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静;杨瑞丰
目的 探讨并分析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胃息肉活检的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每例患者均行白光镜检查,将发现的息肉再行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炎性息肉64例(78.05%),增生性息肉16例(19.51%),腺瘤性息肉2例(2.44%).消化内镜检查显示炎性息肉57例(69.51%),增生性息肉14例(17.07%),腺瘤性息肉0例.结论 消化内镜作为临床诊断胃息肉及其病变性质的主要手段,仍然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因此应该努力发展消化内镜技术,提高镜检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张成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后应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对照组、观察组随机分组.对照组(n=35)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n=35)加行妇产康复仪催乳,对比2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占比、不同时间泌乳量以及新生儿术后平均体重.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48?h初始泌乳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新生儿第5?d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乳喂养指导配合妇产康复仪利于产妇催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陆文会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对于腰间椎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患者共100例分为联合组和针灸组,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方式,联合组采用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而针灸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里欣 刊期: 2018年第78期
无论是各行各业,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档案的保存以及管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医院工作中,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于保证病历档案的有效传承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对病案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加强医院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类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疗法,对照组采用双支持钢板疗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负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稍快(P<0.05).结论 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面均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治疗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方案.
作者:戴勇;张春城;刘磊;赵爱兵;冯桂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28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体温、血常规以及双肺呼吸音的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体温、血常规以及双肺呼吸音的恢复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病情,减轻患儿痛苦,护理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分娩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综合护理,经过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出血量.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出血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于3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总结,研究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35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分型与合并症进行了同时治疗,随访8个月~1年.结果 在对患者治疗了5个月后,血液学的各项指标同时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经过随访调查,在350例患者仅死亡11例.其余339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缓解.结论 由于冠心病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各有不同,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药物的治疗,综合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早的对病情进行治疗控制,从而使患者的病情的到有效缓解.
作者:陈铭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金属桩、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修复治疗的牙体残缺患者中抽取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金属桩修复,观察组实施玻璃纤维桩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修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与金属桩相比,玻璃纤维桩修复效果更好,修复成功率更高,对于患者而言是较为理想额选择方案.
作者:丁淑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得500例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作为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使用抗菌药物明显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三大感染部位;头孢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和奎若酮类药物是使用为广泛的三大抗菌类药物;此外,抗菌药物以单联使用为主,以注射输入为主.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种类众多,使得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极其的普遍.因此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尽量避免因单独使用抗菌药物而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1].
作者:董先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索护理措施中环节质量控制在新生儿风险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积累相关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20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从2016年度到2018年度共选择出2000例婴儿,在其中,共有对照组的婴儿共计1000例,观察组的婴儿同样共计1000例,其中,我们在对照组婴儿的身上给于较为普通的护理方式,而将母婴同室的方法应用在观察组身上,对两组的新生儿给于全面化的临床处理,观察其表现.结果 分析两组患儿在各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与之同时,分析其中的投诉问题等,我们发现观察组出现问题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的护理中应用较好,新生儿的安全健康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应用能够较好的降低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护理工作者的能力同时先主提高.
作者:谌章丽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通过对1例重型疟疾处置过程进行分析,了解我市疟疾预警系统运行状况,为改善和加强疟疾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淮安市近期报告的1例输入性重症疟疾处理过程和流行病学史即发病、报告、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疫点处理等处置全环节进行评估.结果 淮安市疟疾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本次病例处置规范,但对于市内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还不深入,旅游、商务、公安、社区的信息沟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 疟疾防控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强信息沟通,强化社区健康教育成为我市控制输入性疟疾的重点.
作者:唐勇;杨文洲;贾从英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起24个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治疗后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时,应用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的效果良好.
作者:吴启运;曹金昌;唐荣武;巫定明;赵军;刘洪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喉炎伴呼吸困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0例急性喉炎伴呼吸苦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病情评估及全面护理干预,预见性干预并发症.结果 患儿经积极护理干预,均未见并发症,痊愈住院,护理有效率为100%.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并发症,帮助患儿渡过危险期.
作者:闻燕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本文针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式与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所接收的84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肺心病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40例,占95.23%;对照组总有效为35例,占83.33%;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状出现概率,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何媛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Apelin在支气管哮喘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以卵白蛋白为过敏原建立Balb/c小鼠急慢性哮喘模型.观察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apelin-13后,急慢性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与分类、气道壁炎症细胞及气道WAm/Pbm、Wcol/Pbm的变化.结果 (1)apelin显著降低急性哮喘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2)apelin-13未明显减少气道的炎症细胞;(3)Apelin-13未降低WAm/Pbm及Wcol/Pbm.结论 apelin可降低急性哮喘鼠BALF中的炎症,但对气管壁内的炎症及气道重塑无改善作用
作者:刘海玲;赵航;冯景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延迟急诊PCI、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治疗STEM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接收在我院患有STEMI的病人一共有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溶栓PCI(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延迟急诊PICU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LVEDVI、LVESVI以及LVEF水平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STEMI病人采取延迟急诊PCI治疗,可以使病人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一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在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诊治的消化性疾病患儿所开具的处方共计326张为研究样本,针对微生态制剂的实际使用情况实施统计分析,并分析微生态制剂使用合理与否等.结果 本次抽选的儿科326张消化性疾病诊治处方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共计204张(62.58%),其中治疗儿童腹泻的应用比例高,其次是肠炎;所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共计4种,使用频率高的分别是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布拉酵母菌、乳酶生;本次所抽选的204张微生态制剂处方房中,单独应用微生态制剂处方共计101张(49.51%),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处方共计103张(50.49%).结论 在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微生态制剂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情况相对合理、规范.
作者:段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老年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9.7±12.4)min,且患者术后14?d能够下地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与骨折前基本接近,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6~24个月不等,根据Harris评分标准,35例患者术后恢复优良,优良率为92.1%,且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脱位或假体周围感染、松动下沉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结论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老年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长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观察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内科标准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而死亡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成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圣涛;曾文涓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