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

韩燕;董玉岗

关键词:小儿, 支原体肺炎, 痰热闭肺证, 清肺抗支汤,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共11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抗支汤治疗,比较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给予积极的清肺抗支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快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定量检测WT-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定量检测WT-1基因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5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行WT-1基因定量检测,将此项检测结果与终的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经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定量检测WT1基因结果与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定量检测WT1基因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敏感性高达92.00%;对比5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不同疾病类型的基因表达状况,显示: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定量检测WT1基因阳性率(55.56%)明显低于初发型31/34(91.18%)、复发型7/7(100.00%)(P<0.05),初发型与复发型定量检测WT1基因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WT-1基因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存在关联,可能属于疾病癌基因,需在临床诊治期间动态监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面神经麻痹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单纯的针灸治疗,治疗组是采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20?d的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要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的总效率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在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幅度的优于传统的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对其临床的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伍曙霞;陆素琴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

    目的 探讨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共11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抗支汤治疗,比较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给予积极的清肺抗支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快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韩燕;董玉岗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蒙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蒙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蒙医药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80例患者经过蒙医药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7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行蒙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斯庆图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锁定钢板联合PFN治疗股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体会

    大部分的股骨骨折患者都是由于外界的强大暴力因素所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是收到间接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主要的外力影响因素有:车祸、重物碾压、重物砸压以及火器伤等.造成股骨骨折结果的患者通常都属于粉碎性骨折,病情较为严重,且多伴有多段骨折,软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的创伤.间接因素主要有: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因素.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患肢短缩等,有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内脏损伤或者休克现象.总而言之,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

    作者:王应兵;曹志强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疼痛科微创治疗手术访视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手术访视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体现手术访视的重要性.方法 我院从2017年8月~2018年2月疼痛科专用手术室建立以来,开展疼痛微创治疗手术300例.通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日,手术后第一天,手术后第五天到病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访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结果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手术访视后,增加了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感,保证了手术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平稳和手术后的恢复.结论 通过对300例患者手术访视能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信心,而且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护理水平.

    作者:廖静;何诗宇;宋贝;张雪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晶状体摘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晶状体摘除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该时间段内选择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后分别纳入对照组(小梁切除手术)和观察组(晶状体摘除术)范畴;分别治疗后观察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眼压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则出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晶状体摘除术的效果良好,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叶世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盆腔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及施行意义探究

    目的 分析盆腔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及施行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于盆腔炎患者.在其接受住院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患者知识储备,减少疾病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郁雅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3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编号顺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一般护理)和观察组19例(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进行参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能力、康复程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评分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计数具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让患者重现积极乐观状态.

    作者:傅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以我院手术室为探讨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10月实行PDCA循环法.统计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积分.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各项手术室综合评分均显著优于PDCA循环法实施前,多项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手术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ICU病房患者,从中随机抽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1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并对两组在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行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阿加曲班用于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治疗的100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为观察组患者于第1、2天服用阿加曲班120?mg/d,48?h持续静脉注入,第3~7天服用阿加曲班20?mg,2次/d,之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阿加曲班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病情,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陈文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30例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3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病程、临床症状以及眼压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特点.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肝经实证19例(63.3%),肝经虚症6例(20%),脾肾亏虚3例(10%),心肺气虚2例(6.6%),因此,原发性青光眼与肝经存在直接关系;肝经实证眼压与症候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经虚症症候积分比较于其他两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与肝经病症有直接关系,其中中医证型表现为肝经实证经过肝经虚症转向脾肾肾亏的虚证方面发展.

    作者:田鑫康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右美托咪定对抗麻醉药物神经毒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麻醉药物不仅诱发神经元的凋亡,同样对作为轴突髓鞘重要组成部分的少突胶质细胞也有致凋亡作用.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神经毒性的常用全麻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苯二氮?类、丙泊酚、吸入麻醉剂以及氯胺酮.新研究认为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可以预防局麻药中毒.目前认为只有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1].

    作者:王玉超;郑嘉伟;王东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不同镇痛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镇痛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2016年5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之前的30?min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同时在入手术室之后开放患者的上肢静脉.舒芬太尼组给予患者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以及维库溴铵等麻醉药物,而芬太尼组除了舒芬太尼替换为芬太尼药物外,其余药物一致.结果 舒芬太尼组患者在诱导后2?min(t0)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显著低于手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即刻(t1)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显著高于手术前与舒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舒芬太尼组患者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以及躁动评分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难治性高血压经三联疗法(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难治性高血压经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共80例,均给予三联疗法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血压和心率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时,联合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治疗,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左东辉;黄岩;吴宇欣;丁伟芬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药房药物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医院管理体系中,要的便是药房药物的管理这一项,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因此,大家在关注物质生活的同时,更为关注健康问题,从而医院的药房的药物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稍有闪失,便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而影响了整个医院的进步,所以医院方应该对药房及药物的管理进行严格把控,并逐步提高其科学性,建立及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及制度,约束管理.本片文章是根据当前要放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分析,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解决办法.

    作者:祝玲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漏斗胸Nuss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索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漏斗胸Nuss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实施Nuss术治疗漏斗胸120例患儿(在2017年3月12日~2018年3月1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疼痛评分(1.52±0.33)分、并发症发生率(3.33%)、术后监护时间(48.55±3.62)h、纵隔引流时间(4.11±0.85)d、纵隔引流总量(412.53±11.3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Nuss术治疗漏斗胸患儿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郑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三联综合疗法巧治小儿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联综合疗法巧治小儿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炎鼻窦炎患儿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三联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数分别为24例、28例,有效率分别为80.0%、93.3%,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针对慢性鼻炎鼻窦炎患儿,给予三联法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更快速帮助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晗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其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关节恢复情况及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有效率77.78%.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为97.78%VS77.78%.结论 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康淑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