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芙荣
目的 研究与分析64排CT应用于诊断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创伤性颅脑损伤的200例患者(2016年3月~2018年3月),主要是对64排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对64排CT诊断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排CT应用于诊断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符合例数为192例,诊断符合率为96.0%,误诊例数为4例,误诊率仅为2.0%,而漏诊例数为4例,漏诊率仅为2.0%.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脑挫伤可见多发斑点状,血肿出血可见高密度影或脑实质内圆形,颅骨骨折骨质可见连续性中断表现.结论 64排CT应用于诊断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诊断符合率较高,误诊以及漏诊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穆耀强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老年痴呆患者并发脑梗死所致谵妄40例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抽取的40例老年痴呆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谵妄量表(DSS)和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测定患者发生谵妄及症状消失后的相关数据.结果 利用MMSE评分谵妄时,回忆能力恢复差、语言能力恢复好;利用DSS测评谵妄消失时,对环境的错觉、定向力障碍两项恢复差,行为变化出现的速度及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两项恢复好.结论 通过分析与观察老年痴呆患者并发脑梗死所致谵妄临床特征,可以很好地鉴别谵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比较过熟期白内障治疗中超声乳化术及囊外摘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过熟期白内障患者70例(均为单眼患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两组均联合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1d裸眼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1d裸眼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7%较对照组20.0%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 过熟期白内障治疗中应用超声乳化术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姚元勋;杨春满;陆璐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 选择眼袋整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眼袋整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结论 眼周皮肤松弛患者接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翟晓涛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观察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共62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为单侧,观察组为双侧,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观察组用于手术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宇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120例患者(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血液灌流组,每组各60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血液灌流组患者采取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血液灌流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晕迷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师桂芳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在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使用茶碱类药物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挑选出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们医院临床确诊为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36例患者使用氨茶碱进行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36例患者使用安慰剂进行医治对照治疗比较,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之后的临床作用疗效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94.44%vs47.22%),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56%vs27.78%),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 用氨茶碱治疗医治COPD,注重抑制儿茶酚氨.在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氨茶碱更值得在临床上推用.
作者:关井成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应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监测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医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监测分析,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分别采用2%的戊二醛浸泡1小时(对照组2);2%的戊二醛浸泡10小时(对照组1);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130次(实验组).结果 经过1小时2%的戊二醛浸泡后,灭菌的合格率为80%,而经过10小时2%的戊二醛浸泡后的灭菌合格率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的合格率都为100%,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1的灭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对医疗器械实施消毒,可以保证灭菌的效果,在临床上推广价值比较广泛.
作者:郭颖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淋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当归贝母苦参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分别为94.87%、82.05%,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淋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吕晓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防疫站接受计划免疫接种200例儿童,将所有儿童按照是否给予护理指导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种程序,观察组在接种前、接种中以及接种后给予全程护理指导,比较两组儿童的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家属满意度(96.00%)明显大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实施全程护理指导护理指导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样本,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效果的多重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在对选取的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之后,软组织损伤、骨折类型以及残留关节面不平整等因素存在相关性.结论 在临床方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年龄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软组织损伤、骨折类型以及残留关节面不平整等因素会产生相关的影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从而实现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林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对脑血栓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72例,按脑血栓患者入院的顺序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入院后给予患者脑血栓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半年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斑块面积差异.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通过脑卒中量表判断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斑块面积比对照组患者斑块面积明显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脑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脑血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明显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血脂,降低脑血栓复发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使患者获得明显收益.
作者:韩婕;马媛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浅析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阿托伐他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杜皆新;车文娟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究多元化护理对白血病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多元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科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组间一致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患者,前者采用多元化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感染发生率较低,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对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提高对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降低感染率,可采用多元化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留仙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在麻醉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麻醉患者5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麻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89.7±3.4)分、(96.5±3.6)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5.2%、4.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麻醉护理工作中,护理满意度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姝杰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萎缩性阴道炎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实验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使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单独的甲硝唑治疗,对两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时,采取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来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临床效果有了良好的提升,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有效的提升了医疗效率.
作者:吴代香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总结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根据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50例,0~2分)和B组(50例,3~5分),同期选取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对应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CRP水平.结果 B组治疗前血清25羟维生素D、CRP水平与A组、对照组存在差异性,A组与对照组在上述指标方面也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上升,CRP水平下降,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D水平缺乏越严重,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越严重,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过程中采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同时通过监测维生素D水平可作为预后评价参考.
作者:陈璐璐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当前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方法 从更综合性的角度对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一系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并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从根本上来讲,对于相关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并不是从本质上有效解决药品价格虚高,以及药品的采购和销售等环节存在严重的不正之风的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佳手段,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有针对性的当作一种过渡性的手段,并继续加以施行,相关部门要对于药品的定价方法等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使药品生产领域有效规范,整顿相应的竞争秩序,对于医疗机制的成本补偿机制进行深入性和持续性的改革,从根本上确保药品供求双方能够直接进行自主交易.
作者:欧晓敏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析中医辩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年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中医辨证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所接诊的2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康复;9例轻度中毒、4例接触反应接诊5h痊愈出院;8例中度中毒接诊5~14 d痊愈出院;3例重度中毒,2例表现为浅昏迷,1例行换血治疗,入院后1~2个月痊愈.24例均无后遗症.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治疗,可保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郝来年 刊期: 2018年第77期