.结果?540名空勤人员中共检出视网膜动脉硬化64人(11.85%),以Ⅰ级和Ⅱ级为主,Ⅲ级及以上未检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动脉硬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是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和患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申芙蓉;邓玮;郭万立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及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及应用意义,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CT检查,并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CT确诊率高于X线,检查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CT联合检查的确诊率高达100%.结论 虽然CT确诊率高于X线,但X线操作简单、方便,可以为临床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有效参考,联合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更有利.

    作者:陈琳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7例.研究组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常规组则予以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杰;王小艳;靳开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综合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以及疼痛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选出病例数90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障碍以及疼痛指数.结果 对照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以及疼痛指数评分均大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的内心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感,应用价值十分鲜明.

    作者:陆留仙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内耳眩晕症患者54例按其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参照组两组,两组皆使用镇静、解痉、止吐等临床常规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外使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的治疗方法.评价两组患者获得的不同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4%(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要显著短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比较皆提示有较大的统计价值存在(P<0.05).结论 使用倍他司汀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疗效确切,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积极采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原发性)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27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对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仅采用缬沙坦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后在临床上的安全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组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选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在治疗中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吴运球 刊期: 2018年第8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