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檀蕴铁

关键词:胆结石, 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胆囊切除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对于胆结石患者两种治疗方式,对比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对34例患者采用的是微创保胆取石术(W组),另外3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F组).将两组的患者手术治疗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生活质量及首次排气时间等为对比的指标.结果 W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F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创保胆取石术应用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和价值.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诊断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超声影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0.70%)较高,超声诊断中乳头状癌病例中恶性肿瘤符合率为93.44%,髓样癌为100%、滤泡状癌为87.50%、未分化癌为87.50%.结论 在临床中通过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精准判断疾病情形,有利于临床诊断工作.

    作者:席贵阳;朱东升;吴志华;彭亮;舒华宝;吴晓敏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取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93.75%)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68.75%)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丁怡;夏蜀凤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多元化优质护理对白血病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多元化护理对白血病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多元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科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组间一致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患者,前者采用多元化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感染发生率较低,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对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提高对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降低感染率,可采用多元化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留仙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基于中药系统鉴定的中药精确鉴定技术

    目前,我国对中药鉴定技术方法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难以对于重要的发展做出有力贡献,所以我国中药鉴定研究人员根据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出全新的中药鉴定技术,能够较为精准的鉴定重要的成分以药效,并将其命名为中药系统鉴定法,其不仅能够从中药的性状以及显微方面进行鉴定,还能够通过中药中的DNA信息进行鉴定,以此来更深入的了解中药的药性以及成分,还能够有效的揭示中药中亚种、种、居群等分类关系,从而为我国的中药鉴定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使我国的中药事业能够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中药鉴定技术,保障我国中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中药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评价

    目的 对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Gamma钉在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分为给予PFNA的观察组与给予Gamma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给予PFNA治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张劲享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晚期非小细胞癌化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晚期非小细胞癌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晚期非小细胞癌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对选择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顺铂治疗的DP组,以及联合应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GP组,每组34例.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DP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情况和GP组相比,组间数据无差异性(P>0.05);DP组患者的血小板下降率显著低于GP组(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病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也较为相似,均能用于化疗治疗中.

    作者:丁顺安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人性化特色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难以根治,只能通过各种治疗缓解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实施科学护理,临床上经常应用的就是人性化护理,这种方法通过对患者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同时引导患者家属加入临床护理中来,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介入性超声配合不同药物治疗盆腔囊肿的价值

    目的 研究对盆腔囊肿患者采用介入性超声配合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妇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盆腔囊肿患者进行观察,阴道超声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108次.65例单纯性囊肿者穿次后注入无水乙醇、头孢噻肟钠(单纯组),20例卵巢内膜异位者注入无水乙醇或孕激素+孕激素(异位组),15例包裹性积液者注入头孢噻肟钠或糜蛋白酶(包裹组).随访三月,观察三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后,单纯组、异位组、包裹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85.00%、93.33%;3月内复发率分别为0%、5.00%、6.67%.结论 在盆腔囊肿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介入性超声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福山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目的 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原因.方法 在2018年1月~2018年3月间收集的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调查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中53例年龄在60岁以上,药物因素、患者个体因素、临床使用不当等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 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以便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余再庆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的特点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 本文主要就老年病人联合用药特点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 就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5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问卷调查的模式来对所有老年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究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有59例患者采取了联合用药的模式,其占据比例为78.67%,主要类型为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通过对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的模式,能够对现有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从而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并促进老年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娜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一新型的分离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且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完善,到如今,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具有分离效率快、检测灵敏度高以及高度自动化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在药品检验行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了监控药品质量的重要技术.鉴于此,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作者:关丽丽;高杰;安贤兰;崔永学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鬼臼毒素酊联合中药泡洗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鬼臼毒素酊联合中药泡洗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泡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鬼臼毒素酊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鬼臼毒素酊联合中药泡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强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治疗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所接诊的2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9例轻度中毒、4例接触反应接诊5h痊愈出院;8例中度中毒接诊5~14 d痊愈出院;3例重度中毒,2例表现为浅昏迷,1例行换血治疗,入院后1~2个月痊愈.24例均无后遗症.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治疗,可保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郝来年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结果 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和生活自理率分别33.3%、60.0%,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和生活自理率分别63.3%、80.0%,观察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更好(P<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更轻(P<0.05).结论 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实现对患者短期预后的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鹤;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对脑血栓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72例,按脑血栓患者入院的顺序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入院后给予患者脑血栓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半年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斑块面积差异.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通过脑卒中量表判断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斑块面积比对照组患者斑块面积明显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脑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脑血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明显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血脂,降低脑血栓复发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使患者获得明显收益.

    作者:韩婕;马媛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对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 选择眼袋整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眼袋整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结论 眼周皮肤松弛患者接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翟晓涛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艾滋病患者病例档案管理

    目的 探究艾滋病患者病例档案建立意义及档案管理措施.方法 首先明确艾滋病患者建立病例档案的意义,然后通过规章制度构建、培训教育、引导合理应用档案几方面措施优化艾滋病病例档案管理.结果 通过科学的病例档案管理措施,使艾滋病患者病例档案得到妥善保管,查阅及使用更加规范化,避免了患者隐私信息的泄漏与传播.结论 重视并优化对艾滋病患者病例档案的科学管理,强化了隐私保密,抑制了疾病流行蔓延,维持了社会秩序.

    作者:杨舒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护理指导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防疫站接受计划免疫接种200例儿童,将所有儿童按照是否给予护理指导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程序,观察组在接种前、接种中以及接种后给予全程护理指导,比较两组儿童的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家属满意度(96.00%)明显大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实施全程护理指导护理指导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9/36)、11.11%(4/3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72.22%)度低于观察组(97.2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管理服务.

    作者:朱慧清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在胆囊切除手术中腹腔镜的价值.方法 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胆囊石、胆囊炎患者中,挑选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各50例,分别为A组(采取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B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腹将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P<0.01.结论 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预后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应强 刊期: 2018年第77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