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刘哲;郭静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患病率, 中老年人,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 为了解乌海市海南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现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海南区本地户口的中老年人,采用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的方法,将海南区分为城区和农村两层,调查当地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患膝骨关节炎的情况.结果 海南区2015~2017有效调查人群21294份,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病率26.31%,其中城区20.91%,村镇30.82%.城乡不同年龄段比较,40岁、50岁年龄段患病率村镇高于城区(P<0.05),60岁年龄段患病率村镇与城区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结论 (1)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多见于女性、肥胖、高强度劳动人群,村镇相关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区.(2)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性别、年龄、肥胖、职业、劳动强度是OA的重要危险因素.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

    目的 研究与分析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58例患者(2016年2月~2018年2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管理组与规范化管理组,每组各29例.其中常规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管理,而规范化管理组患者采取规范化管理.结果 规范化管理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得分、技能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可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当做是研究目标,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地特胰岛素实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瑞格列奈治疗.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的各项血糖指标情况未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各项血糖指标情况均较对照组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出现率显著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减少了低血糖出现率.

    作者:次旦卓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晶状体摘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晶状体摘除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该时间段内选择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后分别纳入对照组(小梁切除手术)和观察组(晶状体摘除术)范畴;分别治疗后观察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眼压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则出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晶状体摘除术的效果良好,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叶世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30例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3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病程、临床症状以及眼压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特点.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肝经实证19例(63.3%),肝经虚症6例(20%),脾肾亏虚3例(10%),心肺气虚2例(6.6%),因此,原发性青光眼与肝经存在直接关系;肝经实证眼压与症候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经虚症症候积分比较于其他两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与肝经病症有直接关系,其中中医证型表现为肝经实证经过肝经虚症转向脾肾肾亏的虚证方面发展.

    作者:田鑫康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后应用妇产康复仪催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对照组、观察组随机分组.对照组(n=35)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n=35)加行妇产康复仪催乳,对比2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占比、不同时间泌乳量以及新生儿术后平均体重.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48?h初始泌乳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新生儿第5?d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母乳喂养指导配合妇产康复仪利于产妇催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陆文会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为了解乌海市海南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现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海南区本地户口的中老年人,采用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的方法,将海南区分为城区和农村两层,调查当地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患膝骨关节炎的情况.结果 海南区2015~2017有效调查人群21294份,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病率26.31%,其中城区20.91%,村镇30.82%.城乡不同年龄段比较,40岁、50岁年龄段患病率村镇高于城区(P<0.05),60岁年龄段患病率村镇与城区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结论 (1)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多见于女性、肥胖、高强度劳动人群,村镇相关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区.(2)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性别、年龄、肥胖、职业、劳动强度是OA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哲;郭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重视病案室科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无论是各行各业,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档案的保存以及管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医院工作中,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于保证病历档案的有效传承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对病案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加强医院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左卡尼汀对丙戊酸钠诱导肝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LC)对丙戊酸钠诱导肝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0例全身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细胞MDA、SOD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肝细胞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丙戊酸钠诱导肝功能异常患者0.25~1.0?g/kg左卡尼汀能保护肝功能,分析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政;袁涛;简冬群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PICC致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新进展

    当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便、痛苦小、安全可靠等方面,在建立早产儿营养通路、肿瘤化疗等领域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受到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PICC一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也伴随着静脉血栓这一危险因素.

    作者:肖冬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的观察和探讨

    目的 探讨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对于腰间椎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患者共100例分为联合组和针灸组,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方式,联合组采用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而针灸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针灸+经筋点穴推拿+康复功能训练临床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里欣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

    目的 总结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收治时间2015年5月~2018年5月,对照组40例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POCD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1?d、3?d,观察组MMSE评分、POCD发生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更具有优势,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有利于降低POCD的发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黄再青;段霞光;高玲;郝春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漏斗胸Nuss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索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漏斗胸Nuss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实施Nuss术治疗漏斗胸120例患儿(在2017年3月12日~2018年3月1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疼痛评分(1.52±0.33)分、并发症发生率(3.33%)、术后监护时间(48.55±3.62)h、纵隔引流时间(4.11±0.85)d、纵隔引流总量(412.53±11.3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Nuss术治疗漏斗胸患儿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郑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我院2013~2017年补益类中药饮片应用回顾分析

    目的 通过我院2013~2017年补益类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情况的回顾分析,为补益类中药饮片的采购提供合理参考.方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和计量学方法,对我院2013~2017年补益类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间,我院补益类中药饮片的用量累计增加了360661.554?kg,年平均增长率12.18%;销售金额累计增加了6077.76万元,年平均增长率12.87%.各亚类补益类药物中用量占比依次为补气药(47.44%~49.67%)、补血药(18.32%~19.30%)、补阳药(14.95%~15.47%)、补阴药(17.06%~18.17%).2013~2017年间黄芪、麸炒白术和白芍用量始终居前三位,而销售金额的第一位始终是太子参.结论 我院补益类中药饮片的临床用量与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补益类中药饮片中的各亚类饮片用量比例及用药结构稳定,可为我院该类饮片的采购提供参考.

    作者:黄然;黄亚威;李逸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35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研究体会

    目的 对于3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总结,研究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35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分型与合并症进行了同时治疗,随访8个月~1年.结果 在对患者治疗了5个月后,血液学的各项指标同时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经过随访调查,在350例患者仅死亡11例.其余339例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缓解.结论 由于冠心病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各有不同,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药物的治疗,综合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早的对病情进行治疗控制,从而使患者的病情的到有效缓解.

    作者:陈铭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50例,进行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MMSE评分两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没有明显差距(P>0.05),而研究组术后1?h、4?h、12?h、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均苏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所需苏醒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作者:王积义;万翠红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分娩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综合护理,经过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出血量.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出血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应用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分析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疑似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患者例数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不同的扫描技术:固定延迟时间法、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对应组别名称:A组、B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增强强度、肝癌与肝实质之间的CT差值数据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的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增强强度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肝癌与肝实质之间的CT差值数据指标高于A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较为肯定,具有操作简单的检查优势性,并且可以获得较优的动脉增强临床效果.

    作者:王昊雨;俞泽阳;史兆册;贾迎春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细节管理在促进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及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促进产科优质护理的以及质量提升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开始在产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而2017年1月开始加入细节管理,因此将2016年1月~12月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月~12月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2.0%;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2.5)分,对照组为(75.2±4.0)分,差异显著.结论 在优质护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可以提升优质护理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邢云杰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场消杀干预措施

    [提要]为了全面了解甲型病毒性肝炎在学流行现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对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控制疫情,防止二代病例的出现,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同时为日后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爆发的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本文对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以及相应的现场消杀干预措施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袁永芳;刘俊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面神经麻痹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单纯的针灸治疗,治疗组是采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20?d的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要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的总效率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在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幅度的优于传统的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对其临床的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伍曙霞;陆素琴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